希尔德·利瓦伊

✍ dations ◷ 2025-05-19 03:12:48 #1909年出生,2003年逝世,丹麦物理学家,德国物理学家,女性物理学家,犹太物理学家,柏林洪堡大学校友,慕尼黑大学校友,丹麦犹太人,德国犹太人,法兰克福人

希尔德·利瓦伊(德语:Hilde Levi,1909年5月9日-2003年7月26日),拥有德国和丹麦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曾率先在生物和医药领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也就是知名的放射自显影术(英语:Autoradiography)和放射性碳定年法。退休后,她转而从事科学史研究,写作并出版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德海韦西的传记。

利瓦伊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不信教的犹太人家庭。1929年进入慕尼黑大学就读,随后在柏林的凯撒·威廉研究所(英语:Kaiser Wilhelm Institute)进行博士研究,完成有关碱金属卤化物光谱的论文。1934年她得到博士学位,此前纳粹党已经控制了德国,在反犹政策下,犹太人无法出任任何学术职务。她不得不转投丹麦。之后在哥本哈根大学的尼尔斯·波耳理论物理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其间,她与詹姆斯·弗兰克和乔治·德海韦西合作,发表了多篇有关放射性物质在生物学方面应用的论文。

1943年9月,纳粹开始追捕丹麦裔犹太人,利瓦伊逃往瑞典,她在当地协助文纳—格伦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的约翰·伦斯特伦(John Runnström)进行科研工作。战后,她回到丹麦哥本哈根的动物生理学实验室。1947至1948年,她在美国学习了新发现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和放射自显影术,并将两项技术引入欧洲。1979年,她从动物生理学实验室退休,但继续在尼耳斯·玻尔文献馆工作,收集整理德海韦西的论文,最终发表了一部他的传记。

1909年5月9日,希尔德·利瓦伊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亲名叫阿道夫·利瓦伊(Adolf Levi),是一家金属公司的销售经理,母亲名为克莱拉(Clara,原姓赖斯,即Reis),是一位印刷工人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哥哥,名叫埃德温(Edwin)。幼年时期,利瓦伊显示出了音乐天赋,很早便学会了钢琴。夏天的时候,她会去巴伐利亚找同辈表亲们,在那里一同听理查德·施特劳斯和伊丽莎白·舒曼(英语:Elisabeth Schumann)等音乐家的演出:267。

虽然都是犹太人,利瓦伊的家庭并不信犹太教,因此也不算当地犹太社区的一员:267。但当利瓦伊入小学时,信仰却被列为犹太教。宗教训练在学校是强制性的,因此她必须与当地的一位拉比一同上宗教课。这当即引发了她的反感,她告诉父母不愿再上这类课,并由此开始排斥宗教:269。

高中阶段,利瓦伊决心要当科学家。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她专心于一项有关光谱和摄影术的物理研究,项目也成了她后来的毕业设计()。那年,她也是毕业班里唯一一个大学主修物理的女生。1928年4月毕业之后,父亲送她去英国生活了六个月,一面学英语,一面修养良好的举止:271。

1929年,利瓦伊入读慕尼黑大学,在那里听了不少阿诺·索末菲的讲座课程。博士阶段,她收到柏林凯撒·威廉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英语:Kaiser Wilhelm Institute for Physic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的录取,在这里与后来的恋人,当时作为导师的汉斯·贝特合作,并向他学习分子光谱学。1932年至1934年间,在彼得·普林斯海姆(Peter Pringsheim)和弗里茨·哈伯的指导下,她完成了有关碱金属卤化物光谱的论文。1934年,她获得了由柏林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271-5:779。

然而在1934年之前,纳粹党已经在德国上台,利瓦伊的几位导师均被迫流亡,犹太人更是不得担任学术职位。国际大学妇女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在丹麦的分支帮助她在哥本哈根大学的尼尔斯·玻尔理论物理研究所找到了一份职位。詹姆斯·弗兰克当时也从德国逃难而来,尼尔斯·玻尔便询问他是否认识利瓦伊,又是否愿意收她作助理。弗兰克答复称他并不认识利瓦伊本人,但他了解后者的论文,并对这篇论文评价甚高:276。

1934年,利瓦伊与物理学家汉斯·贝特订婚:266,此前两人已相知9年:70-5。然而贝特的母亲,虽同为犹太人,却因利瓦伊的犹太身份而极力反对这桩婚事,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几天,贝特解除了婚约:275。此举震惊了弗兰克和玻尔;贝特虽然同为杰出的物理学家,自此却再也没有受邀进入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直至二战结束:279。利瓦伊其后一生未婚,但与来访研究所的不少物理学家都成为了好友,包括奥托·弗里施、乔治·普拉切克(英语:Georg Placzek)、鲁道夫·佩尔斯、莱昂·罗森菲尔德、爱德华·泰勒和维克托·魏斯科普夫:276。

利瓦伊起先与詹姆斯·弗兰克合作,发表了两篇有关叶绿素荧光现象的论文。1935年,弗兰克离开丹麦远赴美国。她转而协助匈牙利物理化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当时感生放射性刚刚发现,这一现象,连同由此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都为放射性物质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打开道路,她和德海韦西的研究正专注于此,其间两人也合作发表多篇论文。1938年,柏林大学撤消了她的博士学位。1940年4月,德国占领丹麦。1943年9月起,纳粹开始追捕丹麦籍犹太人,利瓦伊成了数千位逃往瑞典的犹太人中的一员。她随后加入文纳—格伦实验生物学研究所,为生物学家约翰·伦斯特伦工作,直至战争结束。

二战结束,德海韦西选择留在瑞典,玻尔则决定放弃生物学研究,转而专精物理。利瓦伊回到丹麦哥本哈根,加入动物生理学实验室,与生物学家奥古斯特·克罗合作进行科研。1947至1948年间,经由玻尔、德海韦西和弗兰克三人的推荐,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资助利瓦伊在芝加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科研活动。其间,她跟随威拉得·利比教授,并学到了后者新发明的放射性碳定年法:277。在罗彻斯特大学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工作期间,她还进一步发展了另一项新技术,即放射自显影术(英语:autoradiography)。

回到丹麦之后,她在丹麦国家博物馆工作,帮助他们建设碳定年的仪器。1951年,设备投入测试。随后测定出了格劳巴勒人(英语:Grauballe Man)(1952年在哥本哈根附近沼泽发现的一具男尸)的年份。而放射自显影术则被芬森实验室(英语:Finsen Laboratory)用于研究二氧化钍造影剂对人体的影响。1952年至1970年,利瓦伊担任丹麦国家健康委员会(Danish National Board of Health)顾问。1960年起,她在哥本哈根大学以讲师身份讲授课程。

1979年,利瓦伊从动物生理学实验室退休,又在尼尔斯·玻尔文献馆继续工作,专注收集早年一同共事过的德海韦西的论文。1985年,她发表了一部德海韦西的传记。作为后者长期的合作伙伴,利瓦伊没有细述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成就,而更多地描绘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复杂个性。同年,她在哥本哈根市政厅组织了“玻尔百年诞辰纪念展”(Niels Bohr Centennial Exhibition)。2001年,她收到柏林洪堡大学的邀请,出席针对1933年被驱逐的犹太学生的纪念活动。2003年7月26日,希尔德·利瓦伊逝世于丹麦哥本哈根。

相关

  • 飞行员飞行员(英语:pilot)或称飞机师。是指出于职业或非盈利性需要(例如:娱乐)驾驶航空器的人员。在民用航空领域,除满足特定要求的情况外,各国民航当局一般都要求航空器驾驶员需持有相应
  • 财政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贸易政策 · 投资政策农业政策 · 产业政策能源政策 · 社会政策政策组合税收政策 · 预算政策政府收入 · 政府支出政府预算 · 赤字政府债
  •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英语:Relational database),是创建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
  • 十四世纪1301年1月1日至14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4世纪。14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时期。
  • TBS电视台株式会社TBS电视(日语:株式会社TBSテレビ/かぶしきかいしゃティービーエステレビ Kabushiki kaisha Tī-bī-esu Terebi ?,英语:Tokyo Broadcasting System Television, Inc.),通
  • 赞颂赞颂(英语:praise)是一种表达对某人的认可的社交互动。在操作制约中,这个可以是正向增强,用来令目标增加更多想要的行为。在学校理境中,老师用称赞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这
  • CHsub2/sub亚甲基(H2C:)是一个有机二价官能团,可分为:亚甲基常是碳链的组成单元,会增加化合物的亲脂性。
  • 战网暴雪战网(Blizzard Battle.net)是暴雪娱乐为旗下游戏提供的多人在线游戏服务,自1996年11月30日推出《暗黑破坏神》后以“战网”(Battle.net)品牌运营。暴雪于2017年3月24日宣布该
  • 失踪者失踪人(英语:Missing person),是失踪人口的一员,他的家属、朋友,甚至其他的相关人士,用尽任何方法都找不到他。常见的的误解就是:失踪以后需要24小时或48小时才能立案,但实际上这种情
  • 保罗 (使徒)保罗(天主教译保禄,唐朝景教译宝路法王;古希腊语:Παῦλος,拉丁语:Paulus;约3年-约67年),本名“扫罗”(Saul),又称大数的扫罗(Saul of Tarsus)。他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