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9榴弹发射器

✍ dations ◷ 2025-04-04 07:06:06 #M79榴弹发射器
M79榴弹发射器(英文的别名有“Thump-Gun”、“Thumper”和“Blooper”)首次在越战中崭露头角。它有着大型膛室的设计,与一些大口径的截短型霰弹枪在外型上十分相似。它能够发射许多种不同用途的40毫米榴弹,包括高爆弹、人员杀伤弹(anti-personnel(英语:anti-personnel))、烟雾弹、鹿弹(buckshot)、镖弹(flechette)、照明弹和燃烧弹。在越战之后,M79本身的成功使得它的继任者的开发迫不及待,因而出现了M203榴弹发射器,但即使如此,M79榴弹发射器仍然是美军的制式武器。M79榴弹发射器的开发是源自美军在1950年代后期的一个提高步兵火力及比枪榴弹更远的抛射爆炸力的武器计划,名为Project NIBLICK。最初Project NIBLICK成功研制了40×46毫米榴弹,但无法开发出可多发发射的版本,而春田兵工厂开发了一种单发肩射的版本,名为“S-3”,其后改进成“S-5”,一种外形类似霰弹枪的单发榴弹发射器,“S-5”被美国陆军命名为XM79,在改进瞄准标尺后,美国陆军把春田兵工厂的XM79在1960年12月15日定名为M79并正式装备。1961年,第一把M79送到了越南的美国陆军手上,它们被定位为中距离的支援武器,以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两者攻击距离之间的空隙(越战时期美制M2迫击炮射程是91到1815米),给予了小班制的士兵十分强大的攻击力。由于它的重量轻巧以及紧凑的长度,证明了它在丛林游击战中十分有效。而为了能使武器更方便携带,有些士兵更装备有削短枪托的版本。M79是采用单发射击、单发装填的肩射型武器。它有着折开式枪机设计,这表示上膛时需要把枪管后部打开,将40毫米榴弹装入后再将枪管折回原处射击。在护木底端有着一个橡皮垫,以吸收一些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在枪管约一半处顶部有一个阶梯形状的可调瞄准标尺,和枪管尾端的一个叶子状的瞄准具搭配使用,在瞄准具中可以有25米到375米之间的视野。由于是以较低的膛压,使得榴弹初速度较低,射出时会以抛物线飞行。M79枪管刻划的膛线能和榴弹外围突起密合,使榴弹发射时会产生旋转的效果,有助于维持弹道的稳定性。在经验丰富的射手上,M79可以稳定的朝2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M79可以使用多种40毫米弹药(这些弹药也可给M203榴弹发射器使用),除了非致命的烟雾弹和照明弹以外,大多分三种类型:M406(口径40毫米,装填高爆炸药的榴弹)从M79发射出来的枪口初速大约每秒75米,爆炸之后会产生300个以上的碎片,这些碎片速度高达每秒1524米,致命的范围是半径5米内。同时这种弹药内含旋转启动的保险机制,在弹药飞行15到25米后,备炸保险才会开启,防止近距离击中目标而使射手本身受到波及。不过某些欧洲国家生产相同规格的40毫米弹药,因为采用不同形式的备炸保险设计,在11米内仍有可能引爆。有两种40毫米弹药是为了近身距离作战而开发的。一种是镖弹(或称蜂巢弹)一次发射数十发的飞镖弹头来杀伤敌人。另一种则是后来用来取代镖弹的M576鹿弹,一发子弹里面包含了27发大号铅弹,这是种在近距离时具有很大杀伤力的弹药。M79可以发射防暴弹药及非致命弹药(M203也能发射),较常见的三种弹药为M651 催泪弹、M1006橡胶子弹及M1029防暴弹,而M79榴弹发射器也可以独家发射极长型号的M674催泪弹。M79同时出现在多个电影、电脑游戏和动画里,例如:

相关

  • 微技术微技术(英语:Micro-technology)包含了微机电感测和控制、驱动元件制程开发技术、微机电系统整合技术、射频(RF MEMS)、光学(Optical MEMS)、生物医学(Bio MEMS)、电脑与周边(Compute
  • 氮-14氮(原子量:14.0067(2))共有17个同位素,其中有2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甘油脱氢酶甘油脱氢酶(英语:glycerol dehydrogenase,EC 1.1.1.6)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上的氧化还原酶。这种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应:甘油脱氢酶主要参与甘油脂的代
  •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层状角膜内层重塑术),是一种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以改善视力的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
  • 糖苷键糖苷键(英语:Glycosidic bond,旧称配糖键)是指特定类型的化学键,连接糖苷分子中的非糖部分(即苷元)与糖基,或者糖基与糖基。含有配糖键的物质称为糖苷(或配糖体)。根据与糖基异头碳原
  • 堂表亲堂表亲(英语:cousin)是一种亲属关系,堂表亲之间有着隔两代或以上的共同祖先,这把堂表亲从祖先、后代、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亲属关系作出区分。汉语中,堂亲指父亲的兄弟的孩子,一般为同
  • 无翅亚纲无翅亚纲(学名:Apterygota)是一类小型、灵活的昆虫。因在进化史中缺少翅膀而区别于其它的昆虫。无翅亚纲的昆虫从化石记录来看是出现于4.17-3.59亿年前之间的泥盆纪。它们的蛹期
  • 福鼎福鼎市地处中国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是宁德市下辖的县级市,北接浙江省。福鼎大多地方通行北片闽东语。大部地区通行闽东方言的桐山话;前岐、沙埕、贯岭、嵛山通闽南话,秦屿镇区、台
  • 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中国小说,作者是余华,故事时代背景为五、六十年代,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除了中文版本外,本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包括韩文、德文、意大利文等。内
  • 闵春晓闵春晓(1983年2月21日-),江西南昌人,大陆女演员,擅长琵琶和古琴表演。先后在江西师范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就读。2007年参加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入总决赛前三名,最终获得黛玉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