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

✍ dations ◷ 2025-02-23 17:02:04 #东濠涌
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其发源于白云山下的麓湖,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在江湾大酒店(粤文:廣信江灣新城大酒店)旁注入珠江,全长4.51公里,流域面积11.1平方公里。现时,东濠涌上面建有东濠涌高架路,以疏导广州市中心的南北交通压力。历史上的东濠涌是珠江的一条天然支流,它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文溪,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涌宽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其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近代,由于白云山森林破坏,致使甘溪、文溪水源逐渐干枯。特别是近年东濠涌流域的城市化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使其水质污染。河涌淤积,污染加剧,鱼虾绝迹,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河涌两岸居民苦不堪言,不少家庭常年都不敢打开窗户。2010年6月,东濠涌1.89公里明涌段的综合整治完毕,工程的包干费为10.38亿元,拆迁费用占大部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再实施雨污分流一期工程,包括东濠涌主涌流域及孖鱼岗涌环市路以南片区;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春节前,实施东濠涌中北段征地拆迁工作;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实施中北段两侧截污、揭盖复涌、调水补水、景观绿化、道路交通改造;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实施雨污分流二期工程。经整治后的东濠涌环境大为改善,岸边也建有东濠涌博物馆,是由涌边上两座民国建筑改建而成,用以展示政府的治水成果。整理东濠下游碑记为广州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公布时间为2002年7月,历史年代为民国。今日文氏石碑仍在越秀桥西侧,惟碑文中“市长刘公纪文”、“工务局局长文树声”在“文革”时被人凿去。整理东濠下游碑记碑文全文如下:小东门桥位于越秀区越秀南路三角市,横跨东濠涌。始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时称东高桥,明代改称永安桥。民国25年(1936),改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阴刻“小东门桥”字为文树生题。为广州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其他,公布时间为2008年12月。坐标:23°7′21.58″N 113°16′25.20″E / 23.1226611°N 113.2736667°E / 23.1226611; 113.2736667

相关

  • 排泄排泄作用是指生物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作用,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必要过程。单细胞生物透过细胞表面排出废物。高级植物以叶面上的气孔排气。多细胞生物则有特别的排泄器官。其
  • 词义对词义(word sense)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词的含义或意义。它是人们对一个词所称呼的事物、现象、关系的概括认识。词义的语言功能,就是确定词和所称呼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词义还具有
  • 大脑皮层大脑皮质(英语:cerebral cortex),又称为大脑灰质,或简称为皮质或皮层,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大脑皮层是端脑的一部分,属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演化史上最为晚出现、功能上最为高阶的
  • 第二大殖民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是指法国在17世纪至1960年代控制的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纪初,它成为了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
  • 瑟莫赫特瑟莫赫特(Semerkhet)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六位法老,其统治在公元前2950年前后。瑟莫赫特统治期间记载甚少,但是据曼涅托的记载,他的统治似乎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其间发生了数
  •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为中医治疗太阳症方剂之一,为解表剂。本方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解肌发表,袪风,舒筋活络。葛根四两 芍药二
  • 克劳利克劳利(英语:Crawley  pronunciation 帮助·信息),英国英格兰东南区域西萨塞克斯郡的二级行政区(区级),拥有自治市镇地位,有100,100人口,占地44.96平方公里。伦敦盖特威克机场位于克
  • 中华大陆行政执事站中华大陆行政执事站为一个于1990年代前期在江苏、安徽成立的以“建造国都”为目标的组织。奉李常受为“活基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将“中华大陆行政执事站”定性为邪教
  • 玉珍斋玉珍斋(Yu Jen Jai;台罗:Gi̍k Tin Tsai),为台湾彰化县鹿港镇的知名糕饼点铺。创立于清光绪三年,主要产品为糕饼、粩类点心。鹿港创始店建筑已被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列为历史古迹。
  • Xanthophyceae黄藻(Xanthophyceae)是一类属于不等鞭毛类的藻类生物。体类型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或丝状体。细胞壁含多量果胶质。运动的个体和动孢子具有2条不等长鞭毛,极少数具有1条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