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活的生命

✍ dations ◷ 2025-05-16 09:07:08 #不值得活的生命
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门手法犹太区起义“不值得活的生命”(德语:"Lebensunwertes Leben")是一纳粹德国政府使用的词汇,指称那些没有生命权的人种,其中包含所有的罗姆人;这些人种会遭国家处决或强制安乐死。“不值得活的生命”同时包含了患有严重疾病、不治之疾或体格与种族政策规定相去过远的民众。这项概念是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最终更导致了犹太人大屠杀。“不值得活的生命”与“劣等人种”的概念相近,但前者的定义较为狭隘;换言之,并非所有的劣等人种都是“不值得活的生命”(举例而言,斯拉夫人虽被视为劣等人种,但对纳粹当局而言仍是有用的劳动力)。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于1939年亲自决定采纳对“不值得活的生命”的安乐死计划。第一项安乐死计划“T4行动”于1941年因遭逢社会大众反对而中止,但德国政府仍然透过14f13行动(英语:Action 14f13)继续施行对集中营囚犯的屠杀。对身障人士的安乐死则以秘密行动的方式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原先德国各医疗院所均以致命注射与灌入过量一氧化碳的方式来执行安乐死,但纳粹政府随后将规模扩大为建造附带毒气室的灭绝营的方式来实行对犹太人与罗姆人的系统性屠杀。“不值得活的生命”这个用语首次出现于由莱比锡大学法学家卡尔·宾登(英语:Karl Binding)与佛莱堡大学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奥什(英语:Alfred Hoche)在1920年所共同撰写的著作《让不值得活的生命自生自灭》(Die Freigabe der Vernichtung Lebensunwerten Lebens)一书中。根据奥什的说法,部分活着的人脑部有残疾,智能有障碍,甚或患有自闭症(虽然当时自闭症还不是一种被认可的疾病);这些精神疾病导致人的“心理死亡”,使“躯体徒留空壳”而没有意志。奥什认为将这种人除去是有益的。纳粹政府稍后更将屠杀对象扩展至“血统不纯正”和“流着劣等血统”的民众。这项概念是纳粹种族政策的立论依据之一,同时也造成纳粹灭绝营的建立。在纳粹意识形态主导下,任何不值得活着的人种均会遭遣送至灭绝营内屠杀。此外,纳粹政府也借重这项概念合理化纳粹人体实验与优生学计划的执行。根据《医学杀戮与种族灭绝的心理学》(Medical Kill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Genocide)的作者兼精神科医师罗伯特·杰伊·利夫顿(英语:Robert Jay Lifton),整个灭绝政策共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与调整: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纳粹政权执行对“不值得活的生命”的政策方针时,共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强迫绝育(英语:Nazi eugenics)。接着是杀害医院内的身障儿童;第三步是在备有毒气瓦斯的特定场所内杀害多数来自于精神病院的残疾人士。随后,屠杀对象扩展至纳粹集中营与灭绝营内的残疾囚犯。最后一步才是灭绝营内的无差别大屠杀。

相关

  • 喉方膜喉方膜(quadrangular membrane、方形膜、四方膜、四角膜)属于喉内(intrinsic laryngeal)构造的一个粘膜下层(英语:Submucosa)。它包含楔形软骨。膜在会厌的侧面方向和及杓状软骨的
  • 战斗或逃跑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英文:Fight-or-flight response),心理学,生理学名词,为1929年美国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 Cannon)所创建,其发现机体经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应激,使躯体
  • 碳足印碳足迹亦译碳足印,盖指每个人、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以二氧化碳即CO2的影响为单位),用以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以下步骤,可以有效减少碳足迹:最后
  • 各大区GDP总值本条目为主要年份法国各大区的区内生产总值列表。以法国官方统计资料为依据,以法国本币欧元为基数。为增加可比性,辅以美元折算,美元折算汇率按联合国发布历年各国GDP本币与美
  • 宰相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称,而非法制上的名称。在各朝代的官制中其实是没有这官名的,宰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 五营神将五营神将,或称五营将军、五营元帅、五营神军、五营兵马、五营旗等,简称五营,是台湾汉人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五营分为“东营军-青旗(青龙)”、“南营军-红旗(朱雀
  • 性别重置疗法性别重置疗法(英语:Sex reassignment therapy)是性别转换的医学层面,也就是说,修改自己的性别特征以更好地符合自己的性别认同。它可以包括激素替代疗法(HRT)以改变继发第二性征,性
  • 宍户玑宍户玑(1829年4月18日-1901年10月1日)日本长州藩藩士、政治家。原名山县半藏。1829年(文政十二年)出生,是长州藩藩士安田直温的第三子。幼名辰之助,名子诚,后改名敬宇。妻子是清水谷
  • 内禅内禅是指君主退位,将皇位(王位)传到储君或皇族宗室手中,而不是传给异姓他人。内禅之后,东亚文化圈的皇帝和国王往往能得到“太上皇” 或“太上王” 的称号。
  • 叶黄素类叶黄素类 (Xanthophylls,最初也作phylloxanthins) 是一类黄色色素,构成了类胡萝卜素的两大类别之一。分子结构类似于胡萝卜素(也是组成类胡萝卜素的两大类别之一),但叶黄素类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