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应举

✍ dations ◷ 2025-07-30 13:18:38 #1557年出生,1639年逝世,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进士,明朝监察御史,明朝大理寺丞,明朝太常寺少卿,明朝太仆寺卿,明朝工部侍郎,连江人,董姓

董应举(1557年-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福建闽县龙塘(今属连江县琯头镇)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工部侍郎。

历任教授、主事、大理寺丞、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兼河南监察御史,经理天津至榆关屯务,政绩卓越。后任工部侍郎兼理盐政,被巡盐御史陆世科弹劾为“侵犯职务”,不久魏忠贤传旨诘让,又被御史徐扬先弹劾,而罢黜。崇祯初年复官。颇有政声。

董应举为秀才时,祖传祭田不少,价值约二百两银,但在两广总督陈孔麟家两田交界之中。当时陈孔麟之子礼部尚书陈长祚打算合并土地,于是多次向董应举洽谈买地事宜,董坚称“祖先产业,不能让人”,严词拒绝。长祚怒甚,后竟勾结官吏,强迫应举卖田。应举不得已将田售出,陈家立即以白银二百多两的佛头银付款,且称“我价不低于市价,未愧对汝,汝在外买田为业祭祖即可。”董怒答:“既失祖业,愧对祖先,取银何用?”于是将手上的银币一枚一枚掷入万寿桥(今日解放大桥)下潭水之中,立誓考取科举,以便报复,赌咒曰:“誓言有验,水神为鉴,学不成名,有如此银!”从此乡民称此潭为掷金潭。

董应举离家,行至福清,拜叶向高为师,苦练文笔,后入定光古佛庙,辟斋修炼,三年几乎不出庙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据说陈家族有人横行不法,董应举致书福建巡按,欲治以罪。陈家调停无效。于是请叶向高调解,叶向高建议,将陈长祚之女嫁与董应举之子,结为姻亲,其家人也痛改前非。从此为善。掷金立誓一事,从此传闻于乡里,成为美谈。

传说董应举为官刚直,对百姓宽宏有度,死后被奉为神祇,福建有三处建祠祭祀,分别是福州朱紫坊董见龙祠、连江青芝山董公祠、武夷山见龙祠。

或许因为其曾掷金立誓,民众认为董应举殁后成神,守护誓言,能解决民间纠纷,俗说台湾台北的新庄地藏庵奉祀的“赌咒之神”董大爷,即为董应举。

相关

  • 对称对称是几何形状、系统、方程以及其他实际上或概念上之客体的一种特征-典型地,对象的一半为其另一半的镜射。在数理上,如果称一个几何图形或物体为对称的话,即表示它是变形的不变
  • 檀木檀或檀木,不是一个具有精确意义的字、辞,不尽然是一种木材,或一类木材的统称。有时候指一种香木,有时候指质地坚韧、纹理细致的一种硬木,有时候指兼具以上这两种特性的木材。与其
  • 公卿公卿是指公家和基于日本律令规定的太政官当中之最高干部职位,即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纳言、中纳言、参议(或从三位以上(非参议))等高官(总称议政官)。平安时代起称为公卿。
  • 郭 昌郭昌,西汉将军,云中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人。汉武帝时,郭昌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元鼎六年(前111年)为中郎将,与卫广率兵攻打阻绝滇道的且兰。元封二年(前109年)任
  • 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第二共和国,正式名称为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úbliká ng Pilipinas),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击退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以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政府设有外交、财政
  • 阿久比町阿久比町(日语:阿久比町/あぐいちょう  */?)是爱知县西部、知多郡的町。是知多郡唯一的内陆町。位于知多半岛的中央部。
  • 宽街 (牛津)宽街(Broad Street)是英国牛津中心区的一条街道,原位于旧城墙北侧。这条街以书店著称。位于宽街的有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牛津大学三一学院、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科学史博
  • 劳里·英格曼拉尔斯(劳里)·约翰内斯·英格曼(Lars (Lauri) Johannes Ingman,1868年6月30日-1934年10月25日) 芬兰神学家、主教和政治家。1916年到1930年担任赫尔辛基大学神学教授。他也是一个
  • 夏尔扎·扎西坚赞夏尔扎·扎西坚赞(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
  • 穆莱蒂武坐标:9°17′N 80°48′E / 9.283°N 80.800°E / 9.283; 80.800穆莱蒂武(英语:Mullaitivu;முல்லைத்தீவு;මුලතිව්),斯里兰卡东北部渔港,有稻和烟草种植园为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