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胺
✍ dations ◷ 2025-11-03 19:09:27 #联胺
联氨、联胺、二氮烷或.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肼(jǐng)(音同“井”, hydrazine)(分子式:N2H4、H4N2或H2N-NH2),是无色的剧毒化合物。致死量为小鼠口服LD50为59mg/kg,静脉注射LD50为57mg/kg。其一水合物N2H4·H2O称作水合联氨或水合肼。常态下呈无色油状液体。气味类似氨,溶于水、醇、氨等溶剂,常用于人造卫星及火箭的燃料、锅炉的抗腐蚀剂、炸药与抗氧化剂等。联氨有吸湿性,在空气中发烟。燃烧会呈紫色火焰。液体中分子以二聚体存在。有强还原性和腐蚀性,能侵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等。可由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制得。还可由氨、丙酮的混合物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水解制取,同时得到联氨和丙酮:联氨的结构是从一对氨分子里各取一个氢原子然后把他们结合起来,每一个H2N-N次单元是个金字塔。H-N-H角为108°,N-N键距离1.45Å。按照联氨偶极矩为1.85D及N-H键矩为4.44(10-30Cm)计算得到偏转角为0.5°,分子符合重叠构象,近似C2v点群。也有认为分子符合偏转构象。旋扭难度是乙醇的两倍,结构特性像过氧化氢。联氨的碱性仅为氨的15分之一。(氨之K值 = 1.78 x 10-5)成盐:但需注意的是,2+完全水解,因此这个离子很难存在于水溶液中:联氨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和NH3类似,联氨可以以分子的形式和一些金属化合物形成配合物。它可以在铜离子的催化下和过氧化氢反应:与四氧化二氮混合使用可当作火箭的燃料。但通常会作为姿态控制火箭的单组元推进剂,在离开喷口前经过催化剂产生自燃。压水式核电机组启动时,会向一回路冷却剂中注入联氨以除去水中的氧。在碱性环境下可作为还原剂使用。有机化学中,联氨经常被作为还原试剂,以进行沃-凯氏还原反应。绝大部分情况下,联氨可被水合联氨代替使用,以降低其危险性。吸入本品蒸汽、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液体或蒸汽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严重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麻木等,肝功能可出现异常。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氧化汞、金属钠、氯化亚锡、2,4-二硝基氯苯剧烈反应。前苏联有次失败爆炸的火箭试射是将硝酸与联胺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好处是不用经过点火程序,两相混合即会自燃,简单易用失败率低,因此受到早期太空科技领域的欢迎。因为其自燃,高腐蚀,剧毒特性,只要发射失败就会严重污染发射场土地,即便成功发射也会污染大气。目前已逐渐被相对环保的火箭燃料(液态氢氧,煤油等)取代而淘汰,目前多用于地球轨道卫星与外太空探测器使用(免点火装置推进剂),因为外太空使用没有环保污染顾虑。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相关
- 弗雷德里克·桑格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 皇家奖章(1969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71年) 科普利奖章(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英语: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曾
- 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指自然栖息地无法维持现有物种,导致栖息地的生物流离失所或灭绝的过程,使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破坏栖息地普遍是为了获取天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而清理栖息地
- 放射科影像诊断学(英语:Radiology)是通过特殊手段,展示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揭示有无病变及对病变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是现代医学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取得成
- 扫描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英语: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为SEM),简称扫描电镜,是一种电子显微镜,其通过用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的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
- 比得哥什比得哥什(波兰语:Bydgoszcz,德语:Bromberg,音译“布龙贝格”,拉丁语:Bydgostia)是波兰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巴达河和维斯瓦河之上,人口369,151人(2004年)。自1999年起该市是库亚维-波美
- 季蒂昂的芝诺季蒂昂的芝诺(Ζήνων,前335年-前263年),古希腊哲学家(不同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埃利亚的芝诺),出生于塞浦路斯的季蒂昂(Citium),于公元前313年左右到雅典研究哲学,受到苏格拉底、赫拉克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相关条目此条目列出有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的相关页面,以方便阅览相关条目。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 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又称苏木素-伊红染色或“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 stain),是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的基础是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
- 夏尔·奥古斯丁·库仑夏尔·奥古斯丁·德·库仑(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1736年-1806年),法国物理学家、军事工程师、土力学奠基人。库仑是法国著名军事工程学专家和物理学家,库仑最为知名的是他
- 隐性基因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