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洛林

✍ dations ◷ 2025-07-26 15:55:52 #头孢洛林
头孢洛林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 (发音为/sɛfˈtærɵliːn/, 商品名Teflaro)是一种第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它对于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同时保持了与最近几代头孢菌素相当的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目前它正在被评估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以及复合型皮肤软组织感染(英语:complicated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头孢洛林由Foresst Laboratories(英语:Forest Laboratories)研制生产, 并由日本武田薬品工业株式会社提供授权。 2010年10月29日,头孢洛林获得美国FDA认证,许可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急性细菌性皮肤感染。 体外研究现实头孢洛林与头孢比普(另一种第五代头孢菌素)具有相似的抗菌谱。然而,头孢比普尚未进行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目前,在国际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学会(CLSI)制定的标准之下,头孢洛林和头孢比普均被列在一个尚未命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子类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与细菌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英语: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肽聚糖的合成。而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之一,缺少肽聚糖将会导致细胞壁结构的异常,包括细胞壁延展,泄漏,丧失选择通透性等,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或者溶解。除此之外,头孢洛林还可以有效的与PBP-2a结合,这种蛋白通常由MRSA产生而且不易与现在临床广泛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因此,头孢洛林对于MRSA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优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洛林是最新一代的头孢菌素,临床III期实验显示其对于MRSA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照实验显示在对于MRSA的治疗中,头孢洛林与万古霉素和氨曲南(英语:aztreonam)合用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头孢洛林也与头孢曲松的治疗效果相当,也没有显示更多的副作用。 于是2010年9月8日,FDA顾问委员会建议许可头孢洛林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复合型皮肤软组织感染。 2010年10月FDA正式批准了这一请求。临床研究显示头孢洛林具有良好的可耐受性,总体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临床研究样本中进行(CANVAS I 和 CANVAS II 实验评估了单用头孢洛林与万股霉素和氨曲南合用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引起的复合型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疗效比较)。实验现实,头孢洛林组因为无法耐受而停止治疗的比例是2.7%,相比较于万古霉素加氨曲南组的3.7%。发生于2%以上病人中的常见的副反应有:头晕,恶心和皮疹。:严重的超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中多有报道,头孢洛林亦不例外。因此,在对曾有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头孢洛林前,推荐进行过敏皮肤试验。并且,要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过敏史,因为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需要小心用药。如果出现过敏反应需要立刻停药,并采取注射肾上腺素及其他抢救措施,包括气道管理,吸氧,静脉补液,抗组胺药物,皮质醇,血管加压素等等。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CDAD)几乎在所有使用抗生素的病例中报道,包括头孢洛林。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严重的腹泻,甚至可以是致命的结肠炎。在诊断此病时一定要详细的询问病史,因为本病可以发生于使用抗生素2月后。如果怀疑或者确诊本病,那么如果情况允许,对艰难梭菌无抗菌活性的抗生素应当建议停用。如果没有证据或者强烈怀疑感染的细菌仅有头孢洛林对其有效果,那么,使用头孢洛林并不对患者有益,并且可能会升高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临床三期的CABP实验结果显示,51/520(9.8%)使用头孢洛林治疗的病人,相对于头孢曲松的24/534(4.5%),在直接Coombs实验中结果出现了阳性结果,然而两组实验的病人均没有证据发生了溶血反应。如果,在使用头孢洛林治疗后患者出现了贫血才应当考虑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如果药物性溶血被怀疑或者被诊断,则头孢洛林应该停药并对症支持治疗。对头孢洛林未进行过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体外实验中发现无论是头孢洛林酯还是头孢洛林,都未发现对肝P450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无论是头孢洛林酯还是头孢洛林从理论上说都不会引起其他经相似途径代谢的药物半衰期的延长。对于怀孕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头孢洛林仅在评估其利益大于可能潜在的对胎儿或婴儿的危害时才可应用。 对于小儿的用药安全及效果尚未有实验研究。 对于65岁及以上的病人,因其肾功能有所下降,而头孢洛林绝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对于这些病人的用药剂量应当仔细调整。 对于中度(清除率30~50ml/min)和重度(清除率<30ml/min)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对于肝脏损害的病人使用头孢洛林的研究尚未确立。只有约5%的病人使用头孢洛林出现副反应。3期临床实验证实下列副反应可以出现于>2%的病人:头孢洛林酯是一种药物前体,经过体内代谢转换为有活性的头孢洛林及无活性的头孢洛林M1。最初的动物实验中,用于实验的头孢洛林酯醋酸盐化合物被称为PPI-0903.和其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样,头孢洛林的化学结构中,一个双环与4个β-内酰胺环结合组成一个头孢烯环。头孢洛林对MRSA的活性正是由于其1,3-硫氮杂茂环。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 · 哌拉西林 · 美洛西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听诊听诊(Auscultation)是一种利用听个体内的声音的诊断技术,通常会使用听诊器配合诊断。听诊最常应用的地方是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肠胃道系统(英语:gastrointestinal system)以及
  • 惊恐发作恐慌发作(Panic attack)的意义为患者在强烈恐惧下,表现出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常见换气过度或气喘)当恐慌发作,患者会感受到强烈不适,因此常求助于急诊室。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出现极
  • 变形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细菌中主要的一门,包括很多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 DNA测序DNA测序(DNA sequencing,或译DNA定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排列方式。快速的DNA测序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和医
  • 三氯乙烯三氯乙烯是工业常用溶剂。它无色,有毒性、透明、粘性低、不燃烧、易挥发,具有芳香味的液体,对神经有麻醉作用。纯三氯乙烯分解缓慢。当有紫外线照射三氯乙烯与氧气混合物时,加速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
  • 巴斯德研究院巴斯德研究院(法语:Institut Pasteur)总部位于巴黎,是法国的一个私立的非营利研究中心,致力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疾病和疫苗的相关研究,其创建者路易·巴斯德于1885年研发出第一剂
  • 转座子转座子(英语:Transposon,亦称为转座元件,跳跃子)是一类DNA序列,它们能够在基因组中通过转录或逆转录,在内切酶(Nuclease)的作用下,在其他基因座上出现。转座子的这种行为,与假基因(Pseud
  • 分类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输精管输精管是人和动物体内输送精子的生殖管道。人的输精管是一对由壁厚腔小的肌肉组成的长约30-50厘米的传送精子的管道,自附睾下端向上,从阴囊上升,穿过腹股沟管进入盆腔内,其末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