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乙型肝炎病毒
✍ dations ◷ 2025-04-03 10:43:00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会被称为丹娜颗粒(Dane)。1970年由丹娜发现。直径为42纳米。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也称为病毒的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脂质双层内含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分别是S抗原、前S1和前S2抗原,它们一起又构成了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形式。分为外部的衣壳和内部双链DNA。衣壳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组成,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27纳米,也称为内衣壳。DNA上还带有DNA聚合酶。DNA呈环状并且有缺口,大约含有约3200个核苷酸。DNA两链长短不一,长链完整,长度恒定,为负链。短链是正链,长度可变,大概是长链的50%~80%。
DNA的功能是编码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DNA多聚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乙肝病毒有三种形态,分别是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大球形颗粒就是Dane颗粒。小形球颗粒,直径大约22奈米,是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表面抗原组成,并不含有乙肝病毒的DNA以及DNA聚合酶。管形颗粒,直径也约为22奈米,长度在50~70纳米之间。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球形颗粒聚合在一起而成,但同样具有HBsAg的抗原性。通过PCR方法可以定量检查血液中HBV数量。1国际单位/毫升≈5.6拷贝/毫升。1963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科学家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在一位患白血病的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一种抗原,这种抗原正常人体内并没有。他将这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Aa)”,因此中国大陆简称为“澳抗”。这种抗原物后来正式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简称为 “ 表抗 ” 。布隆伯格凭着这些工作共享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索尔·克鲁曼(英语:Saul Krugman)在斯坦顿岛的专收智力障碍儿童的威洛布鲁克州立学校,选择25名智力障碍儿童作为受试者,注射了澳抗患者血清的孩子们仅有一人没被感染。由此弄清了甲肝与乙肝的差异,写下论文《传染性肝炎:两种临床上、流行病学上和免疫学上都截然不同的感染》,被誉为乙肝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在多种尝试后,克鲁曼发现将澳抗患者血清稀释后加热,乙肝病毒会被灭活,而抗原活性仍在。克鲁曼先在智力障碍的孩子身上注射疫苗,然后再注射含病毒的血清,果然疫苗为孩子们提供了免疫力,这是人类首次制成乙肝(灭活)疫苗。默克研究所的莫里斯·希勒曼从同性恋群体中采集乙肝血清,再进行灭活提取工作。先用pH2.0的胃蛋白酶浸泡18小时,分解血液中的蛋白,乙肝病毒颗粒剩下不足1%。随后用尿素处理4小时,尿素能够分解朊蛋白,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知朊蛋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最后再用1:4000的福尔马林处理72小时,可以有效彻底灭活许多病毒,并再次消灭乙肝病毒。这套方法事后证明也灭活了血清中的艾滋病毒。实验证明,这种疫苗乙肝预防效果75%。1981年,FDA批准了这种人类历史上首个商业化的乙肝疫苗上市。季晓辉张建瑶主编《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ISBN 7-03-009469-7
相关
- 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又称为Hamman-Rich症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之罕见且严重的急性肺病,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的一种。往往看上去完全健康的人极偶尔会患这种病。至2005
- 义膜性喉炎哮吼(Croup),又称咽喉气管支气管炎(laryngotracheobronchitis)为一种呼吸道感染症,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诱发。感染会引致气管内肿胀,并影响正常呼吸,而导致咳嗽会类似狗吠声,其他症状
-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人体解剖学(英语:anthropotomy或human a
- 内分泌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内分泌学,研究荷尔蒙,处理内分泌系统失
- 运动医学运动医学(英文:Sports Medicine)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为复健医学的一个次专科,范畴为研究体适能、防止及处理与运动及体能锻炼相关的创伤。20世纪后期,运动医学才从医疗卫生中分门别
- 内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科,几乎是所有其
- 无壁菌门柔膜细菌目(英语:Moll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又译作无壁菌门,是细菌界下的一个门。该门下有一个纲,即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Mollicutes)。该门命名于1984年。该门下的典型
- 细胞细胞(英语:Cell)旧称䏭,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单位,也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积木(病毒仅由DNA/RNA组成,并由蛋白质和脂肪包裹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