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戊二醇

✍ dations ◷ 2025-09-03 04:18:27 #新戊二醇
新戊二醇,分子式C5H12O2,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化学纤维、涂料、润滑剂等的合成生产过程中。白色无臭结晶,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低级醇类、酮、醚和芳烃等。低毒。自燃点399°C。升华温度210°C。甲醛与异丁醛于30~35°C、pH=9~11、碱催化下经羟醛加成生成羟基叔丁醛,后者再与甲醛(作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Cannizzaro反应,得到新戊二醇和甲酸钠。反应后用甲酸中和多余的碱,经减压蒸馏脱水,分层萃取除甲酸钠,冷却、结晶、分离,得新戊二醇成品。新戊二醇主要用于制取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与合成润滑油,以及用于弹性体增塑剂和涂料。此外新戊二醇也用于生产杀虫剂、药物、阻聚剂、稳定剂、润滑油添加剂,还用作溶剂。在化纤生产过程中,添加新戊二醇可以增强纤维的耐热性能。

相关

  • 核膜核膜(英语:nuclear membrane 或 karyotheca),又称核被膜或核封套(nuclear envelope)是包围真核细胞细胞核,分隔开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物膜。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厚度共约20-1
  • 共祖共同起源(英语:Common descent)是指一群生物体拥有最近共同祖先的情况。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都源于最后共同祖先或最后共同祖先基因池。在演化生物学中,一群生物的某个共有的性状如
  • 圈地在12到19世纪,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出现了所谓的圈地运动(英语:Enclosure)。由中世纪到18世纪,整个欧洲的农业体系十分相似。土地所有权集中于国王(King)或取得罗马教廷承认的皇帝(E
  • 激酶在生物化学里,激酶是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如ATP)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受质)的酶;这一过程谓之磷酸化。一般而言,磷酸化的目的是“激活”或“能化”受质,增大它的能量,以使其可参
  • Unicode收录的文字Unicode 11.0收录了146种文字,包括89种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和57种古代的已经不用的文字。
  • 元音元音,或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发元音时,气流从肺部通过声门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均匀震动,然后震音气流不受阻碍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语: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缩写 USM),简称理大,是马来西亚一所研究型公立大学,于1969年成立。该校除了是马来西亚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也是一所受该国政府
  • Psub2/subSsub5/sub五硫化二磷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P4S10。五硫化二磷是一种淡黄色或灰黄色结晶,有类似硫化氢的臭味。有强吸湿性,遇水和湿空气分解放出磷酸和硫化氢。微溶于二硫化碳,溶于氢氧化钠
  • 潘诺西亚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是个理论上的史前超大陆,最初是由地质学家Ian W. D. Dalziel在1997年提出,形成于6亿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Pan-African orogeny),并在5亿4000万年前的前寒武纪
  • 骆驼式战斗机索普威思·骆驼式战斗机(Sopwith Camel)是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于1917年在西线引入的单座双翼战斗机,由索普威思飞机公司(英语:Sopwith Aviation Company)开发,是同公司的早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