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蝴蝶效应
✍ dations ◷ 2025-11-09 22:24:56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英语: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1961年冬天,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使用计算机程序计算他所设计来模拟大气中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在进行第二次计算时,想要省事,直接从程式的中段开始执行,并输入前一次模拟结果打印出来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经检查后发现原因是出在打印的数据是0.506,精准度只有小数后3位,但该数据正确的值为0.506127,到小数后6位。1963年,罗伦兹发表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分析了这个效应。这篇论文后来被广泛引用。他也在另一篇期刊文章写道,“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连锁效应的其中一种,其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改变,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若t 增加时,任意接近的点分离,则具有矢量场(演变映射)
f
t
{displaystyle f^{t}}
的动态系统表现出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若M是映射
f
t
{displaystyle f^{t}}
的状态空间,那么当满足以下条件时,
f
t
{displaystyle f^{t}}
会表现出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定义不要求来自一个邻域的全部点都与基点x分离。
相关
-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英语:macrophage,缩写为mφ)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细胞,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
- 消炎药抗炎性(英语:Anti-inflammatory)指物质或治疗能减少炎症的特性。消炎药占约止痛药的一半。消炎药以消炎作用来减少疼痛,与鸦片类药物不同,后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以阻断疼痛讯号传
- 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英语:World Food Programme,缩写WFP),原名粮食援助政策与计划委员会,是属于联合国的食品援助组织,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于意大利罗马,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组织,为世
- 电视电视是美国主要的大众媒体之一。截至2011年,美国家庭的电视机的拥有率为96.7%;而截至2013年8月,大约1.142亿户美国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而大多数的美国家庭拥有不止一台电
- 传播传播(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ūnicāre, 意为"分享")是人们通过符号、讯号,传递、接收与反馈讯号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 物理性压迫在医学中,占位效应(Mass effect)指的是(病变组织)挤压或侵蚀周围组织的继发病理性效应。在肿瘤学中,通常指的就是肿瘤。例如,甲状腺癌可能由于头部和颈部某些结构的挤压而引起症状;
- 生物制剂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是指从生物来源制造、提取的药物和医疗产品。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成为现代医学难题,癌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
- 鲁宾鲁宾可以指:
- 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钴(Co2O3),是钴的黑色氧化物,常用于玻璃、陶磁制品的上彩,也就是知名的钴蓝色,此种特制钴蓝玻璃亦用于精细的玻璃加工业中做为滤光眼镜以去除热玻璃所发出的钠黄光,让操作
- 海罗夫斯基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语:Jaroslav Heyrovský,1890年12月20日 - 1967年3月27日),捷克化学家,布拉格大学教授。早年留学英国,研究电化学;1922年提出极谱法;在电毛细现象中,用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