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蝴蝶效应
✍ dations ◷ 2025-05-16 06:40:25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英语: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1961年冬天,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使用计算机程序计算他所设计来模拟大气中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在进行第二次计算时,想要省事,直接从程式的中段开始执行,并输入前一次模拟结果打印出来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经检查后发现原因是出在打印的数据是0.506,精准度只有小数后3位,但该数据正确的值为0.506127,到小数后6位。1963年,罗伦兹发表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分析了这个效应。这篇论文后来被广泛引用。他也在另一篇期刊文章写道,“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连锁效应的其中一种,其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改变,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若t 增加时,任意接近的点分离,则具有矢量场(演变映射)
f
t
{displaystyle f^{t}}
的动态系统表现出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若M是映射
f
t
{displaystyle f^{t}}
的状态空间,那么当满足以下条件时,
f
t
{displaystyle f^{t}}
会表现出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定义不要求来自一个邻域的全部点都与基点x分离。
相关
- 宽鳞多孔菌宽鳞多孔菌(学名:Polyporus squamosus),属多孔菌科一种,是木栖腐生的中型菇类,可食用。它广泛分布,在北美,澳洲,亚洲和欧洲均有发现,生活在硬木树种林中。该物种于1778年由英国生物学
- real-time PCR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英语: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萤光染剂侦测每次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此实验法已被众多科学家采
- LibriVoxLibriVox 是一个公有领域有声书籍的免费数字图书馆,其有声书由志愿者朗读录制。自2007年以来,LibriVox可能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有声书出版者。LibriVox的目标是”使所有公共领域
- 质子﹣质子链反应质子﹣质子链反应是恒星内部将氢融合成氦的几种核聚变反应中的一种,另一种主要的反应是碳氮氧循环。质子﹣质子链反应在太阳或更小的恒星上占有主导的地位。克服两个氢原子核之间
-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
- 公有制公有制,一种相对于私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消失,生产资料不进行排他性占有。在生产资料所有权消失的情况下对生产资料使用权的占有成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 设得兰群岛设得兰(英语:Shetland,/ˈʃɛtlənd/;苏格兰盖尔语:Sealtainn;古诺斯语:Hjaltland)是大不列颠岛以北的群岛,英国领土的最北端,距离丹麦自治领地法罗群岛280公里(170哩)。它也是苏格兰32
- 眼红眼红是以结膜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体征的眼病,眼科门诊的常见病。临床常见的眼红状态包括: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和混合充血。 眼红是眼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一种描述性定义
- 铣床铣床是一种主要用于金属切削的机床,于1818年由包括埃里·惠特尼在内的数位美国机械工程师共同发明。以铣刀作为刀具加工工件表面这种方法叫做铣削。铣床用来切削平面,或者用特
- 黎巴嫩南部戈兰高地(阿拉伯语:هضبة الجولان,转写:Hadhbat al-Jaulan,希伯来语: רמת הגולן)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