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

✍ dations ◷ 2025-10-20 06:20:01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英语: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1961年冬天,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使用计算机程序计算他所设计来模拟大气中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在进行第二次计算时,想要省事,直接从程式的中段开始执行,并输入前一次模拟结果打印出来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经检查后发现原因是出在打印的数据是0.506,精准度只有小数后3位,但该数据正确的值为0.506127,到小数后6位。1963年,罗伦兹发表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分析了这个效应。这篇论文后来被广泛引用。他也在另一篇期刊文章写道,“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连锁效应的其中一种,其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改变,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若t 增加时,任意接近的点分离,则具有矢量场(演变映射) f t {displaystyle f^{t}} 的动态系统表现出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若M是映射 f t {displaystyle f^{t}} 的状态空间,那么当满足以下条件时, f t {displaystyle f^{t}} 会表现出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定义不要求来自一个邻域的全部点都与基点x分离。

相关

  • 简单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 Herpes simplex virus 2 (HSV-2)单纯疱疹病毒(英语: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1 和 2 (HSV-1 和 HSV-2),也叫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1 和 2 (HHV
  • 罗伯特·科赫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英语: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缩写:ICP)是一种通过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作为能量来源的等离子体源。如图2,总共有三种不同的ICP供能装置。ICP源
  • HgS硫化汞是硫和汞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gS。不溶于水。 但可溶于王水,反应方程式如下:3 H g S + 12
  • 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
  • 色度色度可以指:
  • 地祇后土是中国神灵地祇(泛指所有大地上的自然神)的代表,统辖所有土地,类似西方神话的大地之母盖亚,后土下辖神州地祇、社稷、国社、山神、城隍、土地神等各级大地之神;后土尊称为承天
  • 淫祀淫祀指不合适的祭祀或祭祀不在国家祀典当中的神明。古代中国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以“礼”作为维系道德伦理之准则,希望人民能因为礼的教化而建立良好的道德观,为了避免百姓道德伦
  • 氧4氧4分子(O4),也被称作四聚氧。1924年,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预测了它的存在,以解释液氧不符合居里定律(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的原因。现在看来路易斯的预测
  • 巫堂朝鲜巫教也称为巫堂(韩语;무속,巫俗),是朝鲜半岛的本土宗教。与原始巫觋宗教不同的是,自从儒家、佛教和道教进入朝鲜半岛,其巫觋宗教教义多混有儒释道色彩。现在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