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亚安·希尔西·阿里

✍ dations ◷ 2025-02-24 16:07:28 #1969年出生,在世人物,荷兰政治人物,莱顿大学校友,索马里裔美国人,美国企业研究院,言论自由活动参与者

阿亚安·希尔西·阿里(Ayaan Hirsi Ali; 错误:{{lang-xx}}: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1969年11月13日-)是一位索马里裔荷兰女权分子、无神论者、作家及政治人物,以批评伊斯兰教、反对割礼及女性生殖器切割而知名。她是索马里一位政客的女儿。

她在8岁时与家人离开索马里到沙特阿拉伯,然后又到埃塞俄比亚,最后在肯尼亚定居。她于1992年在荷兰取得政治庇护。2003年当选荷兰国会下议院议员,代表自由民主人民党。2006年,她在一场围绕她早年申请政治庇护时提交虚假资料的政治风波中辞去国会议席。

阿亚安·希尔西·阿里在索马里摩加迪沙出生。父亲是索马里救国民主阵线的一位要员,在1972年被巴雷政权监禁,3年后成功逃狱并离开索马里。

曾在海外留学的父亲反对女性生殖器切割,可是在他入狱后,5岁的希尔西·阿里被祖母施行此传统习俗。

希尔西·阿里的家庭来到肯尼亚内罗毕,希尔西·阿里在当地入读以英语授课的穆斯林女子中学。在她十余岁时,沙特阿拉伯资助的宗教教育在其它国家的穆斯林中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一位受过此种培训的有魅力的宗教教师来到希尔西·阿里的学校,这位女教师使得希尔西·阿里和一些其他学生采纳了沙特阿拉伯那种对伊斯兰教更为严格的教义诠解,而不是当时在索马里和肯尼亚流行的较宽松教义。希尔西·阿里当时即使未懂阅读《古兰经》,也对古兰经留下深刻印象,古兰经对她的童年影响很大。

当时她同情穆斯林兄弟会,穿校服时戴希贾布,这在那时并不常见,后来才变得更为常见。她又认同针对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发出的教令。完成中学教育后,她在内罗毕读了一年秘书课程。

1992年,希尔西·阿里到达荷兰。后来她承认在申请政治庇护时作出不实声称,以增加成功留在荷兰的机会。希尔西·阿里称当时她的父亲安排她嫁给一位表亲,她反对婚事。

无争议的是她在1992年从肯尼亚来到德国探望家人。她被安排在德国取得签证后,前往加拿大见自己的丈夫。她的家人质疑“强迫婚姻”的说法。根据希尔西·阿里的说法,她在德国尝试找方法摆脱她不想要的婚事,最后她决定以探望一位亲戚为理由前往荷兰,她抵达当地就随即找那位亲戚求助并申请庇护。

她在荷兰申请政治庇护,取得居留许可。不清楚她的庇护申请是基于哪些因素获批准,虽然她承认当时她编造虚假故事,谎称她被迫逃离摩加迪沙,在索马里与肯尼亚边境的难民营停留。事实上她真的曾经留在那些营地,不过原因是去帮助受困于那里的亲戚,在索马里首都爆发战斗之时,她早已安全地定居于肯尼亚。她向荷兰移民当局给了假名和假出生日期,她说必须这样做以逃避自己氏族的报复。她在西方以希尔西·阿里的名字被认识,而不是本名希尔西·马干。

她取得庇护后,做过不同的短期工作,包括清洁和邮件分类。然后她在鹿特丹一个难民中心当翻译。她在这时候学习荷兰语,又修读一年的社会工作基本知识课程。她说自己对于荷兰社会看似运作良好留下印象。她为了更加了解这个系统是如何发展起来,遂入读莱顿大学并于2000年取得政治科学理学硕士学位。

她在1995年至2001年间也当过独立的索马里语-荷兰语传译及翻译员,常在庇护中心、受虐妇女宿舍和荷兰移民及归化部门接触索马里妇女。她受过的教育及经历使她能说六种语言:英语、索马里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阿姆哈拉语及荷兰语。

特奥·梵高根据阿亚安·希尔西·阿里写的剧本,制作10分钟的电影《服从》(Submission,2004年),描述伊斯兰社会中妇女的日常生活,为此特奥·梵高在2004年11月2日早上9点中了8枪,胸部与脊髓插入一大一小共2把刀子,小刀上附有给阿亚安·希尔西·阿里的信息。

她在莱顿大学毕业后,加入与工党有关连的智库机构维亚迪·贝克曼基金会当研究员。

她在学习期间逐渐失去对伊斯兰教的幻想。她的穆斯林身份认同在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后受重击。在听到本·拉登于录音讲话中引用古兰经经文作为袭击的正当理由后,她写道:“我拿起古兰经和圣训,开始在书中搜寻,我讨厌这样做,因为我明知在书中可以找到本·拉登引用的文句。”她决定视古兰经为相对的——它是一份历史记录和“不过是另一本书”。

她在读到《无神论者宣言》一书后,彻底动摇了她的宗教信仰。2002年,她放弃伊斯兰教信仰,成为无神论者。这段时间她开始明确地表达她对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的批评,发表许多新闻文章,常在电视新闻节目及公共论坛发言。她在这时候开始收到死亡恐吓。

2002年11月,在她与工党就她的保安措施出现意见分歧后,她向女权杂志《Opzij》编辑西斯卡·德雷索豪斯(Cisca Dresselhuys)请教如何从政府那里筹得保安经费。德雷索豪斯把她介绍给自由民主人民党的盖里特·扎尔姆和内莉·克鲁斯。在他们的劝告下,希尔西·阿里决定改投自由民主人民党。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间,希尔西·阿里在国外居住,并以自由民主人民党的助理身份受薪。

2003年,她参加国会选举,指出“荷兰福利国家忽视穆斯林妇女及女童被虐待,有份造成她们受孤立和压迫”。

相关

  • 萨瓦河萨瓦河(塞尔维亚语:Сава,克罗地亚语:Sava,德语:Save, 匈牙利语:Száva)是流经东欧的一条河流。萨瓦河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赫塞哥维纳和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
  • 七氟醚七氟醚(英文:Sevoflurane)为一种非易燃、气味香甜的卤代醚麻醉药,可以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状态。其药力起效和消退速度甚快,仅次于地氟醚。本药通常和笑气和氧气混合后以吸入形式
  • 抚远市抚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平原区域,与双鸭山市接壤,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全县面积6262.48平
  • 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manned spacecraft),是人类在外层空间进行探测、实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等活动时所乘坐的航天器。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配备有生命保障系统
  • 四川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的一个省级军区,管辖范围为四川省。主席(党、国)副主席(党、国)委员(党、国)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 当爱来的时候《当爱来的时候》(英文:When Love Comes),为导演张作骥执导的第6部电影作品,有别于以往导演拍摄的男性题材,本片首度探讨女性为母体,以未成年女孩来春未婚怀孕为主轴,是一部关于爱情
  • 约翰·迪金森约翰·迪金森(1732年11月-1808年2月14日),是一名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1767年至1768年期间,他撰写了十二封《来自宾夕法尼亚农民的书信(英语:Letters fro
  • 乔治·比才乔治·比才(法语:Georges Bizet,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法国作曲家。比才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等。比才生于巴黎,本名Alexandre César L
  • 前574年
  • 圣戴维区 (格林纳达)圣戴维区是格林纳达的行政区,位于该国东南部,面积44平方公里,北接圣安德鲁区,东面和南面是加勒比海,西毗圣乔治区,首府设于圣戴维,2001年人口11,486。坐标:12°03′46″N 61°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