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氮化铅

✍ dations ◷ 2025-07-02 09:56:28 #叠氮化铅

叠氮化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 Pb(N3)2,属于典型的叠氮化合物。纯净的叠氮化铅为白色结晶,在热安定性、流散性、耐压性等方面表现优良,常作为起爆药用于电雷管等火工品。

1890年,西奥多·库尔提乌斯(英语:Theodor Curtius)首次发现叠氮化铅,1907年,Hyronimas取得其在炸药行业的法国专利,6年后,使用叠氮化铅的雷管问世。早期使用未改性叠氮化铅的火工品在价格、综合性能等方面均不及使用雷酸汞的产品,之后发展出的粉末叠氮化铅、石蜡钝感叠氮化铅等改进产品也存在严重缺陷,使得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之后近十年间的应用较为有限。1931年,美国在糊精控制叠氮化铅晶型领域取得突破,糊精叠氮化铅从此在军民领域广泛应用。自此,各国开始关注晶型控制剂对叠氮化铅改性方向的研究,先后提出了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作为控制剂的方案,这些改性叠氮化铅也先后在美国、苏联、英国等国的军用电雷管中得到应用。

叠氮化铅存在四种晶型,即α型、β型、γ型和δ型。α型和β型可通过改变结晶时的热力学和环境条件获得:在晶型控制剂环境下,β型结晶的生成会受到明显抑制;在160 °C水中,β型则会转化为α型。γ型和δ型属于不稳定晶型,目前难以获得纯净产物。

叠氮化铅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α型密度4.71g/cm3,β型密度4.93g/cm3。叠氮化铅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在5 °C至40 °C区间与温度仍然近似线性正相关,18 °C时约为2.3 g/L ,70 °C时则升至9.0 g/L 。此外,叠氮化铅在乙醇中溶解度极低,因而50%乙醇溶液也用作叠氮化铅的贮存溶液。

叠氮化铅热安定性、常温高湿安定性、高温高湿安定性均较为良好,满足耐高温起爆药的安定性要求,但是当其处于湿润的二氧化碳环境时仍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叠氮酸气体,进而与铜等金属反应形成少量叠氮化铜等其他叠氮化物,造成起爆药整体感度上升引发危险。

叠氮化铅与稀硝酸反应可以生成叠氮酸,但与浓硝酸反应会引发自身剧烈分解和爆炸:

叠氮化铅中的叠氮基团光活性极高,能够吸收光能量进而分解,该光解反应也会在一定能量的射线下引发爆炸:

叠氮化铅可以与强氧化剂溶液反应,其中与橙红色硝酸铈铵的反应会生成无色的硝酸铈,该反应可用以判断药品中叠氮化铅的存在: P b ( N 3 ) 2 + ( N H 4 ) 2 C e ( N O 3 ) 6 C e ( N O 3 ) 3 + P b ( N O 3 ) 2 + N H 4 N O 3 + N 2 {displaystyle {rm {Pb(N_{3})_{2}+(NH_{4})_{2}Ce(NO_{3})_{6}rightarrow Ce(NO_{3})_{3}+Pb(NO_{3})_{2}+NH_{4}NO_{3}+N_{2}uparrow }}}

叠氮化铅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原理为铅盐的水溶液(一般选用硝酸铅或醋酸铅)和叠氮化钠反应,反应式为:

直接反应生成的物质为含有β晶型的细粉末状叠氮化铅,在该状态下,叠氮化铅对静电和机械刺激极为敏感,难以从反应器皿中取出并压装成型,因此实际生产中一般会引入其他原料和工序对叠氮化铅进行改性,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糊精生产工艺。

该工艺以低浓度硝酸铅溶液和糊精溶液为底液,预先加入少量叠氮化铅晶种,在弱碱性和控温的条件下搅拌并升至指定化合温度,随后均匀加入低浓度叠氮化钠溶液继续控温搅拌数分钟,出料后将母液和所得晶体一并过滤,最终所得固体在经洗涤、干燥工序后即为纯度98%以上的α型叠氮化铅晶体,其结晶尺寸一般为0.05至0.08毫米,流散性良好,感度性能大幅改善。

叠氮化铅生产母液和洗涤液在冷却后可能会析出β型结晶形成隐患,因此,相关工序完成后需要先后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和稀硝酸对废液进行销毁处理。除该种方法外,废液还可以通过微米零价铁(mZVI)-过硫酸钠-臭氧法经系列反应去除。反应结束后,可使用三价铁离子的盐溶液进行检测,如依然存在叠氮根,则生成明显的红色叠氮化铁沉淀。

采用其他晶型控制剂的叠氮化铅产品制备工艺流程与糊精叠氮化铅类似,只在所用原料、环境条件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采用聚乙烯醇时机械感度下降但静电感度上升,且容易生成易碎的片状结晶造成意外引爆;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时结晶成球形,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且母液较为安全,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起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国军队。此外,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今还衍生出了以石墨为晶核、反应中加入石墨烯、使用明胶和二硫化钼作为底液等多种提升导电性的方案,为叠氮化铅改性的另一研究方向。

叠氮化铅氧平衡(英语:Oxygen balance)为-5.5%,属负氧平衡炸药。其爆容为231 L/kg,爆热391 kcal(1,640 kJ)/kg,爆压34.3 GPa,3.8 g/cm3装填密度下爆速4500 m/s,4.6 g/cm3装填密度下爆速5300 m/s。

叠氮化铅机械感度较高,但其撞击感度低于雷酸汞,因而不常使用机械方法起爆该药品。叠氮化铅火焰感度较低,需要使用沥青钝化的斯蒂芬酸铅和细铝粉压装在其表面以协助点燃。相较而言,叠氮化铅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起爆性能,在糊精改性的条件下,其对PETN、HMX、RDX的极限起爆药量均不超过15 mg。

相关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29/sub二十九烷是一个化学式为C29H60的直链烷烃。它有1,590,507,121个结构异构体。
  • 综合多媒体系统中心综合多媒体系统中心(Integrated Media Systems Center at USC,简称IMSC)是南加州大学专门研究网络及多媒体的工程研究中心(ERC),设立资金则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建于1995年底
  • 提芬妮提芬妮·达维希(英语:Tiffany Renee Darwish,1971年10月2日-)身份是歌手,词曲作者和演员。提芬妮在16岁正式出道,招牌特色即是她那一头醒目的红头发,和略带沙哑的嗓音。1987年发行首
  • 蒋昕捷蒋昕捷(20世纪-),《中国青年报》记者,2001年高考因写出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而名噪一时,并保送进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2010年,于《中国青年报》发表关于地
  • 乔恩·斯图尔特乔纳森·斯图亚特·莱博维茨(Jonathan Stuart Leibowitz,1962年11月28日-),艺名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在中国大陆常被网友译为囧司徒或囧叔,是美国电视主持人、演员、作家、脱
  • 山姆·麦克布雷尼山姆·麦克布雷尼(英语:Sam McBratney,1943年3月1日-2020年9月18日),北爱尔兰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畅销儿童读物《猜我有多爱你》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1943年3月1日生于北爱尔兰贝
  • 王日昇王日昇,本名为王词修,(1960年10月7日-),为台湾知名歌手、广播DJ与舞台剧演员。王日昇出生于台湾屏东县,在国立屏东高级中学就读时担任校刊社长、篮球队员,并为母校多次夺得演讲比赛
  • 松本若菜松本 若菜(1984年2月25日-),日本女演员,鸟取县米子市出身,鸟取县立米子南商业高等学校(今为鸟取县立米子南高等学校)毕业。现为Triple A旗下艺人。
  • 反行政派反行政派(英语:Anti-Administration party)(1789-1792)是一个由詹姆斯·麦迪逊和托马斯·杰斐逊领导的非正式派系,该集团反对任职联邦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乔治·华盛顿
  • 假超新星假超新星有时也称为第五型超新星,是类似海山二的,和高光度蓝变星(LBV)的巨大喷发现象。它们起初看起来像是超新星爆炸,但是并没有造成恒星本身的毁坏。同样的,它们应该被视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