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贯智策

✍ dations ◷ 2025-09-10 19:00:12 #1786年出生,1812年逝世,江户时代围棋棋手,本因坊家,武藏国出身人物

奥贯智策(1786年-1812年9月27日),亦作奥贯知策,法名秀得院知策信士,幼名奥贯濑六。生于武藏国幸手,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棋力五段。

智策幼年即拜于尚为本因坊家迹目的元丈门下,少年时期即展现才能;1803年升上四段。1807年升上五段,部分书籍写说此年智策被立为迹目;但坊门迹目此事甚大,正式史书却无记载,也无任何“本因坊智策”的纪录,且智策没有留下参加御城碁的对局纪录,且其名与往例家督、迹目命名规则相左;更甚者,1807年元丈尚为本因坊烈元迹目,更不可能智策于此时立为迹目。1812年英年早逝,去世前虽名为五段,但实力实际上已有七段左右。死后葬于本因坊家历代墓所江户本妙寺(日语:本妙寺 (豊島区)),由于历代只有本因坊家家督、迹目可葬于此,因此被推测智策为迹目或元丈已视之为迹目。

从1802年至智策去世,元丈让智策先共下十三局,智策四胜七败二打挂。后来元丈的迹目葛野丈和虽仅小智策一岁,但因丈和大器晚成;智策四段时,丈和二段,智策让丈和先三胜三败一和局;后智策五段,丈和四段,智策让丈和先相先二胜三败。因此智策在世时,丈和被智策压抑,直至智策死后,丈和才出头成为元丈最强门徒。

1803年智策与坊门前辈山本源吉(五段)对局,源吉让智策先相先,智策六胜七败,但其中源吉六连胜,所以将智策被降级为让先;智策视之为耻辱,奋发努力,升上五段。后源吉回乡,1809年智策特别前往源吉住处远江国滨松,两人以分先对局十一局,五胜五败一和局;被称作智策的复仇,同时丈和也在番碁(日语:番勝負)中击败之前打败他的长坂猪之助(日语:長坂猪之助),两人的复仇番碁传为佳话。

另外留下与安井知得仙知从被让二子到被让先的二十局棋,以及对水谷家、安井家、井上家棋士。留下棋谱中,智策与安井家门下铃木知清(日语:鈴木知清)对局谱最多,共达一百零一局,从智策让知清先二到先相先;后知清将这些棋谱集结成《对手百谈》。

此局为1809年8月,智策让丈和先,智策中盘胜的对局,图为终盘情势。此局缠绕着劫,从头杀到尾,可窥见以攻击为主的元丈,两门徒均继承了其棋风。

此为1809年10月智策让丈和先的对局,最后和局。丈和在智策去世前不断苦追智策,但仍是智策技高一筹;本局至图中黑下第177手(黑1)前,智策下的巧妙,白棋已优势,而丈和下出黑1之胜负手,后面苦追终于逼和;双方表现精彩,为智策丈和对局棋谱中的名局。

此为智策持黑对上坊门前辈船桥元美,智策中盘胜,图为终盘。智策借由弃子,将中间十八子舍弃而围到上方大模样,被视为智策的会心一局。

相关

  • 兴奋剂检查药物测试(英语:drug test),对于人体进行的测试,通过检查人体的血液、尿液、皮肤、头发等,来确认受测者是否摄取过某种特定药物。在正式的体育运动竞赛中实施的药物检查,称为禁药检
  • 永续可持续性(英语:sustainability)也称永续性,是人们在满足人类需求与未来发展时,在资源开发、投资方向、技术发展和制度变革中保持环境平衡与和谐的过程。可持续性可以是一种想法、
  • 角度在几何学中,角(拼音:jiǎo,注音符号:ㄐㄧㄠˇ)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一般的角会假设在欧几里得平面上,但在
  • 绝对压强压强,是作用在与物体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力(Force)的大小,即是分布在特定作用面上之力与该面积的比值。压强可用任意之力单位与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压强的国际标准单位为
  • 冻土学冻土是指土壤温度保持0℃以下并出现冻结现象、具有表土呈现多边形土或石环等冻融蠕动等形态特征的土壤或岩层。全球冻土面积约59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5.5%。冻土形成过
  • 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俄语罗马化: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
  • 篇章分析言谈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简称 DA)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口语传播等学科的分析方式,讲求在语境中分析口语、书面语言、手语、肢体语言等等不同的语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类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分类法,按大学学科分类。
  • 马里奥·德·摩纳哥马里奥·德·摩纳哥(Mario del Monaco,1915年7月27日-1982年10月16日),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剧唱家,被认为20世纪声音最响亮的男高音歌唱家。
  • 罗仁权罗仁权(Prof. Ren C. Luo Ph.D.,1949年9月8日-)教授,客家人,台湾学者。生于1949年9月8日,研究机器人知名学者,1973年、1975年先后毕业于逢甲大学机械工程学系、逢甲大学工业工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