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 dations ◷ 2025-11-12 20:19:20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法语:Ville contemporaine de trois millions d'habitants),也称当代城市(法语:Ville Contemporaine),是著名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应邀为巴黎1922年秋季沙龙举办的城市展览所做的一个的理想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并为该方案取名为“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1922年,他发表的著作《明日之城市》(法语:Urbanisme)一书,详细阐述了这个假想的3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方案,该方案被革新派视为经典却在保守派中引起了争议,但对城市规划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城市集中主义理论中的一种。勒·柯布西耶与之前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理论等各种城市分散主义理论相反,率先把工业化的思想带入了城市规划领域,并提出了“城市集中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方式改造城市。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主张主要有四个方面: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完善传统城市中心区的集聚功能;通过提高密度的手法解决城市拥挤的问题,局部考虑建超高层建筑,如“摩天大楼”;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和就业密度;应当建立一种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的新型、高效的地面城市交通系统。1925年,柯布西耶基于相同的理论提出了巴黎改建的新设想方案,即伏埃森规划——16栋60层的供国际公司总部用的大厦。但是,该设想没有被巴黎当局所采纳。勒·柯布西耶的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规划内容的要点是:城市的中央为商业区,有可容纳40万居民居住在24座60层十字形摩天大楼;摩天大楼的周边有大片绿地供市民休憩;商业区的周围有环形居住带,有可容纳60万居民的多层连续板式住宅楼;最外围是可容纳200万居民的田园式住宅;城市的平面构造是现代化的几何形构图,矩形与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相关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成人史迪尔氏病成人史迪尔氏病(英语: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缩写为 AOSD)是史迪尔氏病(英语:Systemic-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的其中一种类型,是一种罕见的全身发炎(英语:System
  • 接口在中国大陆,port的中文译名为“端口”或“接口”。interface的中文译名为“界面”或“接口”。在台湾,port的中文译名为“埠”,interface的中文译名为“介面”。当接口是port或
  • 电磁学电磁学(英语:electromagnetism)是研究电磁力(电荷粒子之间的一种物理性相互作用) 的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电磁力通常表现为电磁场,如电场、磁场和光。电磁力是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
  • 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英语: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是一种由于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而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综合征。病因不明,发病
  • 斐波那契费波那契,又称比萨的列奥纳多,比萨的列奥纳多·波那契,列奥纳多·波那契,列奥纳多·费波那契(英语:Leonardo Pisano Bigollo,或称Leonardo of Pisa, Leonardo Pisano, Leonardo Bon
  • 狭鼻小目见内文狭鼻小目(Catarrhini)是灵长目简鼻亚目中三个小目之一,包含了旧世界猴(猴总科)及猿(人猿总科)。后者再细分为长臂猿科及人科。以往认为人类及其已灭绝的近亲或祖先是一个独立
  • 阿育王阿输迦·孔雀(梵语:अशोक मौर्य,IAST:Aśoka Maurya,约公元前304年-前232年),常被简称为阿育王(अशोक,Aś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
  • 道家系列条目道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中国哲学的信念之一。 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
  • 陈孝平陈孝平(1953年6月-),安徽阜南人,肝胆外科领域专家。1973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2年、1985年各取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