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肺炎

✍ dations ◷ 2025-08-09 15:09:13 #急性间质性肺炎
急性间质性肺炎又称为Hamman-Rich症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之罕见且严重的急性肺病,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的一种。往往看上去完全健康的人极偶尔会患这种病。至2005年为止这种病尚无治疗方式,其病因也不明。急性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病人往往带着这些病状一两个星期后才去找医生。呼吸困难会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间质性肺炎往往发展迅速。在最初症状出现后数天至数周内病人就必须住院和进行人工呼吸。从一开始症状出现到呼吸衰竭的迅速发展是诊断急性间质性肺炎最关键的现象。X射线显示两个肺的肺泡中均有液体是做出诊断所必须的。除此之外需要通过活体组织切片证明弥漫性肺泡损伤。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诊断来排除类似的疾病,其中包括血液分析、血液组织分析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维护。加护病房是必须的。往往需要人工呼吸。一般尝试使用皮质醇,但是到2005年为止其效果没有被验证。一般40岁以上的人患急性间质性肺炎,男子和女子患病的机遇一样大。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已知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吸烟不会提高患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危险。60%的病人在病发六个月内死亡。其他病人康复后一般完全恢复其肺功能。大多数病人不会重发。1935年路易斯·哈曼(Louis Hamman)和阿诺尔德·里奇(Arnold Rich)首次描写了急性间质性肺炎。医学导航: 呼吸系统解剖(n, x, l, c)/生理/发育病理(c, p)/先天/肿瘤, 症状/人名体征, 创伤手术, 药品(R1/2/3/5/6/7)

相关

  • 药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药品指一切用作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 克雷伯氏肺炎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学名:Klebsiella pneumoniae)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的一种,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杆状,有大量黏性的多糖形成的荚膜包覆。克雷伯氏肺炎菌可以在人类,特别是免疫力低弱
  •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系列中耳发炎疾病之统称。其中以急性中耳炎(AOM)和中耳积水两型最为常见(OME)。急性中耳炎为急性感染所致,耳朵疼痛为其常见的临床症状。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幼童,常有拉扯
  • 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亚科(英语:Coronavirus)是一类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引起牛和猪的消化道疾病或鸡的上呼吸道疾病。自然界常见,已知可
  • 汉他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
  • 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英语:Immunosuppressive drug)是对免疫系统有免疫抑制效用的物质,分为外原的免疫抑制药,一类压制人体免疫反应的相关药物,用于器官移植与各种自体免疫疾病。和内原的免
  • 单核球单核细胞(英语:Monocyte)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于骨髓,在血管内为单核细胞,血管外就变成巨噬细胞。其在人体免疫系统内有两种作用:一,补充正常状态下的巨噬细胞
  • 听诊听诊(Auscultation)是一种利用听个体内的声音的诊断技术,通常会使用听诊器配合诊断。听诊最常应用的地方是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肠胃道系统(英语:gastrointestinal system)以及
  • 肺癌肺癌(英语:Lung cancer)是恶性的肺部肿瘤,肇因于肺部组织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英语:cell growth)。如不治疗,肿瘤细胞会转移至邻近组织或身体的其他地方。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