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沃尔夫冈·苛勒
✍ dations ◷ 2025-05-15 14:09:57 #沃尔夫冈·苛勒
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 Köhler,1887年1月21日-1967年6月11日)是一位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1887年1月21日,沃尔夫冈·苛勒出生在爱沙尼亚塔林,后来在德国的沃尔芬布特尔长大。1905年进入蒂宾根大学就读,隔年转到波恩大学,一年后再转至柏林大学,1909年,他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心理学助教,与马科斯·韦特墨和科特·考夫卡一同工作。从1913年,他在普鲁士科学院设在西班牙属地加那利群岛特里莱夫(Tenerife)的猩猩研究站担任站长,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他留在岛上一直到到1920年,他在那里写成了《猩猩的智力》一书。苛勒对于猩猩如何才能解决拿到天花板上的香蕉的难题很感兴趣,他发现它们将箱子一个一个叠放,并且使用木棒,能够帮助它们拿到食物。他推论说猩猩的突破来自于顿悟,而不是如爱德华·桑代克解释动物学习时所宣称的试误学习。但在所谓“顿悟”之前,试误学习过程有没有发生过仍然未可知,因此苛勒所作解释的准确性存疑。从1922年到1935年,他在柏林大学担任心理学研究院院长。1929年,他发表了《格式塔心理学》一书,1935年,纳粹试图插手心理学研究,苛勒移居美国,任教于斯沃斯摩学院(Swarthmore College)。1956年至1959年间,他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2年获柏林自由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67年逝世于美国新罕布夏州。
相关
- 免疫力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按照预定的程序集体自杀的行为。它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两类。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 免疫性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蚱蜢总科: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总科:区蚱总科Tetrigoidea总科:蜢总科Eumastacoidea总科:牛蝗总科Pneumoroidea总科:锥头蝗总科Pyrgomorphoidea总科:蝗总科Acridoidea总科:长角
- 棘变形虫棘变形虫属,是变形虫的一种,是土壤里最常见的原生动物。在淡水和其他动物栖地都能发现。
- 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英语:Purchasing Power Parity,缩写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
- 非有神论非有神论(Nontheism),在现代西方的意思上,是指相对于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信仰的思维。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算做是其中一种非有神论的类别,一般是指无宗教信仰的人,但并非无神论
- 韧带韧带(ligament、拉丁语 ligamenta,单数 ligamentum)是可弯曲,纤维样的弹性结缔组织。韧带连接骨与骨,为明显的纤维组织,或附于骨的表面或与关节囊的外层融合,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以
- 蝇蛆病蝇蛆病(英语:Myiasis,.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
-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