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

✍ dations ◷ 2025-09-18 18:53:40 #气溶胶
气悬胶体(aerosol;又称 气溶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其粒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根据其生成原因可分为自然源及人为源两种。气悬胶体会吸收或散射大气辐射减少到达地表之辐射量,另外也会成为凝结核而影响云的性质,进而改变地球的气候。人为排放之气溶胶与空气污染相关,常见成分有硫酸盐、黑碳、烟等。气溶胶会吸收或散射特定波长之太阳光,尤其是550nm左右波长之可见光。透过地面观测与太阳常数之比较,可以求得气溶胶光学厚度作为衡量总大气柱内气溶胶浓度之高低。由比尔-朗伯定律:可得其中:目前常见的气溶胶观测仪器如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Aeronet。旋转辐射仪(MultiFilter Rotating Shadowband Radiometer,MFRSR)为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全球监测部(Global Monitoring Division,GMD)下设立的仪器之一。透过观测不同波段的地面全天及散射辐射通量,可以反演出大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臭氧天然存在于地球的高层大气中,形成一个气层,可防止一部分紫外辐射照射到地球上。如果这个大气臭氧层变得更稀薄,则会有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可能损害作物,恐怕还可能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断定,臭氧的浓度正在缓慢降低。来自气溶胶及其他来源的CFC正在上升到高层大气,在那里被紫外线分解。这种作用释放出氯原子,后者与臭氧形成新的化合物。理论上,大气臭氧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这种研究结果引起广泛的注意,1978年美国政府在大部分产品中禁用CFC气溶胶。两年后,美国声明,它打算首先制止所有产品中CFC产量的增长,然后急速削减生产。气溶胶工业辩驳这种行动,宣称臭氧耗竭论有问题。他们还坚持,美国的行动没有国际合作,损害了美国工业而不解决任何问题。到了1981年底,只有加拿大、瑞典和挪威与美国一起禁止CFC气溶胶。欧洲共同市场各国已贯彻缩减使用碳氟化合物喷射剂。烟雾可危害多种物质,包括动植物。化学方法产生的一团烟雾可刺痛眼睛并使呼吸困难。如果烟雾产生于大量烧煤和工业排放气体废物的地区,则这种有害气体通常含有二氧化硫和氮的各种氧化物。汽车排气含有燃料的未完全燃烧部分。有害物质可传播很远。例如,二氧化硫可与大气水分化合而生成硫酸。然而风可将含酸的云吹走许多千米,然后才以污染性酸雨的形式释放出它的水分。在阳光强烈和风力轻微的地方,所产生的烟雾危害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大气逆温常在一个地区的上空保持一团静止的空气。在逆温中,重空气位于较轻空气的上面并压住它。阳光使一些汽车排出的烟气变为臭氧。停滞空气中的臭氧增多,可导致很多危害。烟雾的有害作用已成为制定防止污染的法律中的主要因素。在气溶胶产品中,将待喷施的产品用一种称为喷射剂的气体保持着压力。待阀门打开,该气体即将该产品以喷雾或泡沫的形式喷出。在气溶胶商品中,将气体加压贮存于罐中。该罐封闭后气体充满该产品上面的空间,使用产品时气体即膨胀。随着产品的消耗、压力不断降低。这种类型的气溶胶用于释放大滴的喷雾,如用于洗衣的预去污机、表面杀虫剂和发动机起动器中。欲得均匀的压力,须将产品与喷射剂相混合,后者可以是一种液体,当使用产品时它急速 蒸发到剩余空间中。如果将一种适当的气体在足够的压力下溶解在产品中,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必须蒸发该气体以保持压力。采用喷射剂的类型取决于产品的最终用途。食品的常用喷射剂必须无味、无毒。如二氧化碳、氮和氧化亚氮。非食品气溶胶的最常用喷射剂是烃类,通常是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的混合物。合成化合物中的氯氟碳化合物(CFC)类成员也已广泛应用。但它们可危害环境。

相关

  • 痰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产生的分泌物,用来将包含尘埃、病毒、过敏原等异物排出体外的黏液,也可能是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经由咳嗽及咳痰所吐出来的黏液。感
  •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牙病牙病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的任何牙齿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 鼻息肉鼻息肉(英文又称Nasal Polyp, NP,中文又称鼻肉芽肿)是在鼻子或鼻窦里生长的肉芽肿,大多是未癌化的良性组织。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嗅觉丧失、味觉变差、鼻涕倒流以及流鼻涕。
  • 军团病军团病,又名退伍军人症是由军团菌引发的非典型肺炎。 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肌肉疼痛、头痛。有时亦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军团病的症状通常在暴露后两到十天
  • 化学疗法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paracetamol7.21 g/kg (0 °C) 8.21 g/kg (5 °C) 9.44 g/kg (10 °C) 10.97 g/kg (15 °C) 12.78 g/kg (20 °C) ~14 mg/mL (20 °C)对乙酰氨基酚(英语:Acetaminophen),又称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广义的定义是从分子的面向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狭义的定义是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层面研究。这是一门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衍生而来的学科。分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