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修二

✍ dations ◷ 2025-02-23 16:36:30 #1851年出生,1917年逝世,贵族院敕选议员,台湾日治时期人物,日本教育家,长野县出身人物,东京教育大学教师,大学和学院建立者


伊泽修二(日语:伊沢修二いさわ しゅうじ ,1851年7月27日-1917年5月3日),号乐石,日本长野县人,教育家:136。他同时是第十任台湾总督伊泽多喜男之兄,1895年-1897年担任台湾总督府学务部长。他对于日本近代师范教育、音乐教育、聋哑教育、口吃矫正等领域有重要贡献:17。他曾创立国家教育社,主张国家主义教育:17。

伊泽修二是士族身份,出身自高远藩。他于嘉永四年六月廿九日(1851年7月27日)出生,文久元年(1861年)11岁时进入高远藩藩校进德馆(日语:進徳館 (高遠藩))就读,娴熟四书五经与和汉历史书。明治三年(1870年),20岁的他以高远藩贡进士之身份到东京的“大学南校”学习西洋学问。然而明治五年(1872年)9月伊泽修二出任文部省中学监事,而从大学南校退学。期间有发生中学生在东京九段坡地扔雪球的事件,学生遭警察罚款。但伊泽修二认为学生并未对往来行人、交通工具投掷而妨碍到交通,要回警察课征的罚金。然而这件事后来变成司法省与文部省之间的对立,最后以文部省同意对伊泽修二处以罚金作结。陈文添〈日治时期来台湾名教育家伊泽修二〉一文认为后来伊泽修二以24岁之姿出任爱知师范学校校长,或许有补偿的意味在。

明治七年(1874年)10月12日伊泽修二担任爱知师范学校(日语:愛知第一師範学校)(今爱知教育大学)校长,任内曾改建校舍、设立类似幼稚园的设施。他这时所写的著作《教授真法》,便提到幼儿期教育的必要性,并谈到教师如何应对的方法。明治八年(1875年)6月19日伊泽修二退下校长一职,于7月8日为了考察师范教育而前往美国留学,于麻塞诸塞州的桥水师范学校(Bridgewater Normal School,现为桥水州立大学(英语: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就读师范学科。在此同时他还向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学习视话法(英语:Visible Speech),向路德·惠亭·梅森(英语:Luther Whiting Mason)学习音乐教育。陈文添〈日治时期来台湾名教育家伊泽修二〉一文写说他与贝尔后来成为终生好友。而在明治十年(1877年)7月他从桥水师范学校毕业后,该年10月又到哈佛大学学习理化等科,但次年(1878年)就因故退学,于5月21日返日。回到日本后,同年(1878年)6月17日离开文部省,到东京师范学校(现为筑波大学)任职,之后在10月16日出任“校长补”,10月25日兼任体操传习所(日语:体操伝習所)主干。明治十二年(1879年)3月22日,出任东京师范学校校长,对日本音乐教育颇有贡献。

明治十四年(1881年)6月2日,回文部省任书记官。后来在明治十九年(1886年)3月3日,出任文部省编修局长一职。当时日本文部省在文部大臣森有礼支持下,打算改成由文部省统一编辑教科书再廉价供应。但森有礼遭到暗杀后(1889年2月11日),第二任文部大臣榎本武扬 废掉了编修局。之后伊泽修二将工作重心放在东京音乐学校(日语:東京音楽学校 (旧制))(现为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校长与东京盲哑学校(筑波大学附属视觉特别支援学校(日语:筑波大学附属視覚特別支援学校)、筑波大学附属听觉特别支援学校(日语:筑波大学附属聴覚特別支援学校)的前身)校长等职上,并在明治廿三年(1890年)2月创立国家教育社。然而因为有文部省作法有欠统一的发言,与文部次官发生口角,最后离开官界,但仍有东京区会议员及国家教育社的职位。

伊泽修二等人成立的国家教育社是研究“为了国家发展要如何进行教育工作”的团体,成立之后伊泽修二被选为社长。该社主张国家主义式的教育政策,并鼓吹忠君爱国的思想:17。主张义务教育对日本的重要性。1895年,日本获得台湾新领土。伊泽修二以该社为名,发表《台湾教育意见书》。该意见书表示日本统治台湾之后,最重要工作正是以免费的义务教育方式来普及日语。

明治廿八年(1895年)4月,伊泽修二代表“国家教育社”到广岛大本营向已内定为首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提出建议,而后因桦山资纪力劝,伊泽修二才决定前来台湾从事教育开拓的工作:51。而此时伊泽修二便主张台湾应该施行国家主义教育,要推广日语的使用:51。同年5月12日,伊泽修二成为陆军省雇员,任命为“大本营附”,之后在5月16日任台湾总督随员,5月21日任代理学务部长:5。而伊泽修二是在该年6月7日,从日本宇品港(今广岛港)出发来台,并在6月17日抵达台北:6。之后他于6月18日在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区)一间民宅开始办理学务部业务:6。

来台担任首任总督府学务部长后,伊泽修二主张同化教育,由总督府出资办理小学、中学与师范学校:17。在大稻埕开设学务部(后迁至士林芝山岩,并附设芝山岩学堂,为全台第一所现代小学),推行日语教育,设立“国语传习所”,同时也主张,来台日人应该也要学习台语。

另外,他提倡“音乐教育”,借由歌唱学习日文。后来发展出“学艺会”,举凡文化、音乐、艺术皆与此相关,实行于小学,并在校庆等重大节日中,邀请长官与家长,一同观赏成果发表。

1897年,伊泽修二提出了“公学校”的构想,计划将原本的国语传习所改成小学科六年、中学科四年的公学校:2、3。而他所构想的授课科目除了国语(日文)、地理、历史、算术、理科之外,也有儒家经典在内:3。但该年7月29日,他因教育经费缩减等因素离职,回日本续任教育行政工作:2、362。后来虽然台湾总督府成立了公学校,但其内涵已与伊泽修二的构想有所出入:3。

许佩贤认为在台湾教育史上,常放大伊泽修二的角色,但其实伊泽修二在台湾的任期很短,总督府也并未全盘接受他的教育理念,然而总督府日后却经常利用其同化教育理念来粉饰其殖民教育的本质:17。而另一方面,比起伊泽修二,主导《台湾教育令》的隈本繁吉对日治时期台湾教育的影响或许更大:17。

相关

  •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日语:とうきょうじけいかいいかだいがく,英语:The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一所位在日本东京都港区的私立大学。1881年创校。1921年设立大学,
  • 共轭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英语:Confocal microscopy)是一种利用逐点照明和空间针孔调制来去除样品非焦点平面的散射光的光学成像手段,相比于传统成像方法可以提高光学分辨率和视觉对
  • 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与单层立方上皮类似,只不过细胞高度较高,且在与基底膜成直角的切面排列。细胞的高度由矮柱状至高柱状不等、乃决定于其所在的位置和/或功能活性的程度。细胞核为
  • 液晶液晶,即液态晶体(Liquid Crystal,LC),是相态的一种,因为具有特殊的理化与光电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
  • 利雅德利雅得(阿拉伯语:الرياض‎;ar-Riyāḍ;意为“花园”)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利雅得省的省会。它位于阿拉伯半岛传统上的中心地带内志,更细分的话是在“亚玛玛”区
  • 理想气体常数气体常数(又称理想气体常数、普适气体常数,符号为 R {\displaystyle R} )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连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理想
  • 西印度樱桃针叶樱桃(Malpighia emarginata)是一种金虎尾科小乔木,原产热带,果实可食用。又称阿西罗拉樱桃(acerola cherry)、巴巴多斯樱桃或巴貝多櫻桃(Barbados cherry)、西印度樱桃(West Ind
  • 俄罗斯24俄罗斯24(俄语:Россия 24)是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旗下的一个全天候播出的俄语新闻频道,该频道主要以俄罗斯人的视角报道俄罗斯和国际新闻。该频道在乌克兰及摩尔多瓦被禁
  • NBA年度第二队NBA最佳阵容(All-NBA Team)是NBA每年颁奖的荣誉之一,用来表彰当季联盟表现最好的运动员,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记者和主持人投票选出。NBA最佳阵容于1946年设立,每个赛季选拔一次
  • 埃玛纽埃尔·洛伊茨埃玛纽埃尔·洛伊茨(Emanuel Leutze,1816年5月24日-1868年7月18日)是一位德裔美国画家,以作品《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著名。洛伊茨出生于德国符腾堡施瓦本格明德,在童年时期来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