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修二

✍ dations ◷ 2025-08-15 17:23:41 #1851年出生,1917年逝世,贵族院敕选议员,台湾日治时期人物,日本教育家,长野县出身人物,东京教育大学教师,大学和学院建立者


伊泽修二(日语:伊沢修二いさわ しゅうじ ,1851年7月27日-1917年5月3日),号乐石,日本长野县人,教育家:136。他同时是第十任台湾总督伊泽多喜男之兄,1895年-1897年担任台湾总督府学务部长。他对于日本近代师范教育、音乐教育、聋哑教育、口吃矫正等领域有重要贡献:17。他曾创立国家教育社,主张国家主义教育:17。

伊泽修二是士族身份,出身自高远藩。他于嘉永四年六月廿九日(1851年7月27日)出生,文久元年(1861年)11岁时进入高远藩藩校进德馆(日语:進徳館 (高遠藩))就读,娴熟四书五经与和汉历史书。明治三年(1870年),20岁的他以高远藩贡进士之身份到东京的“大学南校”学习西洋学问。然而明治五年(1872年)9月伊泽修二出任文部省中学监事,而从大学南校退学。期间有发生中学生在东京九段坡地扔雪球的事件,学生遭警察罚款。但伊泽修二认为学生并未对往来行人、交通工具投掷而妨碍到交通,要回警察课征的罚金。然而这件事后来变成司法省与文部省之间的对立,最后以文部省同意对伊泽修二处以罚金作结。陈文添〈日治时期来台湾名教育家伊泽修二〉一文认为后来伊泽修二以24岁之姿出任爱知师范学校校长,或许有补偿的意味在。

明治七年(1874年)10月12日伊泽修二担任爱知师范学校(日语:愛知第一師範学校)(今爱知教育大学)校长,任内曾改建校舍、设立类似幼稚园的设施。他这时所写的著作《教授真法》,便提到幼儿期教育的必要性,并谈到教师如何应对的方法。明治八年(1875年)6月19日伊泽修二退下校长一职,于7月8日为了考察师范教育而前往美国留学,于麻塞诸塞州的桥水师范学校(Bridgewater Normal School,现为桥水州立大学(英语: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就读师范学科。在此同时他还向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学习视话法(英语:Visible Speech),向路德·惠亭·梅森(英语:Luther Whiting Mason)学习音乐教育。陈文添〈日治时期来台湾名教育家伊泽修二〉一文写说他与贝尔后来成为终生好友。而在明治十年(1877年)7月他从桥水师范学校毕业后,该年10月又到哈佛大学学习理化等科,但次年(1878年)就因故退学,于5月21日返日。回到日本后,同年(1878年)6月17日离开文部省,到东京师范学校(现为筑波大学)任职,之后在10月16日出任“校长补”,10月25日兼任体操传习所(日语:体操伝習所)主干。明治十二年(1879年)3月22日,出任东京师范学校校长,对日本音乐教育颇有贡献。

明治十四年(1881年)6月2日,回文部省任书记官。后来在明治十九年(1886年)3月3日,出任文部省编修局长一职。当时日本文部省在文部大臣森有礼支持下,打算改成由文部省统一编辑教科书再廉价供应。但森有礼遭到暗杀后(1889年2月11日),第二任文部大臣榎本武扬 废掉了编修局。之后伊泽修二将工作重心放在东京音乐学校(日语:東京音楽学校 (旧制))(现为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校长与东京盲哑学校(筑波大学附属视觉特别支援学校(日语:筑波大学附属視覚特別支援学校)、筑波大学附属听觉特别支援学校(日语:筑波大学附属聴覚特別支援学校)的前身)校长等职上,并在明治廿三年(1890年)2月创立国家教育社。然而因为有文部省作法有欠统一的发言,与文部次官发生口角,最后离开官界,但仍有东京区会议员及国家教育社的职位。

伊泽修二等人成立的国家教育社是研究“为了国家发展要如何进行教育工作”的团体,成立之后伊泽修二被选为社长。该社主张国家主义式的教育政策,并鼓吹忠君爱国的思想:17。主张义务教育对日本的重要性。1895年,日本获得台湾新领土。伊泽修二以该社为名,发表《台湾教育意见书》。该意见书表示日本统治台湾之后,最重要工作正是以免费的义务教育方式来普及日语。

明治廿八年(1895年)4月,伊泽修二代表“国家教育社”到广岛大本营向已内定为首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提出建议,而后因桦山资纪力劝,伊泽修二才决定前来台湾从事教育开拓的工作:51。而此时伊泽修二便主张台湾应该施行国家主义教育,要推广日语的使用:51。同年5月12日,伊泽修二成为陆军省雇员,任命为“大本营附”,之后在5月16日任台湾总督随员,5月21日任代理学务部长:5。而伊泽修二是在该年6月7日,从日本宇品港(今广岛港)出发来台,并在6月17日抵达台北:6。之后他于6月18日在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区)一间民宅开始办理学务部业务:6。

来台担任首任总督府学务部长后,伊泽修二主张同化教育,由总督府出资办理小学、中学与师范学校:17。在大稻埕开设学务部(后迁至士林芝山岩,并附设芝山岩学堂,为全台第一所现代小学),推行日语教育,设立“国语传习所”,同时也主张,来台日人应该也要学习台语。

另外,他提倡“音乐教育”,借由歌唱学习日文。后来发展出“学艺会”,举凡文化、音乐、艺术皆与此相关,实行于小学,并在校庆等重大节日中,邀请长官与家长,一同观赏成果发表。

1897年,伊泽修二提出了“公学校”的构想,计划将原本的国语传习所改成小学科六年、中学科四年的公学校:2、3。而他所构想的授课科目除了国语(日文)、地理、历史、算术、理科之外,也有儒家经典在内:3。但该年7月29日,他因教育经费缩减等因素离职,回日本续任教育行政工作:2、362。后来虽然台湾总督府成立了公学校,但其内涵已与伊泽修二的构想有所出入:3。

许佩贤认为在台湾教育史上,常放大伊泽修二的角色,但其实伊泽修二在台湾的任期很短,总督府也并未全盘接受他的教育理念,然而总督府日后却经常利用其同化教育理念来粉饰其殖民教育的本质:17。而另一方面,比起伊泽修二,主导《台湾教育令》的隈本繁吉对日治时期台湾教育的影响或许更大:17。

相关

  • 粒毛盘菌纲粒毛盘菌纲只有一纲、一目、一科、一属,是属于外囊菌亚门的真菌,是外囊菌亚门中唯一一类有子囊果的品种,子囊果有7厘米长,呈黄色、橘黄或淡黄色。粒毛盘菌属各品种生长在亚洲、
  • 蛙疱疹病毒属蛙疱疹病毒属(学名:Batrachovirus)是疱疹病毒目异疱疹病毒科的一个属,以蛙类为宿主,共包含三种病毒,其中为模式种为蛙疱疹病毒1型(Ranid herpesvirus 1, RaHV-1),可在蛙类的肾脏造成
  • qχʼ小舌挤喉塞擦音是一种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小舌挤喉塞擦音的国际音标写作q͡χʼ。这个辅音能在一些美洲原住民语言中找到,如温腾语(英语:Wintu_language)。此外,它也是实验性人
  • 垦丁小菇垦丁小菇(学名:Mycena kentingensis)是一种小菇属的小型萤光蕈。2011年11月由中兴大学硕士班研究生施雨伸在垦丁国家公园内的社顶自然公园中采集到,于2014年确认为新物种并发表
  • 自由化整体来说,自由化是指之前的政府限制或规定有所放宽,通常指社会(内政)或经济政策。对于独裁国家来说,自由化也许会比民主化更早出现,但布拉格之春是一个例外。在社会政策上它可能
  • M41华克猛犬M41华克猛犬(英语:M41 Walker Bulldog)是美国发展以取代M24霞飞战车的一种轻型战车。此战车得名于在韩战期间因意外身亡的美国名将沃尔顿·华克。此战车分类则可追溯到1950年11
  • 吕建 (学者)吕建(1960年3月31日-),男,籍贯山东荣成,生于江苏南京,中国软件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无党派人士。主要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4年,于南
  • 本雅失里本雅失里(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 乙炔二醇乙炔二醇,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为HO-C≡C-OH。它是具有二醇结构的乙炔衍生物。高浓度的乙炔二醇很不稳定,会异构化成为乙二醛 H(C=O)2H。1986年J. K. Terlouw使用质谱分
  • 埃德温·贝利·埃利奥特埃德温·贝利·埃利奥特(Edwin Bailey Elliott)皇家学会院士(1851年6月1日-1937年7月21日,s生于并卒于英国牛津)致力于研究不变量理论的数学家。1891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