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界
✍ dations ◷ 2025-11-11 20:40:16 #生物界
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为海平面上下垂直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目前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简单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称生物圈。地质学家爱德华·苏威斯于1875年最早使用了生物圈一词。该词汇最初是地质学词语。用以显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和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论对地球科学的影响。1920年代,生物圈一词获得其生态意义。1935年生态系统这个词被引入。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圈的科学。如今,生物圈的概念集合了天文学、地质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地理学、演化论、地质学、地质化学、水文学等多项科学,可以说它集合了所有与地球和生命有关的科学。一些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使用生物圈这个词时使用一个比较狭义的定义。比如地质化学家将生物圈定义为所有生物的总和。“人为定义,随着人的发现改变”这个定义将生物圈定义为地球的四个圈(另三个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一,通常认为该圈位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这个狭义的定义是现代科学的专业化导致的。有些科学家更喜欢使用1960年代出现的“生态圈”这个词来代表这个狭义的定义。另外的一些学者则采取广义的生物圈定义:任何包含多个生态系,形成封闭而能自我调控的系统总称
。
例如:1990年代出现的生物圈计划生物圈二号、外太空中的某些具生物的星球,即被部分学者视为是一个生物圈。生长环境和小生境是地球生物圈的更小单位。生长环境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自然去处。例如,洞穴、山和海洋。在身长环境里还有小生境。活物在小生境的生物圈内占据地盘。生物圈的范围是陆域环境、淡咸水区、低层大气。
垂直上下各约10000米。
相关
- 表面等离子共振表面等离子被光激发被叫做平面的表面等离子共振(英语: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或纳米尺寸金属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英语: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
- 穆雷·巴尔穆雷.卢埃林·巴尔(英语:Murray Llewellyn Barr,1908年6月20日-1995年5月4日),加拿大籍医生及医学研究者,于1948年和研究生尤尔特.伯特伦(Ewart George Bertram)发现了重要的染色体结
- VDJ重排J节段 (连接节段) 是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座中的编码序列。J节段介于可变基因节段(V) 和恒定基因节段(C) 之间。
- 汉语亲属系统汉语亲属系统(Chinese kinship)在人类学里被归类于描述型亲属系统(descriptive system)或苏丹型亲属系统(英语:Sudanese kinship)的一种。这是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1871年的作品
- 环境设计环境设计(英语:environmental design)是在设计计划、程序、政策、建筑物或产品时解决周围环境因素的过程。其目的是创造可以改善特定地区自然、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的空间。古
- 可加性可加性是指对于某种变换来说,特定的“加法”和该变换的顺序可颠倒而不影响结果,这样一种性质。例如对于两个实数 x 和 y,我们可以先执行加法 x+y、后把结果乘以二;也可以先各自
- 打鼾鼻鼾(英语:Snoring)是呼吸系统的结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原因是睡觉时呼吸被阻挡。在一些情况下声音较轻,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嘈吵及烦人的。鼻鼾同时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第一个警号。
- 破地狱破地狱为香花僧或者喃呒师傅的丧礼科仪法事之一,意即打开地狱之门,其目的是引领逝者的亡灵早日逃离地府,进入轮回。相传源于民间传说的目连救母故事,目连罗汉因见亡母在地狱受苦
-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乃指光射到一个界面时,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相同角度。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折射。而反射时会出现以下情况: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由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导出
- 电子伏特电子伏特(英语:electron volt),简称电子伏,符号为eV,为能量单位。代表一带电量为1.602 176 634 x 10−19库仑的电子 在真空中通过 1 伏特电位差所产生的动能。电子伏与SI制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