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界
✍ dations ◷ 2025-09-03 02:15:16 #生物界
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为海平面上下垂直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目前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简单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称生物圈。地质学家爱德华·苏威斯于1875年最早使用了生物圈一词。该词汇最初是地质学词语。用以显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和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论对地球科学的影响。1920年代,生物圈一词获得其生态意义。1935年生态系统这个词被引入。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圈的科学。如今,生物圈的概念集合了天文学、地质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地理学、演化论、地质学、地质化学、水文学等多项科学,可以说它集合了所有与地球和生命有关的科学。一些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使用生物圈这个词时使用一个比较狭义的定义。比如地质化学家将生物圈定义为所有生物的总和。“人为定义,随着人的发现改变”这个定义将生物圈定义为地球的四个圈(另三个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一,通常认为该圈位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这个狭义的定义是现代科学的专业化导致的。有些科学家更喜欢使用1960年代出现的“生态圈”这个词来代表这个狭义的定义。另外的一些学者则采取广义的生物圈定义:任何包含多个生态系,形成封闭而能自我调控的系统总称
。
例如:1990年代出现的生物圈计划生物圈二号、外太空中的某些具生物的星球,即被部分学者视为是一个生物圈。生长环境和小生境是地球生物圈的更小单位。生长环境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自然去处。例如,洞穴、山和海洋。在身长环境里还有小生境。活物在小生境的生物圈内占据地盘。生物圈的范围是陆域环境、淡咸水区、低层大气。
垂直上下各约10000米。
相关
- 氧化应激氧化逆境(氧化压力)(英语:oxidative stress)为机体活性氧成分与抗氧化系统之间平衡失调引起的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干扰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状态,会制造出过氧化物与自由基导致毒
- 循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实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
- 语义场语义场(英语:semantic field、德语:Wortfeld)指的是一系列以语义分组的词语的语义类聚。分组的词语一般拥有共通义素和区别义素。例如下表中的几个词语的语义就构成一个语义场。
- 熊虫缓步动物门(学名:Tardigrata)是俗称水熊虫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录的大约有750余种,其中许多种
- Ssub2/subFsub2/sub二氟化二硫是一种硫的卤化物,化学式为S2F2。在严格干燥的容器中用二氟化银和硫单质,可得结构式为FS-SF的二氟化二硫:存在碱金属氟化物时,二氟化二硫会发生分子内重排,转变为S=SF2
- 赵继宗赵继宗(1945年-),北京人,中国神经外科专家,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2012年成为“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
- 菲英岛菲英岛(丹麦语:Fyn,pronounced )是丹麦仅次于西兰岛和北日德兰岛的第三大岛(若考虑丹麦的自治领地格陵兰则为第四大岛),是世界第165大岛,面积为2,984平方公里,主要城市为欧登塞,全岛
- 台湾文献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简称台湾文献馆)是中华民国政府维护与保存台湾相关史政文献的专责机构,前身为台湾省政府设置的“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精省后改为现名并成为国史馆唯一的附属机
- 隐变量理论隐变量理论(英语:hidden variable theory)又称隐变数理论,是由物理学家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而提出的替代理论。历史上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而提出了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限制,一别于经
- 黏胶层黏胶层(Mucigel)是覆盖在植物根冠富含黏性的一种物质。根冠最外层的细胞会分泌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胶,其中高基氏体是产生黏胶层的胞器,细胞透过胞吐作用。在高微生物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