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松光斑

✍ dations ◷ 2025-11-07 14:46:34 #衍射

泊松光斑,也称阿拉戈光斑。是一种由于光的衍射而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

在满足菲涅耳数的情况下:

其中

当单色光照射在一定尺寸的小圆板或圆珠时,会在之后的光屏上出现环状的互为同心圆的衍射条纹,并且在所有同心圆的圆心处会出现一个极小的亮斑,这个亮斑就被称为泊松亮斑。这个亮斑的出现是对光的波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有趣的是,虽然这个现象是由最早计算得到它的法国物理学家西莫恩·泊松命名,但泊松却是企图利用“中心点的光穿过障碍物到达光屏”这个与常识相违背的结论来推翻光的波动说。

除光外,在其他物质流的衍射现象中也能发现泊松亮斑的存在。

1814年,奥古斯丁·菲涅耳开始致力于光的本性的研究,他再度重现了托马斯·杨于1801年建立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并用惠更斯原理对这一现象作出完美的解释。与此同时,他开始研究小孔衍射问题。

1817年,法兰西学术院举行了一次关于光的本性问题的科研成果最佳论文竞赛,菲涅耳加紧了研究工作;他在他弟弟的帮助下,成功地提出了后人称之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他用这一原理出色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光的衍射理论的子波解释,并于1818年提交了论文。科学院成立了一个评委会,评委会的成员中有波动的支持者弗朗索瓦·阿拉戈(1786—1853),有波动说的反对者泊松(1781—1840)、让-巴蒂斯特·毕奥(1774—1862)、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1749—1827),有一中立者路易斯·盖-吕萨克(1778—1850)。尽管不少成员不相信菲涅耳的观念,但是最终还是被菲涅耳数学上的巨大成功及其与实验上的一致性所征服,并授予他优胜奖。

泊松想推翻菲涅耳的观点,就借助于波动理论对衍射理论进行详细地分析。他发现:用一个圆片作为遮挡物时。光屏的中心应出现一个亮点(或者用圆孔做实验时,应该在光屏的中心出一个暗斑),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过去也未曾有人见到过。菲涅耳又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发现,只有当这个圆片的半径很小时,这个亮点才比较明显(或圆孔很小时,暗斑明显)。事后,菲涅耳和阿拉戈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确认了这一亮斑的存在,证明了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这个初看起来似乎是荒谬的结论,是泊松研究菲涅耳论文时把它当作谬误提出来的,但却成了支持波动说的强有力的证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极具戏剧性事实,就把衍射光斑中央出现的亮斑(或暗斑)称为“泊松光斑”。

相关

  • 雕塑古希腊雕刻是古希腊中闻名于世的其中一项艺术,发展时间大约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雕刻特点在于富于理想主义、质朴,注重共性、雅致,简而言之便是返璞归真,因此在
  • 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英语:Ribonucleic acid),简称RNA,是一类由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聚合而成的线性大分子。自然界中的RNA通常是单链的,且RNA中最基本的四种碱基为A(腺嘌呤)、U(尿嘧
  • 卡尔顿·费斯克卡尔顿·欧尼斯特·费斯克(Carlton Ernest Fisk,1947年12月26日-,出生于佛蒙特州柏罗佛斯)曾经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捕手,球员时期效力过波士顿红袜和芝加哥白袜,并在2000年以79.6%的
  • 意志在心理学中,意志(英语:Volition,will)是一种认知过程,个人以此决定并采取某个实际行动。意志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内在驱力,是人类基本的心理功能之一。意志可以是外显的思考过程,也可能
  • 7I7&I控股(日语:セブン&アイ・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Sebun ando ai Hōrudingusu */?)是日本的大型零售、流通事业控股公司,旗下拥有7-Eleven、伊藤洋华堂、SOGO、西武百货等公司。7
  • 太祖秘史《太祖秘史》,是一部拍摄于2004年的电视剧,于2005年首播。是尤小刚导演的“前清秘史剧”系列中的第三部作品,一共有46集。讲述努尔哈赤一生的故事。
  • 三原子氢三原子氢(H3)是一种由三个氢原子构成的不稳定分子。这种中性的分子可以在低压放电管中制备:它很容易通过下列方式分解:这种分子只能以激发态存在。这是一些激发态的例子: 2sA1' 3
  •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于1930年6月17日经赫伯特·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0000多种的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当时在美国,有1028
  • 匈奴超地体匈奴超地体(Hunic superterrane)是一个地质史上的超地体,现在附着于欧亚大陆。 奥陶纪末志留纪初,从冈瓦纳大陆分离下来,向北移动,于石炭纪初的华西里造山运动(英语:Variscan orogen
  • 教宗庇护六世教宗庇护六世(拉丁语:Pius PP. VI;1717年12月25日-1799年8月29日)原名若望-安杰洛·布拉斯基(Giannangelo Braschi),于切塞纳出生。他于1775年2月15日当选罗马主教,同年2月22日即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