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状
✍ dations ◷ 2025-06-28 10:39:40 #网状
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也叫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是一种由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其中的网状纤维由Ⅲ型胶原α1(英语:type III collagen)构成。网状纤维由被称为网状细胞的特殊成纤维细胞合成,其实该纤维并不只在网状结缔组织中出现,但只有在网状组织中其占主要地位。网状组织可以在肾脏、脾脏、淋巴结骨髓附近等被发现。组织学研究中,常通过用银之类的重金属染色或是用用来使糖类的PAS染色法来识别网状组织。另有市售专门的各类网状纤维染色液。对网状纤维的染色识别是病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对鉴别肿瘤等疾病的明确诊断和分型有着重大意义。网状结缔组织长得像窝组织(areolar connective tissue),但关键在于其中网状结构中只有网状纤维一种纤维而已。网状纤维形成了精巧的网状结构,网状细胞沿着网状结构七零八落地分布。尽管网状纤维在身体里广泛分布,网状组织只在特定部位出现。网状组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基质以及内部结构,用以支持淋巴结、脾脏、红骨髓等处许多游离的血细胞(多为淋巴细胞)。
网状细胞呈星形,其细胞突起相互勾连成网;细胞核较大而略显圆,着色比较浅,经常可以见到1~2各核仁;其细胞质比较多,有着丰富的粗面内质网(ER)。网状纤维组成支持淋巴结基质细胞(英语:Lymph node stromal cell)以及骨髓、脾脏等的软骨;脂肪组织也是由网状纤维支持的。网状纤维有二十多类;而在网状组织中,以III型胶原(网状)纤维(直径100-150 纳米)为主。网状组织形成了肝、脂肪组织、骨髓、脾脏、基底膜等的结构框架。其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从而让孔内的细胞以及液体得以自由流动,创造出允许血细胞的发生还有淋巴细胞的发育的良好微环境。
相关
- 压力反应应激(英文:Stress)或心理压力,是一种反应模式,指动物机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后,在没有发生特异的病理性损害前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
- 氰化物中毒氰化物中毒(英语:Cyanide poisoning)是接触多种形式的氰化物而中毒。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困难和呕吐等。之后可能会癫痫发作、心跳过缓、低血压、意识丧失和心
- 淋巴器官淋巴结(lymph node)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以往亦称做淋巴腺,但其并没有分泌物质的功能,故称为“腺”并不对),作用类似过滤器,内部蜂窝状的结构聚集了淋巴球,能够将病毒与细菌摧毁,当身体
- 泡腾片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又称发泡锭、水溶片,是一种药片,当它接触水或其他液体的时候就会分散,在此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快速的分散往往导致药片溶于液体成为溶液,并产生泡
- 氮化硫聚氮化硫,化学式(SN)x,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纯单晶体无机聚合物,由硫、氮原子相间的链构成。它的一些共振式如下:聚氮化硫具有高度的各向异性和金属性。在平行于S—N链的方向上,导电
- 英属印度英属印度(英语: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
- 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具体来说,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来得高,并容易产生雾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
- 原胞在几何,固体物理和矿物学上,特别是描述晶体结构时,原胞即为具有2维、3维或者其他维度平移对称性的简单点阵结构的最小单元。 我们可以用晶格原胞的几何结构来对晶格进行分类。
- 树木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树在减少土
- 臭氧化臭氧化反应,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反应之一。是实现烯烃官能团向醛酮官能团转化的手段之一。烯烃的臭氧化反应最早于1840年由Christian Friedrich Schönbein发现。在有机化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