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沙芬

✍ dations ◷ 2025-11-18 06:37:47 #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又名右甲吗喃,英文简称DM或DXM,是一种镇咳药物,它的氢溴酸盐(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常用于药品中。在部分国家常被物质滥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1958年批准右美沙芬可不需医生处方而作为镇咳药发售。当时最广泛使用的咳药可待因有被滥用的可能性,也可成瘾。右美沙芬在这些方面虽比可待因有所改善,但也有物质依赖(身体缺乏某物质即产生生理反应)的可能性。服用治疗剂量后,右美沙芬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抑制咳嗽,却不抑制纤毛活动。右美沙芬在肠胃被迅速吸收,在口服后15至60分钟内可发挥药效。口服后药力可维持大约3至8小时。成人口服用量大约是每6至8小时服30毫克,或依医师指示。此类中枢镇咳药物不适合婴儿以及儿童使用。口服后,右美沙芬迅速从肠胃吸收,进入血管及穿过脑血管障壁。初次进入肝门静脉后,部分右美沙芬被代谢成另一有药效的代谢物右啡烷(dextrorphan),即3-hydroxy derivative of dextromethorphan. 右美沙芬的药效相信由该药本身及此代谢物所致。右美沙芬主要经肝脏透过多种肝酶代谢。无药效的(+)-3-hydroxy-N-methylmorphinan是右美沙芬经过这些途径代谢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涉及这些过程的一种著名代谢催化剂是一种独特的细胞色素P450 酶,称作“2D6”, 或者“ CYP2D6”. 不少人的身体内的这种酶有功能上的缺憾。由于CYP2D6是导致右美沙芬在体内失效的主要代谢途径,右美沙芬在体内的效应及其持续时间在这些比较差的代谢者身上明显增强,他们当中有人因滥用右美沙芬而死亡或住院的事例曾被报告。许多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是CYP2D6的强效抑制剂,如果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及右美沙芬,可能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曾有因此致死的事例报告。右美沙芬获批的美国专利 2,676,177已届满,在1958年被批准为可不需处方售卖的镇咳药。目前在台湾有商品贩售的药,就属由美商惠氏药厂所生产的“诺比舒咳”。而该商品又细分两种:“咳嗽液”和“祛痰液”。只有咳嗽液含有右美沙芬。尽管成瘾度相较于可待因等鸦片类止咳药物更低,右美沙芬仍有药物滥用的危险。滥用者常常将药物整板吞下或整瓶一饮而尽并配上可乐或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求兴奋效果。中国大陆一些媒体称其为“可待因第二”。长期大剂量的服用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化,组织易出血,增加创伤的程度。

相关

  • 耳鼻喉科学耳鼻喉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oʊtoʊˌraɪnoʊˌlærənˈɡɒlədʒi/;亦称为: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耳、鼻、喉病变的诊断及治
  • 胰腺炎胰脏炎(英语:Pancreatitis)也称为胰腺炎,指的是胰脏的发炎。胰脏是身体里的一个大型器官,位置在胃后方,功能有分泌消化酵素等等。 胰脏炎有两种,分别是急性(英语:Acute_pancreatitis)
  •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加夫里洛·普林西波(塞尔维亚语:Гаврило Принцип;拉丁化:Gavrilo Princip,1894年7月25日-1918年4月28日),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经过两个月的预谋,1914年6月2
  • 卵巢炎卵巢炎(英语:Oophoritis),是指女性卵巢部位发生的炎症。卵巢炎很少单独发生,大多继发于输卵管炎症。因卵巢邻近输卵管,故输卵管炎症时常波及卵巢,二者合并存在时称输卵管—卵巢炎或
  • 非洲蜱咬热非洲蜱咬热(African tick bite fever)是因蜱虫叮咬所引发的细菌感染症。病征包含发烧、头痛、肌肉痛及起疹子,皮肤遭叮咬处会长出中心为黑色的红癐。一般而言,患者会在遭叮咬后
  • 580–599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 激动剂激动剂(或称:刺激剂/促进剂/激活剂)(英语: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
  • 西欧西欧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三部分。本区位于欧亚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
  • 甲癣(onychomycosis),俗称臭甲、灰指甲,泛指受到真菌感染的指甲,通常影响脚趾,但手指甲也有可能出现。两成指甲病是由甲癣所引起。甲癣的成因是真菌感染,主要细为分酵母菌感染、霉
  • 空泡系数空泡系数(英语:void coefficient),又称反应性空泡系数(void coefficient of reactivity),是在核工程中一个用于估计核反应堆核连锁反应使用的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对空泡(一般为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