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右美沙芬
✍ dations ◷ 2025-07-17 18:35:13 #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又名右甲吗喃,英文简称DM或DXM,是一种镇咳药物,它的氢溴酸盐(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常用于药品中。在部分国家常被物质滥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1958年批准右美沙芬可不需医生处方而作为镇咳药发售。当时最广泛使用的咳药可待因有被滥用的可能性,也可成瘾。右美沙芬在这些方面虽比可待因有所改善,但也有物质依赖(身体缺乏某物质即产生生理反应)的可能性。服用治疗剂量后,右美沙芬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抑制咳嗽,却不抑制纤毛活动。右美沙芬在肠胃被迅速吸收,在口服后15至60分钟内可发挥药效。口服后药力可维持大约3至8小时。成人口服用量大约是每6至8小时服30毫克,或依医师指示。此类中枢镇咳药物不适合婴儿以及儿童使用。口服后,右美沙芬迅速从肠胃吸收,进入血管及穿过脑血管障壁。初次进入肝门静脉后,部分右美沙芬被代谢成另一有药效的代谢物右啡烷(dextrorphan),即3-hydroxy derivative of dextromethorphan. 右美沙芬的药效相信由该药本身及此代谢物所致。右美沙芬主要经肝脏透过多种肝酶代谢。无药效的(+)-3-hydroxy-N-methylmorphinan是右美沙芬经过这些途径代谢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涉及这些过程的一种著名代谢催化剂是一种独特的细胞色素P450 酶,称作“2D6”, 或者“ CYP2D6”. 不少人的身体内的这种酶有功能上的缺憾。由于CYP2D6是导致右美沙芬在体内失效的主要代谢途径,右美沙芬在体内的效应及其持续时间在这些比较差的代谢者身上明显增强,他们当中有人因滥用右美沙芬而死亡或住院的事例曾被报告。许多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是CYP2D6的强效抑制剂,如果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及右美沙芬,可能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曾有因此致死的事例报告。右美沙芬获批的美国专利 2,676,177已届满,在1958年被批准为可不需处方售卖的镇咳药。目前在台湾有商品贩售的药,就属由美商惠氏药厂所生产的“诺比舒咳”。而该商品又细分两种:“咳嗽液”和“祛痰液”。只有咳嗽液含有右美沙芬。尽管成瘾度相较于可待因等鸦片类止咳药物更低,右美沙芬仍有药物滥用的危险。滥用者常常将药物整板吞下或整瓶一饮而尽并配上可乐或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求兴奋效果。中国大陆一些媒体称其为“可待因第二”。长期大剂量的服用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化,组织易出血,增加创伤的程度。
相关
- 小病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活性氧类活性氧类(英语: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这些粒子相当微小,由于存在未配对的自由电子,而十分活跃。过
- 小核糖核酸病毒Enterovirus Rhinovirus Hepatovirus Cardiovirus Apthovirus Parechovirus Erbovirus Kobuvirus Teschovirus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是没有套膜、正股RNA、正20
- 矿产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的形成作用一般有:
- 调理素调理素(英语:Opsonin,来源于希腊语:opsōneîn,意思是准备进食),是通过标记免疫应答抗原或标记死细胞用于再循环来增强吞噬作用的任何分子。调理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是一种分子
-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英文:Anti-hypertensives)肼屈嗪 米诺地尔 硝普钠含羧基类: 依那普利# • 雷米普利 • 喹那普利 • 培哚普利 • 赖诺普利 • 贝那普利含次膦酸基类: 福辛普利 其
- 农药农药,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定义,是指任何能够预防、摧毁、驱逐或减轻害虫的物质或混合物。害虫通常指与人类竞争食物,破坏财产,散播疾病或造成困扰的生命体,包括昆虫、植物病原体、杂
- 1918年流感大流行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及
- 卟啉卟啉(英语:Porphyrin)是一类由四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CH-)互联而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其母体化合物为卟吩(porphin,C20H14N4),有取代基的卟吩即称为卟啉。卟啉
- 千禧高峰会千禧高峰会(英语:Millennium Summit)是于2000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纽约市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由世界各国领袖参与、为期三天的会议,旨在讨论21世纪以后联合国的地位和角色。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