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贤祠
✍ dations ◷ 2025-11-09 02:54:54 #先贤祠
先贤祠(法语:Panthéon;拉丁语:Pantheon)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区,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其立面仿照罗马万神殿(Pantheon),故又译为巴黎万神殿,拱顶为布拉曼特风格。1744年法王路易十五在一场大病初愈之后,深信自己之所以脱离病魔的掌握,全因法国巴黎的主保圣人圣女日南斐法的庇佑,因此决定为这位圣女建造一座雄伟的神殿,他全权委托御用建筑师玛格内侯爵负责,由玛格内的前导师雅克-日梅恩·索弗洛负责具体设计。教堂整体设计为等臂十字架式,有一个带有科林斯式支柱的雄伟门廊。主建筑长110米,宽84米,高83米,还有一个大致同样大小的地下室。1758年教堂奠基,后来由于财政困难,设计师索弗洛去世后才由其学生让-巴普蒂斯·朗德莱于1789年彻底完成。教堂竣工恰逢法国大革命开始,革命政权将教堂改为埋葬“伟大的法国人”的陵墓。在此建筑最终被用作先贤祠之前还有两次被改回教堂之用。1851年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此演示了他证明地球自转的著名实验傅科摆。傅科做实验所用的铁环原物于1995年从法国国家工艺学校移至此。先贤祠长110米,宽84米,建筑的正面是由“科林斯柱”组成的柱廊。整个建筑呈一个古希腊十字形,仅教堂的圆顶就高83米,圆顶上并安有一个顶塔。教堂的圆顶是由里外三层半球体一层套一层而构成。先贤祠的设计师索弗洛当年的两位助手之一—让-巴蒂斯特·宏德莱将该建筑缩小成三维立体模型,并将模型剖开好让人们了解大殿的具体构造。建于巴黎圣女日南斐法山(Montagne Sainte-Geneviève)上的先贤祠位于巴黎第五区。它被巴黎一大、巴黎二大、圣女日南斐法图书馆、巴黎五区区政府、亨利四世中学和圣斯德望堂环绕。坐标:48°50′46″N 2°20′45″E / 48.84611°N 2.34583°E / 48.84611; 2.34583
相关
- 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又称为种型转换,种型交换,或者类型转换重组(英文简写CSR))是一种可以使得B细胞所生产的抗体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例如从IgM转换成IgG)的生物学机制。在这
- 坏血病坏血病(拉丁语:Scorbutus,英语:Scurvy)又称为坏血症、水手病,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内胶原的合成,其化学名称是抗坏血酸,源自坏血症的拉丁名scorbut
- 鬼笔科Clathraceae Chevall. 1826 Lysuraceae Corda 1842鬼笔科(英文:Phallaceae)是鬼笔目下两个科的其中一个,其菌盖不成伞状。多具有臭味以吸引苍蝇助其繁殖。鬼笔科多半出现于热带
- 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液(英语:Giemsa stain)是一种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的改进版本。以它的发明者,德国汉堡科学家古斯塔夫·吉姆沙命名。染色物质Giemsa与DNA上的
- 核裂变核裂变(德语:Kernspaltung;英语:nuclear fission),在港台称作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裂变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或放射性衰变形式
- 眼药水眼药水是治疗眼睛疾病的药水,其成分依作用的不同有许多种类,例如类固醇、抗生素、抗组织胺药、 β阻滞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等。一般眼药水为了长期保存而添加了微量的防腐
- 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又名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undulant fever)、波状热,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由布鲁氏杆菌属(英语:Brucella)引致。这种细菌可寄宿绵羊、山羊、猪和牛等动物
- 内胚层内胚层(Endoderm)是胚胎中最内的一胚层。在绘图中,内胚层传统上用黄色表示。它会形成以下器官的表皮:内胚层一词是源于:to enteron(希腊语)=肠,其实是“内”之意。to derma(希腊语)=皮内
- 2003年SARS殉职医护列表本表列出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殉职的医疗工作者及医疗相关的人士,并依照国籍与逝世日期英文排序。
- 美国白人英语 阿尔巴尼亚语 · 阿拉伯语 · 美国手语 · 新阿拉姆语(英语:Neo-Aramaic languages) · 亚美尼亚语 · 阿塞拜疆语 · 白俄罗斯语 · 捷克语 · 丹麦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