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贤祠
✍ dations ◷ 2025-10-18 11:42:45 #先贤祠
先贤祠(法语:Panthéon;拉丁语:Pantheon)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区,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其立面仿照罗马万神殿(Pantheon),故又译为巴黎万神殿,拱顶为布拉曼特风格。1744年法王路易十五在一场大病初愈之后,深信自己之所以脱离病魔的掌握,全因法国巴黎的主保圣人圣女日南斐法的庇佑,因此决定为这位圣女建造一座雄伟的神殿,他全权委托御用建筑师玛格内侯爵负责,由玛格内的前导师雅克-日梅恩·索弗洛负责具体设计。教堂整体设计为等臂十字架式,有一个带有科林斯式支柱的雄伟门廊。主建筑长110米,宽84米,高83米,还有一个大致同样大小的地下室。1758年教堂奠基,后来由于财政困难,设计师索弗洛去世后才由其学生让-巴普蒂斯·朗德莱于1789年彻底完成。教堂竣工恰逢法国大革命开始,革命政权将教堂改为埋葬“伟大的法国人”的陵墓。在此建筑最终被用作先贤祠之前还有两次被改回教堂之用。1851年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此演示了他证明地球自转的著名实验傅科摆。傅科做实验所用的铁环原物于1995年从法国国家工艺学校移至此。先贤祠长110米,宽84米,建筑的正面是由“科林斯柱”组成的柱廊。整个建筑呈一个古希腊十字形,仅教堂的圆顶就高83米,圆顶上并安有一个顶塔。教堂的圆顶是由里外三层半球体一层套一层而构成。先贤祠的设计师索弗洛当年的两位助手之一—让-巴蒂斯特·宏德莱将该建筑缩小成三维立体模型,并将模型剖开好让人们了解大殿的具体构造。建于巴黎圣女日南斐法山(Montagne Sainte-Geneviève)上的先贤祠位于巴黎第五区。它被巴黎一大、巴黎二大、圣女日南斐法图书馆、巴黎五区区政府、亨利四世中学和圣斯德望堂环绕。坐标:48°50′46″N 2°20′45″E / 48.84611°N 2.34583°E / 48.84611; 2.34583
相关
- 单核球单核细胞(英语:Monocyte)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于骨髓,在血管内为单核细胞,血管外就变成巨噬细胞。其在人体免疫系统内有两种作用:一,补充正常状态下的巨噬细胞
- 银耳纲Cystofilobasidiales 线黑粉菌目 Filobasidiales 银耳目 Tremellal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为双形性真菌,且某些物种有凝胶状的子实体或囊状的桶孔覆垫。
- 间日疟原虫Haemamoeba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 1890 Plasmodium malariae terti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var. tertiana Labbe, 1894(?) Haemosporidiu
- 口水唾液(亦称口涎、口水)是动物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无色且稀薄的液体,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唾液主要由腮腺(英语:parotid gland)(英语:parotid gland)、颌下腺(英语:su
- 中华字海《中华字海》曾是收录汉字最多的大型字书(后被收字106230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异体字字典》取代)。由冷玉龙、韦一心主编。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华字海》收
- 法医人类学法医人类学(英语:Forensic anthropology),是体质人类学与人骨学(osteology,对人类骨骼的研究)运用于法律环境下的应用科学,往往是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尸骸的分解程度较深的阶段。法医
- 希腊化文明公元前4世纪下半页,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统一了整个希腊,其后后继者亚历山大大帝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称希腊文化(Hellenistic civ
- 航天动力学航天动力学是研究航天器和运载器在飞行中所受的力及其在力作用下的运动的学科,又称星际航行动力学、天文动力学和太空动力学。航天动力学研究的运动包括航天器的质心运动,称轨
- 华彦钧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小名阿炳。中国著名民间音乐家、道士,江苏无锡人。从小受到父亲严格训练,擅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乐器。约1928年双目失明,时人因称其为
- 杜伊勒里宫杜伊勒里宫(法语: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于1871年被巴黎公社焚毁。1559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去世后,其遗孀卡特琳·德·美第奇决定搬出亡夫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