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

✍ dations ◷ 2025-11-28 06:13:36 #薄伽梵

薄伽梵(梵语:भगवान्,Bhagavān;巴利语:Bhagavā),是印度宗教对崇敬对象的称号。在印度教,这称号用于敬称印度天神及其化身,特别是用来尊称毗湿奴的化身黑天,以及湿婆的化身大黑天。在耆那教则用于尊称蒂尔丹嘉拉,特别是筏驮摩那。佛教用此称号尊称佛陀。

在印度和南亚,对许多不崇拜特定天神或对象但仍有虔诚信仰的民众来说,薄伽梵就相当于抽象概念的至上神。

Bhagavān(巴利语:Bhagavā)是Bhagavat(巴利语:Bhagavant)的单数主格型态,意思是吉祥的、有德的、有福的、可敬的、神圣的、辉煌的等等。源自名词薄伽 भग(),意思是祥瑞、好运、财富、繁盛。薄伽()的同源词为古波斯语 �()、阿维斯陀语:����(),神明;原始斯拉夫语 ,神明;波兰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俄语 ,财富。

薄伽梵的词源薄伽 出现于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不过薄伽梵一词并未出现在吠陀经和早期的奥义书内。中、后期的奥义书和《薄伽梵歌》,开始以薄伽梵敬称天神,如《薄伽梵歌》中的黑天;译入汉语时曾被译为“天尊”、“至尊”。

在《毘湿奴往世书》中,定义薄伽梵为:

उत्पत्तिं प्रलयं चैव भूतानामागतिं गतिम् |(utpattiṃ pralayaṃ caiva bhūtānāmāgatiṃ gatim)
वेत्तिं विद्यामविद्यां च स वाच्यो भगवानिति ||(vettiṃ vidyāmavidyāṃ ca sa vācyo bhagavāniti)
知万物生灭,知众生来去,知智慧无明,是为薄伽梵。

按照梵语的语法规则,男性女性的词尾有所区别,男神称以Bhagavān(薄伽梵,Bhagavat的主格)或Bhāgavate(薄伽伐帝,Bhagavat的与格),女神则称以Bhagavati(英语:Bhagavati),等同于Devi(提毗,女性提婆)或Ishvari(伊湿伐唎,女性自在天人)。不过,对有些印度人来说,薄伽梵是抽象概念的至上神,如同梵(bráhman)一样,不存在性别之分。

在佛经中,薄伽梵是对佛陀的敬称,译作世尊,旧译又作天尊、天中天、众祐、佛等,音译为婆伽婆、薄伽梵(“伽”或作“迦”字),是佛陀十号之一,又常合称为“佛世尊”。

佛典中解释薄伽梵一词具多种含义。《大智度论》举出四义“有德、巧分别诸法、有大名声、能破烦恼”。《 瑜伽师地论》解释为“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摧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 ”、“能破诸魔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佛地论》举出其六种功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十号经》解释为“自审观察所有善法、戒法、心法、智慧法,复观贪等不善之法能招诸有生、灭等苦,以无漏智破彼烦恼,得无上觉,是故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

《成实论》解释为“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解脱道论》释为“得世称誉、复得妙法、复得供养、得福具足、道法之主”,名为世尊。又《法蕴论》中举出“有善法、脩善法、圆满脩习身戒心慧成无量法、具大威德能自在转、永破一切恶不善法、设大法会普施有情、名称普闻遍誉十方”等多种解释。

藏文音写Bhagavān为“བྷ་ག་ཝཱན”,意译“བཅོམ་ལྡན་འདས”(威利转写:bcom ldan 'das,/chom den dé/),汉译为“出有坏”。chom 的意思是征服(摧伏四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en是具有(具六种福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é是超越(超生死、涅槃之“涅槃”,即不住于轮回亦不滞于涅槃的“无住涅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涅槃藏语为:མྱ་ངན་འདས,转写:mya ngan 'das,意思是:超越愁苦)。

巴利义注、《清净道论》解释Bhagavā有六种含义,具吉祥(bhāgyavā,具有吉祥之德,说明其百福特相的色身成就)、破坏(bhaggavā,破除贪瞋痴、一切恶法,说明其法身成就)、诸德相应(bhagehi yuttattā,于世间有“自在、法、名声、福严、欲、精勤”这六福德)、分别(vibhattavā,区分、阐明一切法或慧地诸法或四谛十六行相)、修习(bhattavā,修习、习行、多作一切世间、出世间上人法)、有中舍离旅行者(bhavesu-vanta-gamana,已舍离渴爱,不在生死轮中轮回)。

据《中部》的复注(ṭīkā),薄伽梵又名为“天中天”(yato bhagavā ‘‘devātidevo’’ti vuccati)。早期来华的佛教译师,如支娄迦谶等,亦会把薄伽梵译为“天中天”。

相关

  • 基克拉泽斯文明基克拉泽斯文明(或称为基克拉泽斯文化、基克拉泽斯时期)是爱琴海基克拉泽斯群岛上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Early Bronze Age)文化,他大致从公元前3300年延续到前2000年,考古发现上最早
  • 耶拿会战耶拿和奥尔斯塔特的两场战役是指发生于1806年10月14日,在现今德国萨勒河以西的高原,拿破仑一世率领的法军和腓特烈·威廉三世率领的普军之间的战斗。法军6天之内便瓦解普鲁士
  • 莱索托华人莱索托华人,在莱索托如同大多数非洲国家一样,主要经营小企业,人数有5000人。1991年,一名当地妇女在南非拥有的商店被保安人员打死。该事件导致了首都马塞卢城市贫困的下层阶级和
  • 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也被称为征服者穆罕默德奥斯曼土耳其语:محمد ثانى‎,土耳其语:II. Mehmet,或称为Fatih Sultan Mehmet,1432年3月30日—1481年5月3日(1481-05-03)(49岁),奥斯曼
  • 等M圆及等N圆等M圆及等N圆(M-circles and N-circles)英文也称为是Hall circles,是控制理论中利用开回路传递函数的奈奎斯特图(或尼柯尔斯图)来求得其闭回路传递函数数值的绘图工具。此作法最
  • 戈兰·图斯特罗姆戈兰·图斯特罗姆(瑞典语:Göran Tunström,1937年5月14日-2000年2月5日)瑞典诗人、小说家。1984年凭借长篇小说《圣诞神剧》获北欧理事会文学奖。1937年5月14日出生于瑞典格鲁姆
  • 法布雷加峰法布雷加峰(Cerro Fábrega)是巴拿马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北部,处于博卡斯德尔托罗省,属于巴拿马中部山脉的一部分,毗邻哥斯达黎加边境,海拔高度3,336米。坐标:9°07′25″N 82°53′32
  • 种朴种朴(1051年-1126年),宋代将领,知环州,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举兵攻青海东部河湟谷地),以青唐城(今西宁)为鄯州,邈川城(今青海乐都)为湟州,于吐蕃族战斗中种朴阵亡。
  • 河泰庆河泰庆(朝鲜语:하태경/河泰慶 ,1968年4月26日-),大韩民国保守派政治人物,第19到21届国会议员。
  • 帝国学士院帝国学士院(日语:帝国学士院〔帝國學士院〕/ていこくがくしいん  */?)为1906年至1947年间大日本帝国所设立之国家学术院,并于1947年(昭和22年)12月改称为日本学士院。帝国学士院于1906年根据颁布之敕令“《帝国学士院规程》”而设立,并以通过表彰研究者等方式促进日本的学术发展为成立目的。该机构由文部大臣直接管辖,并派任文部官僚为职员的书记。会员定额60名并通过敕旨(日语:勅旨)任命,原先会员仅以日本列岛为主要延揽地区,后随日本帝国版图的扩张进而开始向台湾及南桦太等外地延揽人才,并以优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