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会战

✍ dations ◷ 2024-06-29 08:32:47 #耶拿会战
耶拿和奥尔斯塔特的两场战役是指发生于1806年10月14日,在现今德国萨勒河以西的高原,拿破仑一世率领的法军和腓特烈·威廉三世率领的普军之间的战斗。法军6天之内便瓦解普鲁士主要作战力量,而普军的惨败令普鲁士于动员作战后仅19日,就被迫退出第四次反法同盟,直至1813年才重新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法军亦摧毁当时曾经风行一时的线式作战,改写了欧洲陆战的战术原则。双方军队都分成了几个部分。普军分成三队:拿破仑在耶拿的主力共96,000人:在北面远处邻近奥尔斯塔特的地区,亦有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20,000人)和达武的第三军(27,000人)。战斗起始于拿破仑的主力遭遇到霍恩洛厄亲王于耶拿附近的部队。起初拿破仑只有48,000人,但是他小心和灵活的部署令法军能够建立一个绝对性的优势。普军很迟才发现情况,但仍没有加快反应速度。在冯·布吕歇尔将军的15,000人由魏玛赶来之前,霍恩洛厄亲王的部队已经开拔。然而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拿破仑亦错误相信他正面对普军的主力部队。在北面更远的奥尔斯塔特,达武和贝尔纳多特同时收到指令赶往支援拿破仑。达武尝试取道伊卡斯堡;贝尔纳多特则取道当恩堡。但是达武往南的去路,被普军主力55,000人阻挡,包括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陆军元帅冯·莫伦多夫和冯·卡尔克洛伊特等人。接着是一场残酷的战斗。虽然人数上处于二比一的劣势,但是达武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第三军抵住了普军多次进攻,并且转守为攻,最后将普军击退。虽然贝尔纳多特看到达武被普军阻挡,但他却没有加以支援,令他后来被拿破仑斥责。普军计划1806年代普军最大的弱点是其疲弱的指挥系统,一个指挥的职务由多名军官负责。例如陆军参谋长分别由三名不同的军官担任,包括佩芬将军、陆军上校沙恩霍斯特和陆军上校鲁道夫·马森巴赫。这个混乱的系统导致简单的指令都变得迟缓和复杂,令最终预备作战的指令整整迟了一个月才实行。计划最终将国内的普军士兵编整成为三个军团。普军面临的另一个障碍就是设计统一的作战计划。在军官讨论时,竟出现了五个主要计划;但更糟糕的是,长时间谨慎的计划亦令战役的主导权转到了法军身上。因此,普军的计划对于法军活动来说相对被动。法军计划虽然普军比法军早一个月开始动员士兵,但由于第三次反法同盟中的俄国仍拒绝接受和平条约,所以拿破仑亦有保持充足的作战准备,所以亦能应付普军。拿破仑构想出一个能迫使普军与其一决胜负,就像奥斯特里茨战役一样能够预先瓦解普军攻势的方法。由于拿破仑的大陆军有大部分驻扎在现今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地区,因此拿破仑决定向东北进攻萨克森和进占柏林。战役开始耶拿战役始于傍晚拉纳元帅的第五军遭遇到霍恩洛厄亲王率领的38,000名普军。因为有即时的增援,拉纳于邻近敌军位置的位置扎营等待。在整夜里,法军的人数已经提升至最少50,000人。由于有更多的法军正从路上赶来,所以拿破仑将能够有90,000名法军可以待命。起初法军的举动是想将普军赶到空旷的地方,令法军能够利用本身数量的优势,虽然普军激烈抵抗,但是最后法军仍是成功达到目标。霍恩洛厄亲王紧急向邻近的冯·布吕歇尔将军15,000人请求增援,并希望援军赶到之前能够守住法军的攻击。但同时,欠耐性的内伊元帅却几乎将拉纳元帅和奥热罗元帅造成的有利战果完全破坏了。他未经批准,就在中央向普军发动攻击。这次攻击并不配合战况,作战双方亦不能够理解这次进攻。普军骑兵的进攻很快就令内伊陷入困境。幸好拉纳、贝特朗和众多的法军骑兵阻截了普军,在内伊被包围之前解救了他。下午一时,拿破仑指令了一位将军进攻普军,两小时内精疲力尽的普军让步了,逃离战场,并尝试避过缪拉骑兵的砍杀。此次战役虽令拿破仑损失了5,000人,但却令普军遭受到25,000人伤亡的惨痛损失。早上6:30分前,埃堤安·古丁将军率领的法军正由瑙姆堡行进。7时,行进中的法军第一猎骑兵中队于朴比尔(Poppel)村外被普军骑兵和炮兵阻挡。当步兵团进村时有一股大雾浓罩。当达武察觉普军之后,他指令古丁将部队部署于汉森豪森村。普军的指挥官是施梅陶元帅。他的一个师正根据指令沿达武行经的路线行进,于科森关(Kösen Pass)阻截达武的攻势。当施梅陶的部队正部署攻击汉森豪森村的时候,布吕歇尔与其骑兵抵达并部署于左方。部署完毕后普军攻击古丁的部队并将其迫回村内。瓦滕斯勒本元帅与不伦瑞克公爵率领的普军于八时半抵达,不伦瑞克公爵指令其步兵部署于左翼,骑兵部署于右翼。法军方面,剩余的骑兵亦于九时抵达,并部署于古丁的左方。路易斯·佛来恩特将军与其12磅重火炮则于九时半抵达,排成方阵部署于古丁左方。法军方阵的进攻迫使布吕歇尔骑兵后退。无其他方法之下,布吕歇尔下令骑兵攻击。在这个时刻,瓦滕斯勒本的两个团亦攻击汉森豪森村。所有普军攻势都失败了:三个骑兵团都已经发动进攻,步兵亦不断后退。在这个关键时刻,不伦瑞克公爵需要采取激烈的行动。10时前不久,公爵下令全体普军向汉森豪森村发动进攻。早上十时,受了致命伤的公爵与同样受重伤的施梅陶元帅被带离战场。普军的指挥因失去了两名指挥官而迅速瓦解。普军面临崩溃的危机。布吕歇尔的步兵与奥兰治亲王(后来的威廉一世),于十时半抵达。同时普鲁士国王亦作出这日的唯一一个决定,将奥兰治亲王的部队一分为二,分置于左右两翼。于法军一方, 莫宏的一个师亦抵达,并被指派巩固古丁左翼。11时,达武现在能看到普军出现动摇,因此他指派步兵进行反攻。很快施梅陶部队的中央被击破,被迫退至利斯巴赫河,布吕歇尔的骑兵亦精疲力竭,而瓦滕斯勒本仍尝试重新集结部队。普军意识到败局已呈,普王亦下令普军撤退。拿破仑起初并不相信单单只是达武的一个军团就已经打败了普军的主力,因此如此回复了达武的战报:“告诉你的元帅再看清楚”,这亦证明达武视力的差劣。但随着事件愈来愈明朗化,拿破仑亦难掩喜悦之情。贝尔纳多特被严厉斥责,后来更被免职 — 即使奥尔斯塔特在他听力所及的范围,而耶拿亦是行军范围之内,他却没有听从拿破仑的命令,他率领的第一军在两场战役中都未发一枪。而达武则被封为奥尔斯塔特公爵。耶拿战役中的英雄拉纳,却未有授以太多的奖赏,可能是因为拿破仑将这次成功视为自己的荣耀。普鲁士方面,不伦瑞克公爵于奥尔斯塔特战役中受到了致命伤,而在接着的数日剩余的普军都无法对缪拉的骑兵部队发动任何有效的反击。达武10月25日率领他精疲力竭的第三军进入柏林。霍恩洛厄亲王和冯·布吕歇尔将军率领的普军分别于10月28日和11月7日投降。虽然普军偶然会有零星的抵抗,但是拿破仑现时首要的敌人是俄国,导致后来发生了埃劳战役。战役最能反映的是对于政治军事上仍相当封建的普鲁士来说,自由改革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一些普鲁士主要的军事改革家例如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克劳塞维茨都曾参与战役。他们的军事改革与之后持续多年的社会改革,开始了普鲁士转变成为现代国家的过程,逐渐将法国的势力逐出德意志,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领导角色。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那时是耶拿大学的教授,在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他宣布完成了著作《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视这次战役为“历史的完结”,即是说人类社会将会趋向我们日后所称的“自由民主制”。

相关

  • 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PAEs),又称酞酸酯,统称邻苯二甲基酯类,主要做为增塑剂(增塑剂)使用,添加到塑胶中以增强弹性、透明度、耐用性和使用寿命。邻苯二甲酸酯也可用来软化聚氯乙烯
  • 酵母子囊菌门 Ascomycota p. p.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p. p.酵母(拼音:中国大陆:jiàomǔ、台湾:xiàomǔ;注音:中国大陆:ㄐㄧㄠˋ ㄇㄨˇ、台湾:ㄒㄧㄠˋ ㄇㄨˇ;英文:Yeast)是真核生物域
  • 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汉语通用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与汉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官话方言区最为类似
  • DsubLCO/sub一氧化碳弥漫量(英语: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简称DLCO或TLCO)为一项测量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的检查。本方法最早于1909年发展出来。本方
  • 二氧化硅无色无定形固体(玻璃体)2.533 g/cm3(β-石英,600 ℃时)2.265 g/cm3(鳞石英)2.334 g/cm3(方石英)2.196 g/cm3(玻璃体)867 ℃(β-石英转化为鳞石英)1470 ℃(鳞石英转化为方石英)1722 ℃(方石英
  • 至今全新世(Holocene)(旧称冲积世(Alluvium,该词汇现指冲积层),日语称完新世)是最年轻的地质年代,从11700年前开始。根据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业革命后应该
  • 红外线导引红外线导引也常被称作热导引或追热导引,红外线导引以感应、追踪目标物与周遭环境的红外线讯号强度差异来找掌握目标的位置与动向。红外线导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进行攻击的一
  • 亚历山大·里奇亚历山大·里奇(英语:Alexander Rich,1924年11月15日-2015年4月27日),美国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自1958年起,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担任生物物理学的威廉·汤普森塞奇威
  • 口角炎口角炎(英语:Angular cheilitis or Angular Stomatitis, perlèche),或称烂嘴角,为发生在嘴唇一侧或两侧角落部位的炎症,通常为两侧同时发炎。此症是唇炎(cheilitis)的一种形式,发炎部
  • 车轮虫属车轮虫属(英语:Trichodina)是纤毛虫类原生生物车轮虫科下的一属,常寄生或偏利共生于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