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鸟号

✍ dations ◷ 2025-10-17 10:23:29 #隼鸟号
可见光谱成相仪(AMICA) 远距光学导航相机(ONC-T) 广角光学导航相机(ONC-W) 光学雷达(LIDAR) 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 X射线光谱仪(XRS) 目标标定球(Target Marker, TM)隼鸟号(日文:はやぶさ,开发名称为第20号科学卫星MUSES-C)偶尔也被译为游隼号、猎鹰号或隼鹰号,或是非正式的被称为隼鸟1号,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小行星探测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隼鸟号探测器送往小行星25143(又名“糸川”;Itokawa),采集小行星样本并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隼鸟号原预计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但由于怀疑探测器的燃料泄漏,延后3年后于2010年6月13日日本时间22时51分返回地球,本体于大气层烧毁,而内含样本的隔热胶囊与本体分离后在澳大利亚内陆着陆。隼鸟号在宇宙中旅行了七年,穿越了约六十亿公里的路程。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进行物质搜集的研究,也是第一个把小行星物质带回地球的任务。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上首架从小行星上带回物质的探测器”及“着陆目标最小(糸川小行星全长仅约 500 米)的探测器”这项太空研究计划斥资两亿美元。以下记载时间如未特别标著皆指日本当地时间。2010年6月13日22时51分(日本时间),完成任务后返回地球的隼鸟号进入大气层,母船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化为灰烬;而装着装着小行星尘土样本的样品舱,则在距离地球两万公里远的地方脱离母船。样品舱降落在澳洲阿德雷德西北方的乌美拉沙漠中一个偏远的军事区内。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母船的燃烧以及小太空舱的摩擦,制造了相当金星和半个满月亮度的火流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经确认太空舱着陆的位置,回收之后已密封运回日本进行进一步研究。隼鸟号装有4基NEC研制的离子推进器,因为宇宙中没有空气阻力即使依靠小功率输出飞船提供持续的加速度,最终也能达到很高的飞行速度。隼鸟号只储藏60公斤燃料。任务目标设计是“100分为满分但能有500分结果”的意义。2010年11月16日,日本正式发表在隼鸟带回地球的容器中发现了1500颗从小行星带回的微粒。这是人类首次从除月球之外的宇宙天体取回样本。2011年3月10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首次对外公布隼鸟号带回的微粒的初步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微粒中存在橄榄石、斜长石等岩石的大型结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岩石可能曾经历高温。同时,他们还发现,微粒与地球上发现的一种陨石特征一致,而且微粒受热后产生的气体不具备地球物质特征。此外,在对岩石的检测中未检出有机物、碳元素等与生命有关的物质。在隼鸟号回归之前,于日本政府主导的事业评鉴中,JAXA等科学界预算遭到大量删减,令隼鸟号的后继机隼鸟2号预算严重不足而导致计划停摆,在隼鸟号回归之后,民间开始出现“希望隼鸟号后继机的预算能够被保留”的声音,也在日本政界掀起一波检讨事业评鉴成果的声音。日本万代公司将于2011年6月24日发售“隼鸟号”24分之1大小的模型。模型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监制,售价24150日元,该模型亦是万代公司“成人超合金”系列的第三批产品。该模型主要材料是锌合金,可以再现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和放出样本采集容器等情景。由于隼鸟号是在各种几乎不可能的状况下回到地球,在日本最大的动画网站NICONICO动画上也掀起一波隼鸟号热潮,大量歌颂隼鸟号旅行的影片、歌曲因应而生。设计上是与隼鸟号规格几乎相同的“准同型机”,根据目前释出的资料,与隼鸟号的不同点在于:预定在2014年升空,前往C型小行星1999 JU3,于2018年到达并采集样本后,于2020年返航。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计划,比起隼鸟号更为大型,预定前往D型小行星。

相关

  • 季节性情绪失调季节性抑郁症(英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或SAD,以下简称SAD)也叫做“冬季忧郁症”(英语:Winter depression),是一种感情的,或者情绪的失调。大多数的SAD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可以指:
  • 马丁·布伯马丁·布伯(德语:Martin Buber,1878年2月8日-1965年6月13日),奥地利-以色列-犹太人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宗教有神论、人际关系和团体。马丁·布伯的著作,具有
  • 稠环芳烃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或PAHs)又称多环性芳香化合物或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超过100多种。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种特例。由不包含
  • 索引索引(英语:Index),又称引得,通检,备检,是一本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书中的重要名词罗列出来,并给出它们相应的页码,方便读者快速查找该名词的定义和含义。
  •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前苏格拉底哲学是西方哲学中,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或者是和苏格拉底
  • 奥托·哈恩奥托·哈恩(德语:Otto Hahn,1879年3月8日-1968年7月28日),生于法兰克福逝于格丁根,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曾获194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945年颁发)。哈恩1904年从镭盐中分离出一种新
  • in situIn situ是一个拉丁文词组,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在原本位置”,于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用法,包括航天学、考古学、建筑学、生物学、法律、文学、天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
  • 法国文化部政治主题文化部(法语:Ministère de la Culture)是法国政府部门,其成员专门负责管理国家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无论在法国或海外都推广和保护各种视觉、造型、戏剧、音乐、舞蹈、建筑
  •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澳洲板块(英语:Indo-Australian Plate,或印澳板块)是两块板块的合称,其中包含了澳洲大陆及周围海域,并向西北延伸,涵盖印度次大陆与附近水域。此板块可分成较大的澳洲板块与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