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酱油 (网络语言)
✍ dations ◷ 2025-09-18 05:05:42 #酱油 (网络语言)
打酱油是源自中国大陆的汉语网络用语,原意是去商店购买酱油,后来衍生出两种用法:一个传统意思,“某某人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是指孩子很大了,可以帮着做家务,其父母不再年轻。另一个是网络用语,指对公众话题不关心,有“与我无关”的意思或“这事上头罩着,我评论不得”之意,相当于“路人”。进而演员在影视作品中跑龙套也被称为“打酱油”。网上流传2008年,广州电视台记者廖丽怡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啥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图片也被网友使用Photoshop修改,“酱油男”成为被广大网友调侃的对象,“打酱油”迅速成为很多论坛上的流行语,并且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词汇。但该名记者表示采访者没有说出“我出来买酱油的”,采访的主题也和艳照门无关。在ACG界里,因一本著名的《K-ON》十八禁同人志《Azus@ttack》内容以角色中野梓(昵称梓喵)外出买酱油为开场,因此冒起了“梓喵打酱油”(梓喵买酱油)之说,后来更延伸至以某女性角色“打酱油”来暗喻她涉及色情行为的用法。
相关
- 膳食矿物质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除了碳、氢、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约占人体体重的4.4%。它们可以
- 盖亚假说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
-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英语: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 CBT)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取向、一种谈话治疗,以目标导向与系统化的程序,解决丧失功能的情绪、行为与认知问题。不同的治疗方式
- 细胞信息传递细胞信息传递(英语:cell signaling)是一个主管细胞基本活动并协调细胞行为的复杂沟通系统。细胞对周遭微环境进行感知与正确回应的能力是其发展、修复组织、免疫以及体内正常动
- 小米太亚德米太亚德(古希腊语:Μιλτιάδης,Miltiades,前550年-前489年),又称小米太亚德(古希腊语:Μιλτιάδης ὁ Νεώτερος,Miltiades the Younger)、米太亚德四世(古希腊语
- 物体在物理学里,物体是一群物质的聚集,被认定为独一的。例如,棒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物体;但是,棒球本身乃是由许多粒子形成的。具体而言,物体是可以被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的理论描述的;也
- 寻欢洞寻欢洞(英语:Glory hole)是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性行为。在欧美国家,是颇为常见的,甚至在亚洲国家也可见到。透过公共厕所中隔离的木板或墙壁,中间弄个洞,双方便可以开始鱼水之欢,非常
- 脂蛋白酯酶LPL可能指以下其中一个项目:
- 氰酸氰酸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液体,沸点23.5°C,熔点-81°C。在0°C时,氰酸会转变成氰白(一种白色固体,是氰酸与三聚氰酸的混合物)。氰酸的气味类似水蜜桃味。结构上与雷酸(Fulminic acid
- 质子﹣质子链反应质子﹣质子链反应是恒星内部将氢融合成氦的几种核聚变反应中的一种,另一种主要的反应是碳氮氧循环。质子﹣质子链反应在太阳或更小的恒星上占有主导的地位。克服两个氢原子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