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中国菜

✍ dations ◷ 2025-05-16 07:50:27 #美式中国菜
美式中国菜(英语:American Chinese cuisine)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创造的中国菜。其中,美式中国菜与中国菜最大的不同是烹饪和调味方式的改变。在19世纪,有中国人在美国在小村庄里开设提供猪排三明治、苹果派、豆类、蛋类等菜式的小餐厅。这些小型餐厅发展了模仿中国菜,结合美国人口味的美式中国菜。这些菜式最早是提供给华工食用。他们参照中国菜炒的方法发明杂碎,且发展了非地道的中国菜模式。。美式中国菜主要用蔬菜作为配菜和伴碟。中国菜会以绿叶蔬菜和肉类、海鲜为主要食材。在美式中国菜中,爆炒、油煎和炸这三种用炒锅就能轻而易举完成的中餐烹调法最为常用炒饭在美式中国菜的烹调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炒饭上添加更多调味。而有些食品如点心会被改良至适合美国人的口味,例如在小炒内添加勾芡和较多酱油。而受中国菜影响而来的美式小炒会以糙米代替白米,或加上芝士粉来制作,而传统中国菜甚少用牛奶制品。美式中国菜餐厅通常包含中国菜各地菜谱,并改良得较清淡、较浓稠和较甜去迎合美国民众的口味,普遍同时提供3至5个不同中国菜系的食物,例如李鸿章杂碎或回锅肉、“8种不同的酸甜小炒”或“一大堆20种不同的炒面或炒饭”。沙律、寿司、刺身开始在高档的美式中国菜餐厅出现。有美国华人企业以写有英语或附带图片的菜单向非华语顾客提供食物,而中文菜单则会推介猪肝、凤爪或其他肉类食品等未必适合美国人口味的食品。在纽约的唐人街内,这些餐厅通常都有这类迎合华人口味,但未必适合非华裔美国人的“秘密”中国菜菜单。2011年,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在“酸与甜:美国的中国菜历史(Sweet & Sour: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专区内展示历史上美国华人的饮食文化。以下的菜式经常出现在美式中国菜的菜单中:Chinese chicken salad各种肉类及蔬菜切碎后炒制,多以酱油调味,有时亦以白汁调味。

相关

  • 费雯丽奥利维尔爵士夫人费雯·丽(英语:Vivien Leigh, Lady Olivier,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英国国宝级电影演员,两届奥斯卡影后。费雯·丽不但是一位出色的电影演员,也是一名优秀的
  • 利尿剂任何可以增加尿液量的药物皆可称为利尿剂(diuretic),其中也包括forced diuresis(英语:forced diuresis)。咖啡因、小红莓汁和酒精都是效果较弱的利尿剂。利尿剂种类有很多,增加水分
  • 奥克拉荷马州坐标:35°30′N 98°00′W / 35.5°N 98°W / 35.5; -98俄克拉荷马州(切罗基语:ᎠᏍᎦᏯ ᎩᎦᎨᏱ,转写: Asgaya gigageyi,或者ᎣᎦᎳᎰᎹ(音译自英语);波泥语:Uukuhuúwa;卡育加语:Ga
  • 逻辑或(logical or)又称逻辑析取(logical disjunction)、逻辑选言,是逻辑和数学概念中的一个二元逻辑算符。其运算方法是:如果其两个变量中有一个真值为“真”,其结果为“真”,两个
  • 迷迭香迷迭香(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原产于地中海盆地,木本多年生香料植物,野生或种植于白垩土壤中。茎、叶和花都可提取芳香油。多年生常绿小灌木。迷迭香的品种依植株的
  • 从众从众或从众行为(英语:Conformity)是一种社会、信念、态度跟随群体规范的行为。规范即是内在、不明文规定,由一般个人组成的群体组成,他们可互相影响。从众的趋势可由小群体到社会
  • 遗传基因基因(英语:gene)在生物学中指DNA或RNA内编码基因产物(RNA或蛋白质)的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
  • 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IUPAC:Sodium hyaluronate, SH),又可称为玻璃酸钠,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其干燥品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无臭味。透明质酸钠作为一种糖胺聚糖存在于人体多处结缔组织细胞外间
  • 让-巴蒂斯特·毕奥让-巴蒂斯特·毕奥(法语:Jean-Baptiste Biot,1774年4月21日-1862年2月3日),法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电磁学研究中曾提出知名的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毕业于著名的法国
  • 除夕除夕,又称大年夜、年夜、年三十、过年前夕、除夜、岁除、大晦日,是过年前夕的最后一天。这天的确实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