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中国菜

✍ dations ◷ 2025-04-25 03:34:34 #美式中国菜
美式中国菜(英语:American Chinese cuisine)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创造的中国菜。其中,美式中国菜与中国菜最大的不同是烹饪和调味方式的改变。在19世纪,有中国人在美国在小村庄里开设提供猪排三明治、苹果派、豆类、蛋类等菜式的小餐厅。这些小型餐厅发展了模仿中国菜,结合美国人口味的美式中国菜。这些菜式最早是提供给华工食用。他们参照中国菜炒的方法发明杂碎,且发展了非地道的中国菜模式。。美式中国菜主要用蔬菜作为配菜和伴碟。中国菜会以绿叶蔬菜和肉类、海鲜为主要食材。在美式中国菜中,爆炒、油煎和炸这三种用炒锅就能轻而易举完成的中餐烹调法最为常用炒饭在美式中国菜的烹调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炒饭上添加更多调味。而有些食品如点心会被改良至适合美国人的口味,例如在小炒内添加勾芡和较多酱油。而受中国菜影响而来的美式小炒会以糙米代替白米,或加上芝士粉来制作,而传统中国菜甚少用牛奶制品。美式中国菜餐厅通常包含中国菜各地菜谱,并改良得较清淡、较浓稠和较甜去迎合美国民众的口味,普遍同时提供3至5个不同中国菜系的食物,例如李鸿章杂碎或回锅肉、“8种不同的酸甜小炒”或“一大堆20种不同的炒面或炒饭”。沙律、寿司、刺身开始在高档的美式中国菜餐厅出现。有美国华人企业以写有英语或附带图片的菜单向非华语顾客提供食物,而中文菜单则会推介猪肝、凤爪或其他肉类食品等未必适合美国人口味的食品。在纽约的唐人街内,这些餐厅通常都有这类迎合华人口味,但未必适合非华裔美国人的“秘密”中国菜菜单。2011年,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在“酸与甜:美国的中国菜历史(Sweet & Sour: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专区内展示历史上美国华人的饮食文化。以下的菜式经常出现在美式中国菜的菜单中:Chinese chicken salad各种肉类及蔬菜切碎后炒制,多以酱油调味,有时亦以白汁调味。

相关

  • 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子囊子囊(ascus)是子囊菌门真菌通过单倍体胞核进行有性生殖并辗转产生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子囊一般位于产囊菌丝的顶端,形状不一,多数子囊呈现圆柱状,也有瓶状或棒状。子囊大多通
  • 痂(音jiā)指伤口或疮口表面形成的块状物,质硬,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蛋白、细菌残骸等。结痂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伤口或疮口继续出血,在伤口或疮口愈合后会自行脱落
  • 高棉语柬埔寨高棉语(高棉语:ភាសាខ្មែរ,高棉语发音:)是高棉族的语言,亦是以高棉人为主体民族的柬埔寨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故亦称柬埔寨语、柬语。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
  • 飞、飞翔或飞行是物体的一种行进方式。方法有许多种,例如利用与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如飞机或鸟类);也可以经由比空气更轻的重量来达成目的(如热气球);还有一种飞行方式并不在空
  • 润滑剂润滑剂是介入两运动物体表面,从而减少摩擦力以及磨损,达到提高效率的物质,通常为液体。最常见的工业用的机油用于保护机械内部的运动部件,另外也存在着人体润滑剂(医用)。润滑剂可
  • 土壤化学土壤化学是指对于土壤的化学特性的研究。土壤化学受到矿物质、有机物、环境相关等的因素的影响。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土壤化学主要着重于土壤中为成土作用做出贡献的或影响植
  • 焯(俗写灼),也叫焯水、飞水,是烹调的一种手法,即将被烹调的原料在开水或者清汤中暂短烫一下的处理过程。通常需要焯水的情况是,有腥臭味道的肉类,有苦味的蔬菜和需要保鲜增绿的蔬菜
  • 让-皮埃尔·里奥让-皮埃尔·里奥(法语:Jean-Pierre Léaud;1944年5月28日-),法国电影演员,以演出安端·达诺(法语:Antoine Doinel)这个角色的五部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电影闻名,《四百击》(1959)为这
  • 伊斯兰卫士信仰卫士(Ansar Dine)是马里的一个伊斯兰教极端组织。2013年被美国定为外国恐怖组织。这个行动将冻结该组织在美国管辖范围下的所有资产,并且禁止美国人和这个组织进行任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