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骞(508年-549年6月8日),字希义,一字景让,赵郡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濮阳文静伯李宪第五子,北魏、东魏官员。
李骞博览经籍史书,文采艳丽。正光二年(521年)二月,魏孝明帝元诩在国子堂讲习,召李骞的父亲李宪参与听讲,又以虚龄十四的李骞为国子学生,李骞以聪明而通达事理为人所知。当时太保崔光在国子学担任老师,举荐李骞做官,魏孝明帝亲自主持考试,李骞通过考试后以大将军府法曹参军为起家官,转任太宰府主簿,加陵江将军,之后历任中散大夫、征虏将军、左将军、太中大夫、开府长史、通直常侍、典仪注、殷州大中正、中军将军、散骑常侍,转任镇南将军、尚书左丞。李骞后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南梁。李骞返回东魏后,因为公事被定罪免职,评论者认为他无罪。李骞曾经送给亲朋好友卢元明、魏收一首诗:“监河爱升水,苏子惜余明,益州达友趣,廷尉辩交情。”大概就是被免官的志向。李骞后兼任太府少卿,很快出任征南将军、给事黄门侍郎,武定七年四月廿七日(549年6月8日),李骞在晋阳去世。东魏赠予使持节、都督殷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太常卿、殷州刺史。北齐接受禅让后,重新赠予李骞侍中、使持节、都督殷沧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殷州刺史,谥号文惠,天保元年十二月十日(551年1月2日)葬于黄石山东十里。李骞所著的诗词歌赋墓志悼文,另有文集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