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凯德

✍ dations ◷ 2025-11-12 02:38:16 #薇拉·凯德
薇拉·凯瑟(英语:Willa Cather,1873年12月7日-1947年4月24日),美国作家,以"One of Ours"一书,于1923年得到普利策奖,作品以擅长描写女性及美国早期移民的拓荒开垦生活而闻名(著作如《哦·拓荒者!》及《我的安东妮亚》),为美国重要的乡土作者之一。她在内布拉斯加州长大,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大学。在匹兹堡生活和工作了十年,然后在她33岁时搬到了纽约,在那里度过了余生。薇拉·凯瑟生于弗吉尼亚州温彻斯特,9岁时随家人移居内布拉斯加州,薇拉有六个弟妹:Roscoe,Douglass,Jessica,James,John和Elsie。根据薇拉的传记作者Hermione Lee描述,薇拉与弟弟关系很好,与妹妹关系不十分亲密。在女性长辈的财务支持下,她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大学,成为当时少数拥有大学学历的女性之一,她热爱写作,学生时期常在Nebraska State Journal发表文章,大学毕业后当过高中教师及 McClure's 杂志社总编辑。她于1906年由内布拉斯加迁至纽约,任职于 McClure's 杂志社,1908年升为总编辑,于业余写作,并拥有多位文坛上的好友。她的第一本著作为 "Alexander's Bridge" ,文风深受亨利·詹姆斯影响,后认识作家Sarah Orne Jewett,建议她改变写作方向,多描述自己的故乡内布拉斯加,她因而回到故乡寻找写作灵感,而那些著作(My Antonia 及 O! Pioneers!)使她深受文艺评论及读者欢迎。19世纪90年代初薇拉·凯瑟作为一名学生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时,有着男性化的绰号“威廉”,喜欢穿着男性化的服装。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档案照片中显示凯瑟穿得像一个年轻的男子。凯瑟终生未婚,因与数位女性过从甚密,且在纽约工作时与女性同事共居一屋,故曾被质疑为女同性恋者,但她否认。由于平日来往的书信已在死前被她焚毁,虽有少数保存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书信留传下来,但她在遗书中言明不许对外公开生平书信内容,因而学界至今迟迟还未能证明她的真实性向。1947年4月24日凯瑟在纽约由于脑出血而死亡,被埋葬在新罕布什尔州Jaffrey的一处墓地内。

相关

  •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假日假日,是指大多数人都不用上班及上课的日子,亦纪念特别事件的日子。连续数天的假日称为假期。现代假日的习俗源于以基督教信仰为主的欧洲国家,原本是特别的宗教日子,例如主日(Holy
  • 饮食禁忌饮食禁忌是指一种单一社会群体或文化有自觉地避免食用特定动物或植物的现象。因此,饮食禁忌随空间、族群甚至时代而异,故并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
  • 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是罗伯特·坦普尔将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总结出一百条重要的中国发明(古代),著The Genius of China(《中国的天才》)一书,经李约瑟认可,并为此
  • 萝卜萝卜(学名:Raphanus raphanistrum subsp. sativus),别名莱菔、芦菔,在四县、闽南、潮汕地区俗称菜头,为十字花科萝卜属草本植物,是野萝卜的亚种。萝卜的根部是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但实
  • IUCN红皮书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
  •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又名集落刺激因子2(colony-stimulating fa
  • 失望失望是人类情绪的一种,是由于没有达到某种期望或实现希望的情况而产生的不满足而导致的情绪。失望和后悔有类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后悔的情绪是由先前的选择导致了令人不满的结
  • 现生种现生种(英语:Extant taxon)一般是使用在仍然存活的分类单元(诸如物种、属或是科),是今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个词汇与灭绝形成对比。比如说,北极狼是一种现生物种,而日本狼则是已
  • 建制派建制派可以指:建制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