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理燊(1932年2月25日-2011年10月11日)英文名Leu, Lii-Sin,国际知名植物病理学者。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罗东镇,逝世于台中。1954年毕业于台湾省立农学院(今国立中兴大学)植物病虫害学系;1957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植物病理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67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任台湾糖业研究所副技术师及研究员,1974年转任台湾植物保护中心(今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农药应用系系主任。此外亦曾担任国际糖业技术学会之甘蔗病害组组长,植物病理学会、植物保护学会理监事,杂草学会及真菌学会理事长。
长期以来致力于甘蔗病害、台湾重要花卉病害,热带及温带果树病害之研究与防治,另亦执行国际甘蔗抗病测定合作,真菌防治草蝉等甘蔗害虫之研究,有关甘蔗病害论文,就超过六十篇之多。花卉病害研究方面,菊花育苗推出植保养一号解决苗枯病之问题,促成菊花育苗专业化,并阐明菊花白色锈病病菌在台湾越夏之问题;此外亦解决唐菖蒲赤斑病及灰霉病用药问题,并进行土壤蒸气消毒解决百合黄化问题等之研究。果树方面,究明蕃石榴立枯病之绝对伤口寄生,系统性分布及病菌无法在土壤中生存;葡萄方面,费时十年功夫,建立防治历;草莓方面则推行育苗期防治白粉病及炭疽病;梨子方面亦从事综合防治历之建立,并首次发现世界新病害梨叶缘焦枯病,且协助政府解决东势、和平两乡镇交界处13K之病变问题。亦从事檬果(芒果)外销供果汁问题,找出早期测定炭疽病及蒂腐病,田间则推出早期蔬果套袋等工作,隔绝病虫害并减少农药成本,颇有成效。
吕氏之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数量达一百四十余篇,均收录于1997年底出版的两册《吕理燊博士论文集》中。除了进行研究,吕氏亦首创作物病虫害诊断工作,随时随地替农民解决问题,足迹几遍全台,并替政府贡献良策。1997年退休后,继续担任农友种苗公司与台湾花卉生物技术公司等处顾问。曾受云林县政府之邀,担任台日莴苣产销谈判的翻译,协助台湾蔬菜顺利输往日本。2011年再出版《吕理燊博士著作专辑》光碟片。光碟片中收录《吕理燊博士论文集》著作分类表,及《农业世界杂志》,〈作物病害防治之思维与实际〉的14篇论文全文。
甘蔗病害
甘蔗露菌病 (Sugarcane Downy Mildew Disease)
甘蔗茎黑穗病 (Sugarcane Culmicolous Smut Disease)
甘蔗叶枯病 (Sugarcane Leaf Blight Disease)
甘蔗矮化病 (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
甘蔗叶烧病 (Sugarcane Leaf Scorch Disease)
甘蔗嵌纹病 (Sugarcane Mosaic Disease)
甘蔗白叶病 (Sugarcane White Leaf Disease)
甘蔗病害抗病测定 (Sugarcane Disease Resistance Trial)
甘蔗昆虫寄生菌 (Sugarcane Entomogenous Fungi)
杂草
果树病害
木瓜病害 (Papaya Disease)
百香果病害 (Passion Fruit Disease)
番石榴病害 (Guava Disease)
荔枝病害 (Litchi Disease)
草莓病害 (Strawberry Disease)
葡萄病害 (Grape Disease)
檬果病害 (Mango Disease)
香蕉病害 (Banana Disease)
梅病害 (Japanese Apricot Disease)
梨病害 (Pear Disease)
蔬菜病害
花卉病害
杂粮、粮食、特作病害
其他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