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

✍ dations ◷ 2025-11-16 14:39:50 #卡尺
卡尺也称卡钳,是用来测量物体两点或两对立面(如内外径、物体厚度等)之间距离用的一种测量工具。最简单的卡尺为圆规状,顶部有向外或向内的尖端。卡尺的顶端可以手动调整,直至与所需测量的两面相顶。如此之后卡尺可以即可以离开被测物,并通过测量其顶端距离从而间接得到物体两面间距。卡尺在金工、木工、理学、机械工程以及医学领域内被广为应用。最早是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意大利吉廖岛。中国则在汉代有青铜制的游标卡尺。现代游标卡尺则是在1631年由法国数学家维尼尔·皮埃尔(Pierre Vernier)发明的。专门用于测量物体外径用的卡尺,两腿之间可以张开很大的角度。图中所示的外卡尺则自带刻度,省去了测量的麻烦。特征是两脚平直;卡尖转向外侧,可用于量测圆孔的内径,及一般平行面间的内侧距离,如沟槽、键槽之宽度,依结构不同分成普通式和弹簧式两种。一端为针,另一端为脚的畸形卡尺。通常用于从物体某边缘向其内部某一距离处画线。单脚规可以用来保证所画的线与物体边缘平行。俗称“画规”,将两点距离固定记录下来。常用于绘图、以及地图测距等。对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会使用游标卡尺来进行更为精确的测量。

相关

  • 症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传统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之前在不同的
  • 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百分比؋ ​₳ ​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 芝麻芝麻(学名:Sesamum indicum),别名胡麻、脂麻、油麻,是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虽然它的近亲在非洲出现,但品种的自然起源仍然未知。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也有种植,比如中
  •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急性双表型白血病(Acute biphenotypic leukaemia),是一类病发于淋巴和骨髓的白血病。它是未定型类白血病的一个子类。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 切割蛋白酶解或蛋白水解(英语:Proteolysis)是指蛋白质降解为较小的多肽或氨基酸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被水解的都是肽键,且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常用蛋白酶解。但也可能发生分子内
  • 奈米粒子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指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它被定义为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00纳米的颗粒。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电子能级量子化,又被称为量子点。纳米颗粒具
  • 亚眠主教座堂亚眠主教座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是法国最大的教堂,位于皮卡第地区中心,索姆省亚眠市,在巴黎以北100公里。是哥特式建筑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亚眠主教座堂始建于
  • 磷钨酸12磷钨酸、12钨磷酸磷钨酸(英语:Phosphotungstic acid),简称PTA,英文名称也作tungstophosphoric acid,简称TPA,是化学式为H3PW12O40的杂多酸,平常会以水合物的形式出现,EPTA是磷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