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学院

✍ dations ◷ 2025-04-04 04:52:53 #休斯学院
剑桥大学休斯学院(Hughes Hall,亦称休斯学堂)是剑桥大学下属的一所学院。休斯学院是剑桥四所只招收成年学生的学员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尽管有近五分之一的21岁及以上年龄的学生在学院中学习本科课程,组成学院的学生群体多数仍为研究生。成立于19世纪的休斯学院原本仅为女研究生提供师范课程,但自此之后学院不断扩张,并开始兼收男女学生。目前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内容涉及剑桥大学所有学科的领域。学院的校训为“Disce ut Servias”,直译为“为服务而学习”。休斯学院坐落在邻近剑桥大学板球场附近的19世纪及20世纪的建筑群内,并位于剑桥市区与火车站之间。1878年,剑桥大学建立了教师培训协会,为大学内有志向成为教师的学生提供师范教育。1885年,专为女性研究生提供师范课程的休斯学院在大学内成立。在学院成立初期,圣凯瑟琳学院的乔治·布朗牧师(Rev. George F. Browne,1833-1930)作为主要的赞助者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余重要的赞助者包括北伦敦大学学院(North London Collegiate School)的校长弗朗西斯·布斯(Frances Buss,1827-1894),纽纳姆学院的首任校长安娜·克劳(Anne Clough,1820-1892)和三一学院的教授詹姆士·沃德(James Ward)。起初,学院设在纽纳姆学院里的一座名为克罗夫顿(Crofton)的小楼内,共有14位学生。首任校长(任期:1885-1899)伊丽莎白·休斯(Elizabeth Phillips Hughes,1851-1925)毕业于纽纳姆学院。1895年,学院迁至专为其建造的大楼内。新大楼由威廉·福西特(William Fawcett)设计,面朝剑桥大学的芬那板球场(Fenner’s Cricket Ground)。该大楼沿用至今。玛丽·休斯(Mary Hughes,1866-1956)的著书《一个八十年代的伦敦女孩》(A London Girl of the 1880s)回忆了她作者作为学院第一批学生的经历,当时玛丽名为茉莉·托马斯(Molly Thomas)。1947年,女性学生的学籍在剑桥大学获得正式认可。1949年,学院成为剑桥大学的附属机构,并更名为休斯学院以纪念首任校长。1973年,休斯学院迎来首位男性学生,亦使其成为首个招收男性学生的女校。自此之后,学院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宽。1980年代至90年代间,学生数量亦逐步增加。1985年,休斯学院被认可成为剑桥大学的组成部分。2006年,休斯学院正式获颁皇家宪章,确立其学院资格。今日,共有约500位研究生和90位本科生在学院就读,所有学生都超过21岁。休斯学院是剑桥大学中最为国际化的学院之一,因为有超过60个国家的学生就读于此。休斯学院的主校区位于剑桥市区东南部,靠近市中心。学院介乎剑桥火车站与市场广场(Market Square)之间,与两者的距离亦相等。主校区所处的区域名为彼得斯菲尔德(Petersfield)。学院的大部分建筑均靠近米尔路(Mill Road),并可借由与米尔路交界的莫蒂默路(Mortimer Road)抵达。休斯学院坐落在居民区当中,与剑桥大学芬纳板球场接壤,隔莫蒂默路与园畔泳池(Parkside Pools)和凯西康体中心(Kesley Kerridge Gym)相望。与学院相距不远处即是米尔路墓园,许多剑桥大学的知名人物均安葬于此。休斯学院是剑桥大学诸学院中距火车站最近的一所,同时亦非常接近市中心的长途巴士集散点。从学院到市中心最为便捷的方式即是穿过帕克公园(Parker’s Piece)。休斯学院的主楼名为玛格丽特·威尔曼大楼(Margaret Wileman Building),建于1895年。大楼由建筑师福西特设计,并由乔治·罗宾逊爵士(George Robinson,1st Marquess of Ripon,1827-1919)主持启用典礼。学院大楼为新荷兰风格(Neo-Dutch)的红砖建筑,并饰有独树一帜的赤土色门廊。为纪念慷慨资助女子教育及大楼建设的法耶弗夫妇(Jurgen Edward and Emily Pfeiffer),大楼的一侧被命名为法耶弗翼。大楼后来亦不断扩建,增添了学生寝室、图书馆、休息室、学习室和行政办公室。该大楼被列为英国二级保护建筑。渥拉斯顿宿舍楼(Wollaston Lodge)位于威尔曼大楼旁,建于20世纪早期。该楼由普赖尔(E.S. Prior)设计建造,为对称式黄砖建筑。该楼的建造旨在纾缓日趋紧张的学生住宿。自20世纪末以来,学院亦相继新建了一批建筑。1992年,时任剑桥大学校监的菲利普亲王主持学院新大楼的启用典礼,该大楼亦因此被命名为校监楼(Chancellor’s Court)。1997年,学校启用了百年楼(Centenary Building)。2005年,芬纳综合大楼(Fenner’s Building)启用,该大楼包括了学生宿舍、餐厅及会议场所。综合大楼位于板球场一侧,并直接面朝球场。透过大楼西向的窗和走廊可见剑桥最高的圣母堂的尖塔。学院另在剑桥周边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宿舍。2014年,学院并购了剑桥大学的原康体中心,并意欲改建成学院的新大楼。该处建筑位于格雷欣路(Gresham Road)上,与学院主校区隔板球场相望。改建工程于2015年开始。休斯学院的教研内容涵盖剑桥大学所有的学科领域。学院以其国际化程度及平等教育的精神而知名。学院在19世纪建校时旨在支持教育领域的研究生项目。时至今日,该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除传统的人文领域的教育研究以外,每年均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参加专业课及应用类课程。由于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均为研究生,故少量的本科生须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共享教育资源。学院内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社团,包括国际象棋社、电影社、写作及法律社团。学院的一个社团“帽子社”(Hat Club)经常组织学生和教员作研究论文展示,商贸协会(Enterprise Society)则致力于支持有志于创业的学生。秘密社团“休斯学会”(Hughes Academy)的成员来自学院和剑桥大学的学生。社团主要的活动是讨论各类与学术相关的内容。休斯学院全年举办数量众多的讲座,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城市讲座(City Lecture),凯思林·休斯纪念讲座(Kathleen Hughes Memorial Lecture)及查普曼荣誉讲座(Honor Chapman Lecture)。城市讲座设立于2000年,主讲人一般为商界人士。近年知名的主讲人包括《金融时报》主编莱昂纳尔·巴伯(Lionel Barber)及WPP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丁·索罗(Martin Sorrell)。凯思林·休斯纪念讲座由学院及剑桥大学盎格鲁-萨克逊、挪威及凯尔特人研究部联合推出,近期的讲座主题包括苏格兰王陵及中世纪早期威尔士雕塑。查普曼荣誉讲座设于2014年。学院在体育方面独有建树,由学院组织的运动队项目涵盖田径、羽毛球、篮球、板球、足球、划船、橄榄球、壁球、乒乓等等。学院的学生亦积极参与剑桥大学及英国国家级别的运动队。休斯学院的划艇队在2003年与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的划艇队合并,组成现时的“休斯-露西·卡文迪许联合划艇队”。学院的划艇队在历年五月的划艇比赛(May Bumps)中屡获佳绩,自1993年至2014年间多次夺得男子日度大奖。休斯学院划艇对亦分别在2007、2009及2014年获该赛事最高奖项——帕加索斯杯(Pegasus Cup)。该队队员时常被选入剑桥大学划船队参与牛津-剑桥校际划船大赛。2015年,剑桥男子队即包括三名来自休斯学院的队员,女队的艇长亦由学院队员担任。学院名下拥有一艘名为“醉鱼”(Buffyfish)的赛艇,该船由学院往届学生打造,现时被赠予剑桥大学医学研究中心。

相关

  • 计数池血球计数板是一种用于计数细胞的设备。它原先是被设计用作全血球计数的。血细胞计数板中分布 1 x 1 mm (1 mm2) 的小正方形框;这些正方形框又被进一步分为三种规格:0.25 x 0
  • 天主教会大分裂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年-1417年),即阿维尼翁分裂,是罗马天主教会中数位教宗同时要求其合法性导致的一次分裂。和“异端”及之后新教脱离的宗教改革运动不同,“分裂”这个称谓是被天
  • 珊瑚礁珊瑚礁(英语:Coral 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由碳酸钙组成的珊
  • 核战略司令部核战略司令部,也称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英语:Strategic Forces Command,SFC),负责国家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储备之管理和行政。创建于2003年1月4日。战略力量司令部接受印度核指挥管
  • 芦沟桥坐标:39°51′01″N 116°13′09″E / 39.8502497°N 116.2190658°E / 39.8502497; 116.2190658卢沟桥,原名广利桥,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上,东距宛平城170米
  •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荷兰语:Maurits Cornelis Escher,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 随机抽样在统计学中,抽样(Sampling)是一种推论统计方法,它是指从目标总体(Population,或称为母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Sample),通过观察样本的某一或某些属性,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对总体的数
  • 信息理论性死亡信息理论性死亡意指储存在脑部的讯息被摧毁的程度严重,乃至于在理论上回复原本人格已是不可能的状况。信息理论性死亡是为了提供一种无论未来的医疗技术多么进步,都能用来定义
  • 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常译作及时行乐)为拉丁语格言“Carpe diem”(把握今朝),语出自贺拉斯的拉丁语诗集《颂歌》。完整诗文为“carpe diem, quam minimum credula postero”。可翻译为“活在
  • 吕德弗朗索瓦·吕德(François Rude,1784年1月4日-1855年11月3日),法国雕塑家。吕德出生于法国中东部的第戎,年轻时和父亲一起为人修造炉灶,1809年从第戎的艺术学校毕业到巴黎深造,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