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恩斯特·克拉德尼
✍ dations ◷ 2025-08-23 18:00:33 #恩斯特·克拉德尼
恩斯特·弗洛伦斯·弗里德里希·克拉德尼(德语:Ernst Florens Friedrich Chladni,1756年11月30日-1827年4月3日),德国物理学家、音乐家。主要贡献包括振动板研究、不同气体中音速的计算等,因此被称为“声学之父”。恩斯特·克拉德尼1756年11月30日出生于维滕贝格,1827年4月3日卒于西里西亚(现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布雷斯劳,自小已懂得斯洛伐克、匈牙利、德三语。1782年,克拉德在莱比锡和维滕贝格攻读法律及哲学,1782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在他父亲死后,克拉尼能更自由地发展个人兴趣,主要是在科学方面。由于他也对音乐感兴趣,所以他于1786年开始从数学方面研究声波,他是算出有关声音传播的数量关系的第一个人,因此被誉为“声学之父”。克拉尼让覆盖着一层沙子的薄板振动。薄板以复杂的方式振动,有一些部分(波节线)保持不动,因此留住了由附近振能层域抖来的沙子。这样,薄板上便出现一幅独特的沙子图形,由此能作出有关振动的许多推断。此外,克拉德尼还在陨石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因此也被称为“陨石学之父”。克拉尼的最有名的成就之一是发明一种技术来表明刚性表面振动的各种模式,在振动板或振动膜在共振被划分成多个区域振动相反方向,有界零振动线称为波节线。克拉尼重复牛津大学罗伯特·胡克的开创性实验,1680年7月8日,已观察到与玻璃板的振动节点的型态。胡克用小提琴弓拉沿一盘沾满面粉的边缘,看到节点的模式出现。克拉尼的技术,首次出版于1787年他的书中,发现声音理论,由金属片表面轻轻铺上沙子用一张弓拉,在板边运动直到它共振,当振动导致移动和集中的砂沿节线表面仍勾画节线。这些模式现在被称为克拉尼图形。这种技术的变化仍然很常用的电声乐器,如小提琴,吉他和大提琴在设计和施工。 20世纪以来,它已成为更常见的是将一个电子信号发生器或下盘,实现了更精确的可调频率驱动的扬声器。克拉尼发现克拉尼定律,一个简单的代数关系近似板和其他机构的自由振荡模态频率。克拉尼估计声速不同的气体,将这些气体注入管风琴,演奏,并观察出现的声音。在1635年开始这种内置在皮埃尔·伽桑狄工作在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相关
- 细菌分类表本表以LPSN网站的分类为基础(当前版本2008年1月7日),本分类代表原核生物分类的权威杂志IJSEM的分类系统,同时参考NCBI Taxonomy,但目前其它中文维基分类表可能依照其它标准,请注意
- 类鼻疽类鼻疽(Melioidosis),又称惠特莫尔氏病(Whitmore disease),奈特克里夫园丁病(Nightcliff gardener's disease),由类鼻疽伯克氏菌造成的人畜共通传染病,但是人传人的例子很少。病原体可
- 醛固酮减少症醛固酮减少症(hypoaldosteronism ),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病状特征表现为醛固酮激素水平降低。与之类似,单一性低醛固酮症(isolated hypoaldosteronism)是一种醛固酮水平降低,而皮质醇没
- 单倍体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化学式NaClO,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有的成分。氯气溶于冷而且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次氯酸钠、氯化钠及水
- 生殖器疣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英语:Genital warts),也称性器疣或性病疣,俗称椰菜花或菜花,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菜花状肉芽,常发于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
- 新西兰坐标:40°54′48.65″S 172°26′29.06″E / 40.9135139°S 172.4414056°E / -40.9135139; 172.4414056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9月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
- 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常任成员(俗称五常),五个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代表政权曾有所改变。中国原由中华民国
- 客体客体或对象(Object)在哲学上指可感知或可想像到的任何事物,既包括客观存在并可观察到的事物(如人物、树木、房屋,抽象的如物价、自由),也包括想像的事物(如神化人物)。
- 卡铂卡铂(英语:Carboplati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化疗药物,这些癌症包括卵巢癌、肺癌、头颈癌、脑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卡铂还用以一些特殊类型的三阴性乳癌等癌症的治疗。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