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日韩协约

✍ dations ◷ 2025-05-16 11:15:41 #第三次日韩协约
《第三次日韩协约》,又称为《第三次韩日协约》、《韩日新协约》、《丁未条约》、《丁未七条约》,是日本与朝鲜王朝(时称大韩帝国)于1907年7月24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海牙密使事件后,日本于1907年7月18日逼朝鲜高宗退位。因乙巳条约已失去外交权,而沦为日本的保护国的大韩帝国,再因此条约,高级官吏任免权落入日本在韩国的统监手上(第四条),韩国政府官吏可由日本人出任(第五条)。至此韩国的内政完全落入日本的管辖之下。该协约的未公开部分还规定解散大韩帝国军,及丧失司法权与警察权。大韩帝国的七位内阁大臣对条约签订表示赞同,因而被韩国人民视为卖国贼,合称“丁未七贼”。日韩合并 · 大日本帝国 · 大韩帝国 · 朝鲜日治时期日韩议定书 · 第一次日韩协约 · 第二次日韩协约 · 第三次日韩协约 · 日韩合并条约桂太郎-塔夫脱密约 · 英日同盟 · 鲁特-高平协定 · 朴次茅斯和约一进会 · 韩日合邦建议书 · 义兵 · 乙巳五贼 · 丁未七贼 · 庚戌国贼

相关

  • 陶器古希腊陶器指由古希腊人制造的陶瓷,陶器上的图饰成为了了解希腊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主要来源。根据不同用途,大小和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型的器皿主要用于贮藏和运送液体(酒、橄榄油
  • 滤泡旁细胞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本身来源于神经脊细胞(neural crest cell),为一种分泌降钙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又称parafollicular cell、C细胞。在1664年首度由Geoffary Webster
  • 勒内·列奥米尔勒内-安托万·费尔绍·德·列奥米尔(René-Antoine Ferchault de Réaumur,,1683年2月28日-1757年10月17日),又译雷奥米尔,法国科学家,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都有成就,尤其是昆虫的研究。
  • 苏美苏美尔(阿卡德语:Šumeru;苏美尔语:
  • 功能主义建筑在建筑中,功能主义(英语:functionalism)是指建筑应该仅根据其用途和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按照此原则设计的建筑称为功能主义建筑。该原则在行业内是一个令人困惑且有争议的问题,
  • 犹子犹子是日本明治时代以前存在的一种社会风俗,即自己与别人的儿子结为父子关系。犹子与养子不同的是,犹子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犹子不必更改自己原本的姓氏,类似结谊,与结谊不同的是
  • 哈德逊河派哈德逊河派(Hudson River School)是由一批美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发起于19世纪中期的艺术运动。之所以叫“哈德逊河派”,是因为该画派的早期主要作品描绘的都是哈得逊河谷及其周
  • 彼得·芬奇彼得·芬奇(英语:Peter Finch,1916年9月28日-1977年1月14日)是一名出生在英国的澳大利亚演员。1976年凭借影片《电视台风云》(Network)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 海蛇函纲Eucladiidae Sollasiniidae Volchoviidae Rhenosquamidae?海蛇函(ophiocistioids)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身体呈穹窿状,口在下面中央,自口中伸出八对覆有骨板的管足(一说是腕)。
  • 我们民族之间《我们民族之间》(韩语:우리 민족끼리,英语:Uriminzokkiri),又译作《由我们民族自己》、《我们民族同心》,是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官方网站,创建于2004年,主要宣传朝鲜半岛统一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