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阱

✍ dations ◷ 2025-05-10 20:19:35 #光谱学,原子物理学,离子,质谱

离子阱,又称离子陷阱,是一种利用电场或磁场将离子(即带电原子或分子)俘获和囚禁在一定范围内的装置,离子的囚禁在真空中实现,离子与装置表面不接触。应用最多的离子阱有“保罗离子阱”(即四极离子阱,沃尔夫冈·保罗)和彭宁离子阱。

离子阱可以应用于实现量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以电位的高低表示位元0和1,而量子计算机以粒子的量子力学状态,如原子的自旋方向等表示0和1,称为“量子位元”。离子阱利用电极产生电场,将经过超冷处理的离子囚禁在电场里,实现量子位元。

相关

  • 阿尔基罗库斯卡尔基罗库斯(英语:Archilochus),(前680年-前645年)。古希腊最早的抒情诗人。与荷马齐名。他曾参与殖民萨索斯的相关活动,后于此阵亡。他因为女儿内奥布勒的出嫁一事与吕坎拜斯发生
  • 核小RNA小核RNA(英语:small nuclear RNA,常见缩写为snRNA,也见译为核内小RNA),是含有100到300碱基的RNA。它参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RNA的加工。snRNA和许多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小胞核核糖
  • 多格拉语多格拉语(डोगरी / ڈوگری ‬),巴基斯坦常称为帕哈里语(पहाड़ी / پہاڑی‬),是印度-雅利安语支的语言,大约有500万人作为母语。多格拉语分布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主
  • 英属印度诸省在印度次大陆,历史上官方根据统治的需要以“省”(Province)名作为一级行政区存在的时间,从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到1950年印度宪法颁布生效不到一百年。1947年印度独立,印巴分
  • A. oryzae米麹菌(学名:Aspergillus oryzae),又名米曲霉菌、米麹霉、麹霉菌或曲霉菌。日文名“麹菌”。米麹菌是一种带有菌丝(hypha)的真菌与霉菌,在中国与日本料理中经常被用来发酵大豆来制
  • 吴语方言吴语各地口音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根据各地吴语语言特点及通话情况,可将其分为六片: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金衢片、上丽片、宣州片。旧分区法将吴语分为太湖片、台州片、瓯
  • 拦河堰,是一种横越河川的障碍设施,可以改变水流的特性。一般而言,堰的尺寸比水坝小,水会在障碍物的后面累积成水潭,积满后会越过顶部流往下游。堰经常用来引水进入灌溉圳道、防范
  • 卡尔·斐迪南·科里卡尔·斐迪南·科里(捷克语:Carl Ferdinand Cori,1896年12月5日-1984年10月20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他与妻子吉蒂·黛丽莎·柯里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
  • 振荡指标振荡指标(英语:Oscillator,简称OSC),是动量指标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以振荡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也称为变动率(英语:Rate of Change,ROC),出现于盖特雷(H. M. Gartley)1935年的著作《股票市场
  • 艾丽斯·默多克艾丽斯·默多克女爵士,DBE(英语:Dame Iris Murdoch,1919年7月15日-1999年2月8日),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英国作家。幼时移居至伦敦,并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修读哲学。默多克的第一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