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变在时频分析的应用

✍ dations ◷ 2025-11-26 05:23:43 #信号处理

调变的功用在于将讯号移动至未使用的频带做传输使用,然而当讯号在传递时通常不会在每一个时间点都把带宽完全占据,造成某些时间点带宽使用上的浪费。运用时频分析可以了解任一时间点的讯号对于带宽使用的情形,故可以在一些未使用的时间频带加入新的传输讯号,使得带宽资源的运用更加完整。

用于了解一讯号的频谱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形,常用的方法有短时距傅立叶变换(STFT)、韦格纳分布(WDF)、加伯转换等。例如有一讯号x(t)在0~10秒等于cos(2*pi*t),在10~20秒等于cos(6*pi*t),在20~30秒等于cos(4*pi*t),则时频分析的结果如图。(此为方波短时距傅立叶转换(rec-STFT)的结果)

即将频谱图进行平移,又分为沿着时间轴和沿着频率轴的移动

沿着时间轴移动时,时频图的值会多一个相位,但并不影响大小。
短时距傅立叶变换、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沿着频率轴移动时,讯号会多一个相位。
短时距傅立叶变换、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将时频图沿着时间轴和频率轴分别放大(a>1)或缩小(a<1)、缩小或放大。
短时距傅立叶变换、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将时频图沿着时间轴或频率轴做线性位移。

乘以线性调频会产生频率的线性轴位移。
短时距傅立叶变换、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和线性调频做卷积会产生时间轴的线性位移。
短时距傅立叶变换、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将时频图对着原点旋转。

就是分数傅立叶转换

ϕ = 0.5 π {\displaystyle \phi =0.5\pi } 则此分数傅立叶转换会与傅立叶转换相等,即一信号做傅立叶转换可顺时钟旋转 0.5 π {\displaystyle 0.5\pi } ,且会有以下特性:
X ( f ) = F T ( x ( t ) ) {\displaystyle X(f)=FT(x(t))} ,则:短时距傅立叶变换:

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若有一已知的频率为线性变化的信号

要将其摊平成一个水平且整齐的信号,则可做以下修剪。
短时距傅立叶变换、加伯转换:

韦格纳分布:

相关

  • 白令海峡白令海峡(英语:Bering Strait、楚科奇语:Эʼрвытгыр、俄语:Бе́рингов проли́в),或译白林海峡,是太平洋的一个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169°43' W)和
  • 鲜奶鲜奶的标准有三条:第一,鲜奶的保存期限不超过7天,并且需要4℃冷藏保存;第二,鲜奶的包装形式主要采用新鲜屋包装和瓶装,以更好地保护乳品的新鲜品质和营养;第三,鲜奶通常采用巴氏杀菌
  • 卡尔·韦尼克卡尔·韦尼克(德语:Carl Wernicke,/ˈvɛərnᵻkə, -ki/,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
  • 1820年1820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谢哲胜谢哲胜(1965年3月15日-),台湾台北人,台湾法律学者,建国中学毕业,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学士,后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就读,1992年获该校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院长
  • 省督 (加拿大)在加拿大,省督(英语:Lieutenant Governor;法语:Lieutenant-gouverneur(男)或Lieutenant-gouverneure(女))是加拿大君主各省的代表,是各个省份行政机关的最高成员。但是,作为加拿大皇室的
  • 动态主机设置协议动态主机设置协议(英语: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缩写:DHCP),又称动态主机组态协定,是一个用于IP网络的网络协议,位于OSI模型的应用层,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DHC
  • 奥地利总理奥地利联邦总理(德语: )是奥地利共和国的政府首脑,享有国内绝大多数行政权力。其代理人是联邦副总理。总理人选和任期理论上由总统决定,但人选其实需获国会多数支持,且通常是多数
  •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英语: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MND);马来语:Kementerian Pembangunan Nasional)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下辖部门。它主要负责规划和指导土地利用、基础设
  • 唐邦治唐邦治(1875年-1953年),又名均,字子均,原籍丹阳全州厚诚村,后寓居镇江。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上秀才,后屡试不中。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江阴南菁书院学习,光绪二十七年毕业,讲学于南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