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土

✍ dations ◷ 2025-08-11 04:54:21 #佛教术语,净土

佛土(梵语:Buddha-kṣetra,意为“佛陀-什刹”),又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为佛教术语。指佛所住的位处,或佛教化的国土。

梵语kṣetra本意是田、土、国土,音译为什chà(现北京有什刹海,即依此而来)、掣多罗、差多罗、纥差怛罗、刹摩、什刹多罗等。佛刹(应读chà,但普通话音多为shà)是“佛的国土”的意思,可以指三千大千世界,是一方佛教化之世界;因佛寺被视为佛的国土,故也可以指代佛寺或道场,如“海天佛国”普陀山。

另外,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成道和弘法,中国僧人如玄奘,法显等前往印度(时称“天竺”)取经,亦将天竺称呼为佛土、佛国、净土。

而在日语中,佛国(日语:仏国〔佛國〕)指的是法国,因“佛”作为“fran-”的音译,汉语里则用“法”字音译。

佛土包括净土与秽土。净土是依照佛的愿力转秽成净,将世界变为弥满法乐之国,犹如天堂,但比天堂庄严之甚多,一般而言没有三恶道,没有杀生、淫秽等恶业,光明与七宝楼宇充遍,佛、菩萨、阿罗汉圣人在其中专心修道。而秽土则是凡夫居住的世界,有造恶众生,有三恶道,圣凡同居,如我们的娑婆世界就是秽土,既有吾等凡夫,也有释迦牟尼佛等圣人。

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主张佛土只指释迦牟尼佛诞生的娑婆世界。后来佛身演变成真如之理体为法身,历史上存在的佛陀的“肉身”则为应身、化身等。故因应化身观,而有“真佛土”、“应佛土”之说。佛土因佛身的解释不同,遂有二种、三种、五种等说。在大乘经典《法华经》中,记载了弟子曾问释迦牟尼佛:“我们的佛土为什么是秽土,而他方世界的佛国是净土?”释迦佛遂以神力变现,将四周化为庄严净土,以此开示真佛土之所在。在《悲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宝海梵志见诸行者发愿在净土成佛,而在佛前发愿未来世要在秽土世界成佛,度化减劫之中的苦厄众生,当即得到佛陀的授记将在娑婆世界秽土成为释迦牟尼佛。

天台宗立四种佛土:

依照佛经的描述,在净土,一般没有三恶道与诸恶业,处处在在庄严无染,都是修行的增上缘:佛国随处是象征佛陀智慧慈悲的大光明,楼阁亭台,七宝所成,黄金、琉璃等宝物铺地,宝树中放出法乐,饮食一念即可化现,天上有神鸟随时放出法乐、法语。这些都是佛陀的神力所变现的景象,处处为修行服务,故净土是修行的好去处。按佛陀的本愿,发愿往生净土、满足条件者皆能得到迎接往生。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即是十分著名的净土世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就是依照阿弥陀佛净土思想得以建立。

大乘佛教中著名的净土有:

秽土是凡夫所居的国土。因为凡夫恶业深重,由共业故形成污秽、烦恼的报土。其所以称为“秽”,按照《维摩诘经》的说法是“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大地,高低起伏,充满荆棘、深坑、大山、高峰、洪沟、粪便和污秽不净。)但同时说“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说明秽土和净土并非绝对分别的,依佛智慧可以转秽成净,这也是人间净土的思想来源之一。

相关

  • 内克塔内布二世内克塔内布二世(英语:Nectanebo II)埃及第三十王朝末任法老(公元前360年—公元前343年在位),也是最后一个埃及本土出身的法老,于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协助下篡夺塔科斯王位。他
  • 劝诱改信劝诱改宗(英语:Proselytism /ˈprɒsəlᵻˌtɪzəm/ )是一种促使他人进行改变信仰从而接受另一宗教或观念的行为。英文当中与此概念相联系的动词劝诱(proselytize)来自希腊语前
  • 力 (消歧义)力可以指:
  • 胎盘动物胎盘动物(学名:Placentalia)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所有现存真兽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后代,是真兽下纲(Eutheria)的冠群。胎盘动物包含各目如下:
  • 李光地李光地李兆庆(父,赘华山吴氏) 李锺伦(子) 李锺修(子) 李锺佐(子) 李锺倎(子) 李锺侨(子) 李锺旺(子) 李清藻(孙) 李维翰(玄孙) 爱新觉罗·胤礽(弟子) 何焯(弟子)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又号
  • 立陶宛一月事件立陶宛苏联立陶宛一月事件(立陶宛语:Sausio įvykiai),是苏联末期于1991年1月苏联军队镇压独立运动高涨的立陶宛人民,杀死立陶宛抗议者的事件。此事件在欧美国家被称为“血腥的星
  • 中龙科中龙目(学名:Mesosauria)是一类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大约2.99亿到2.70亿年前的早二叠纪。它们是最早的水栖爬行动物之一,在陆地上演化过后再度返回水中。中龙目具有超过
  • 铁肺铁肺是一种协助丧失自行呼吸能力的病人进行呼吸的医疗设备。使用者大多数是患上脊髓灰质炎和重肌无力症等病患而引起呼吸肌肉麻痹的病人。铁肺是一个连接着泵的严密封闭金属
  • 孙必显孙必显(1591年-1638年),右军都督府潼关卫(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为吏部尚书赵南星重用。天启五年,被魏
  • 丹尼尔·彼得丹尼尔·彼得(Daniel Peter,1836年3月9日-1919年11月4日)是一位瑞士巧克力制作人,是他在1875年或76年发明了牛奶巧克力。 彼得最初是他家乡瑞士韦威的一个蜡烛制作商,但后来由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