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

✍ dations ◷ 2025-04-26 01:46:39 #地貌学

黄土地貌(loess landform)是一种由黄土层为主要构成的地貌形态。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的发育过程,包括黄土沉积前的古地貌发育、黄土堆积过程中的地貌发育和黄土堆积后的现代侵蚀地貌的发育。黄土谷坡的地貌发育表现为较多的崩塌、山崩和泻溜。崩塌、山崩(滑坡)与黄土中的垂直节理、易溶盐的溶解流失、下垫基岩、黄土的质地密切相关,以及和暴雨、地震等因素有关。其中泻溜较多发生在谷坡的上方,坡度35°-45°左右。

黄土堆积前黄土高原的古地貌呈多样化特征,黄土的沉积总体上是减缓了黄土覆盖前的古地貌起伏,基本地貌格局和结构以古地貌为基座。但后期的流水侵蚀,使得局部地区加大了地貌起伏,使得地貌破碎和复杂。

古丘陵地貌是黄土高原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黄土下伏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贺兰山与六盘山以东地区有许多断陷盆地或者地堑谷地,山前堆积或剥蚀平原,由于前期地貌影响的原因,堆积了厚层的黄土,对于发育广阔面积的平缓的黄土坪地貌起了基础作用。

以黄土堆积以前发育的河谷,已经切入地表以下较深处,河流侵蚀搬运能力较强,河床部分未保留有原始堆积的黄土。

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气候地区,年降水量虽然较少但降水很集中,全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是发生大暴雨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往往一日内降水可达100mm。这种暴雨性质的降水对结构疏松的黄土地面的侵蚀尤其地剧烈。据记录,强烈时,黄土高原地区每年可被蚀去1cm厚的土层。暴雨是黄土地区地貌发育的主要外动力。

另一方面,风和地下水的作用也是改造黄土高原地貌的两种力量。翻松的黄土,只要3-4级风就能把尘土扬起,黄土高原的风力一般都在3-5级。地下水作用在黄土地区主要表现为机械溶蚀和化学溶蚀,引起塌陷和滑坡(山崩)之类的坡面物质运动。形成所谓的黄土潜蚀地貌。

黄土塬受到沟谷的切割,残留的长条形的黄土塬称为“平顶墚”;残留的规模较小的平面上呈不规则多边形的黄土塬局部称为“平顶峁”,它们仍然保留了黄土塬的基本地貌形体特征。多个平顶墚、平顶峁在局部地区的组合称为破碎塬。

黄土高原地区地面侵蚀以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尤其不遵循自然规律的活动加剧了自然侵蚀速度和强度。

相关

  • 衣原体门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哥德尔库尔特·弗雷德里希·哥德尔(德语:Kurt Friedrich 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小组)的成员。哥德尔是二十世
  •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岛屿生
  • 国家近卫军俄罗斯联邦国家近卫军(俄语: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войск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гвард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缩写为ФС
  • R80–R82R00-R09 涉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10-R19 涉及消化系统和腹部的症状和体征R20-R23 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症状和体征R25-R29 涉及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30-
  • 胆囊发炎胆结石(英语:gallstones)是在胆囊内由胆汁化合物组成的结石。胆石症(choleliths)可以指胆囊中的结石,也可以指此一疾病。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约80%)不曾有过症状。胆结石的患者中,有1-4
  • 头嵙山层头嵙山层,原写作
  • 无重力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违反直觉的是,一个不变的引力场自身是不会产生压力或拉力的。一个在这样环境中的自由落体的物体所
  • 家用电源列表家用电源规格会按地区而有不同,但一般来说,电压值通常在100V到240V之间,而最常见的频率值是50Hz和60Hz。部分国家的境外属地的数据与其母国差异很大,因此另外列出而不和母国放在
  • 于尔根·迈尔于尔根·赫曼·迈尔 (德语:Jürgen Hermann Mayer,1965年10月30日-),是一位德国建筑师及艺术家,生于斯图加特,他的建筑事务所J. MAYER H位于德国柏林。迈尔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