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

✍ dations ◷ 2025-09-06 10:43:09 #地貌学

黄土地貌(loess landform)是一种由黄土层为主要构成的地貌形态。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的发育过程,包括黄土沉积前的古地貌发育、黄土堆积过程中的地貌发育和黄土堆积后的现代侵蚀地貌的发育。黄土谷坡的地貌发育表现为较多的崩塌、山崩和泻溜。崩塌、山崩(滑坡)与黄土中的垂直节理、易溶盐的溶解流失、下垫基岩、黄土的质地密切相关,以及和暴雨、地震等因素有关。其中泻溜较多发生在谷坡的上方,坡度35°-45°左右。

黄土堆积前黄土高原的古地貌呈多样化特征,黄土的沉积总体上是减缓了黄土覆盖前的古地貌起伏,基本地貌格局和结构以古地貌为基座。但后期的流水侵蚀,使得局部地区加大了地貌起伏,使得地貌破碎和复杂。

古丘陵地貌是黄土高原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黄土下伏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贺兰山与六盘山以东地区有许多断陷盆地或者地堑谷地,山前堆积或剥蚀平原,由于前期地貌影响的原因,堆积了厚层的黄土,对于发育广阔面积的平缓的黄土坪地貌起了基础作用。

以黄土堆积以前发育的河谷,已经切入地表以下较深处,河流侵蚀搬运能力较强,河床部分未保留有原始堆积的黄土。

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气候地区,年降水量虽然较少但降水很集中,全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是发生大暴雨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往往一日内降水可达100mm。这种暴雨性质的降水对结构疏松的黄土地面的侵蚀尤其地剧烈。据记录,强烈时,黄土高原地区每年可被蚀去1cm厚的土层。暴雨是黄土地区地貌发育的主要外动力。

另一方面,风和地下水的作用也是改造黄土高原地貌的两种力量。翻松的黄土,只要3-4级风就能把尘土扬起,黄土高原的风力一般都在3-5级。地下水作用在黄土地区主要表现为机械溶蚀和化学溶蚀,引起塌陷和滑坡(山崩)之类的坡面物质运动。形成所谓的黄土潜蚀地貌。

黄土塬受到沟谷的切割,残留的长条形的黄土塬称为“平顶墚”;残留的规模较小的平面上呈不规则多边形的黄土塬局部称为“平顶峁”,它们仍然保留了黄土塬的基本地貌形体特征。多个平顶墚、平顶峁在局部地区的组合称为破碎塬。

黄土高原地区地面侵蚀以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尤其不遵循自然规律的活动加剧了自然侵蚀速度和强度。

相关

  • 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英语: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简称UNFPA)是联合国一个专门机构,其使命是促进所有人健康生活和平等机会的权利。作为一个志愿性的基金机构,联合国人口基金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英语: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跨政府机构,办公地点设在法国的里昂。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和促进对
  • 民科民间科学家(英语:crank),又称民科、妄人科学家、科妄,具有偏执倾向,在缺乏科研素养的同时,运用大规模宣传、向有所属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寄送电子邮件、求见权威科研工作者等方法强行
  •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目前,福建中医药大学拥有旗山校区和屏山校区两个校区。其中,旗山校区位于福州市闽侯上街镇华佗路1号,为福建中医药大
  • 听障听觉障碍(英语:Hearing loss)又称听力缺损,指听觉部分或完全丧失,而耳聋人士则是指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听力者。听力缺损可能发生在单耳或双耳,有可能是暂时或永久性质。孩童的听力
  • 尼罗河尼罗河(英语:Nile,阿拉伯语:النيل‎,埃及语:Ḥ'pī / iteru,科普特语:ⲫⲓⲁⲣⲟ / phiaro)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
  • 德涅斯特河沿岸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2年估计国家领袖立国历史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俄语: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ая Молдав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乌克兰语:Пр
  • 路环路环(葡萄牙语:Coloane)古称盐湾、盐灶湾、九澳岛或阿婆尾,因东北角之九澳湾与岛上九澳山而得名。此外,路环的葡文名称,有人认为是音译自该岛的粤语古称“过路湾”。现在是澳门的
  • 乳头矫正器乳头矫正器,又叫乳头内陷矫正器,是一种矫正内陷乳头的简易装置的总称,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产品,目前没有产品的国际标准,多用于成年女性。乳头矫正器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和皮肤牵引扩张
  • 粤东粤东,又称广东东翼,是广东省内的区域经济概念,是广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划分的四大经济区域之一(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行政上包括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带的潮州、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