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海学宫
✍ dations ◷ 2025-02-23 10:27:03 #南海学宫
南海学宫是原本存在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心的一座学宫,在惠福西路,为旧南海县所属学宫,与广府学宫(现市一宫)及番禺学宫(现农讲所)并称广州三大学宫,分布于省城之内。原历史建筑共和国后被拆,剩下街道学宫街证明其存在历史。南海学宫过去是在五仙观东北方向,光塔路以东,南海县衙西北的学宫街上。学宫成窄长形,主轴南北走。学宫西侧,如今为朝天路南段与米市路北段,而朝天路过去为叫朝天街。南面是朝向学宫街的大门口,学宫街当时叫南海街。北面是陶街。南海学宫历史悠久,据载宋代曾毁于大火,元代复建于高桂坊(学宫街旧名),明代洪武年间扩建,门口就此改南向。中华民国时,学宫为南海县所有。共和国后被统战部所占。1982年进行广州市文物普查时,南海学宫仅存后殿、两庑廊及名宦祠。1998年统战部未经文物部门审查,迅速拆除学宫,建新办公大楼,拆除前没有留下测绘资料,学宫历史资讯从此消失。清初学宫曾遭破坏。乾隆、嘉庆年间两次重修,其中嘉庆一次由南海县进士谢兰生等人筹资,修葺后改南海县学为南海学宫。大清末期,废科举。开始仿照西洋学制兴办学校。南海学宫由此转为学校。当中包括一九零四年兴办的南海中学,不过不久就搬离原址。1920年代,学宫曾被占作陆军医院。中华民国十年(1921),岁次辛酉,二月左右,即三月,军队蹂躏南海学宫。翁式亮第六独立旅的军队驻南海学宫,在里面纪律不严,里面的县小学与国民学校的学生都不敢回校,而原驻内县绅,因兵士呼喝也不能进。县绅区大原等六十人,联同国会议员孔昭晟,省议员朱文格,致总司令部,促请该旅搬薮。但直到八月(西历九月)也未撤离。大成殿与两庑都变成军人睡房。在秋祭时,县绅见到殿内杂乱,周围晾满衣服,贤牌不见踪迹。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岁次癸亥,四月左右(六月),传出广州市长孙科要变卖南海学宫。当时学宫还属于南海县公产,为祭孔场地。传闻引引发抗议活动。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岁次辛未,二月二十日深夜(四月七号),南海学宫后面临普林里一段围墙倒塌,墙高两丈,日久失修。幸好深夜人稀无人受伤,但阻碍到交通。
相关
- 肠道肠脏,或称肠,是指消化系统中,由胃至肛门之间的消化管道,为大部分化学消化过程的所在地,将食物的营养吸收。肠脏主要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两部分。
- 裸藻裸藻纲(Euglenophy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眼虫门(Euglenophyta)下的一个纲。医学导航: 原虫感染变形虫, 古虫, 囊泡虫 (结构)变形虫, 古虫, 囊泡藻变形虫, 古虫, 囊泡藻
- 语义场语义场(英语:semantic field、德语:Wortfeld)指的是一系列以语义分组的词语的语义类聚。分组的词语一般拥有共通义素和区别义素。例如下表中的几个词语的语义就构成一个语义场。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extracellular region · extracellular space· signal transduction · cell-cell signaling · multicellular organismal development · female pregnancy ·
- 脱氧胞苷去氧胞苷(英语:Deoxycytidine)是一种属于核苷的化合物,结构与胞苷相似,但少了一个氧原子。
- 海马回海马体(英语:Hippocampus),是人类及脊椎动物脑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在有海马体的动物身上发现的海马体皆成对出现,分别位于左右脑半球。它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皮质
- 偶氮化物偶氮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N=N-R',R/R'为有机基团,可以是芳基或烷基。N=N称为偶氮基。若R/R'都为氢,则成为二亚胺(HN=NH)。以芳香族偶氮化合物最为稳定,也最为常用,π
- 紧凑城市紧凑城市(英语:compact city)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主张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的规划理论。它
- 凯文·林奇凯文·林奇(英语:Kevin Andrew Lynch,1918年1月7日-1984年4月25日)是一位美国城市规划师和作家,以其在城市环境的感知形式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并且是心理地图(英语:Mental mapping)的早
- 代议民主制代议民主制(英语: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又称间接民主制(英语:indirect democracy),与直接民主制相反,是由公民以选举形式选出立法机关的成员(议员),并代表其在议会中行使权力(称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