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海达德·皮克林

✍ dations ◷ 2025-11-19 10:22:56 #威廉·海达德·皮克林
威廉·海达德·皮克林(英语:William Hayward Pickering, ONZ, KBE,1910年12月24日-2004年3月15日),美国航天先驱,前任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皮克林1910年出生于新西兰的惠灵顿,1929年移居美国。曾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3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41年皮克林取得美国国籍。1944年,皮克林进入当时由美国陆军掌管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从事导弹研究,曾主管美国第一个导弹系统“下士”的研发工作。1954年到1976年期间,皮克林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在他上任后的第三年,即1957年的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随后美国政府决定和苏联在太空领域展开竞争。皮克林调集了实验室的人力物力组成人造卫星研发小组,在83天时间内制造出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一号”,并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发射升空。1958年,实验室由新成立的美国宇航局接管,在皮克林的领导下,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始大力发展无人太空探索。1962年美国发射了水手2号金星探测器,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对金星的近距离考察。1974年美国的水手10号探测器第一次发回了从金星附近拍摄的照片。皮克林还在积极推动了对月球的探测活动。由于在任期间的领导,皮克林被尊称为“JPL先生”。1976年退休之际,皮克林获得由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颁发的国家科学奖章。由于他对美国太空探测事业的贡献,皮克林曾两次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2004年,威廉·皮克林因肺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卡尼亚达的家中逝世,终年93岁。现任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查尔斯·叶拉契说:“皮克林博士是我国航天领域的带头人。正是他把美国带入了太空,并让月球和其他行星向人类敞开了大门。”

相关

  • D50–D77ICD-10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为WHO整理的各类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营养性贫血 (D50-D53)溶血性贫血 (D55-D59)再生障碍性
  • 炭疽病炭疽病(英语: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注射等四种,通常在感染一天至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经由皮肤接触的感染起初会出现小
  • 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eardrum(亦称“耳膜”)和听骨链ossicles由三个听小骨构成。骨膜和听骨链形成一个力学系统,其功能是
  • 南美洲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Sudamérica 或 América del Sur;葡萄牙语:América do Sul;法语:Amérique du Sud;英语:South America;荷兰语:Zuid-Amerika;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
  • 特拉布宗特拉布宗(土耳其语:Trabzon)是位于黑海南岸的土耳其城市。特拉布宗过去曾于1204年建立特拉比松帝国,是为土耳其版图上的独立国家,以拜占庭人为主。但1461年,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的穆
  • 约翰福音《约翰福音》(希腊语:Κατὰ Ἰωάννην;天主教汉译作《若望福音》),是《新约圣经》正典的第四部福音,共21章,是四福音书中最迟写成。本书中记载的耶稣言行有许多未记录在其
  •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想象,零星记载于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如柏拉图的《
  • 修女修女(英语:Nun),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信义宗的女性修行人员,通常須發三愿(即神贫、贞洁、服从),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或“嬷嬷”。德雷
  • 超新星核合成超新星核合成是阐明新的化学元素如何在超新星内产生,主要发生在易于爆炸的氧燃烧和硅燃烧的爆炸过程产生的核合成。这些融合反应创造的元素有硅、硫、氯、氩、钾、钙、钪、钛
  • 围墙封闭平台(closed platform),或称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是指一种软件系统,其中的电信运营商或服务供应商拥有控制应用、内容与媒体的能力,并能限制未经允许的应用或内容被轻易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