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孟乔森综合症

✍ dations ◷ 2025-07-04 20:40:34 #网络文化,症候群

网络孟乔森综合症 是一种具有孟乔森综合征 (又名 对自身的做作性障碍)特点的精神障碍,患病者会假装 生病或有 心理创伤 来引起他人注意、同情和安抚。互联网孟乔森综合症患者通过在 聊天室、留言板和 因特网中继聊天 (IRC)中装病以博得关注。 与 网络自夸不同,该综合症患者并非以制造优质假身份来吸引异性注意并发展 网上约会关系为目的. 医学文献中将该症状描述为一种作一种对自身的做作性障碍。如果患者惯于声称自己的孩子或家人患有疾病,则为 对他人的做作性障碍 患者。由于互联网通讯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才首次出现了一些报告,称一些用户通过将自己描绘成重病患者或暴力受害者来欺骗互联网论坛的其他用户。 心理学家马克·费尔德曼在1998年发现了这种心理障碍,他在2000年创造了“网络孟乔森综合症”一词。 该词不包括在第五版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5)中。


互联网上更多提供医学文献的渠道、网络身份的匿名性和可塑性,以及为支持那些面临严重健康或心理问题的会员而建立的交流论坛的存在,都使得该障碍在网络场所的发展变得更加容易。一些备受关注的案例显示,在那些所谓的“重症患者”、“暴力受害者”或者在网上论坛上宣布自己死亡的人之间存在共同的行为模式。为了提供支持而创建的虚拟社区和一般的非医疗社区通常对所谓的受害者表示真正的同情和悲痛。但当患者的健康状况遭到怀疑或证实后,随之而来的舆论可能会导致网络社区中滋生不睦,一些社区会遭到破坏,其他社区中个体成员间的信任也会崩塌。

2000年,马克·费尔德曼在《南方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网络孟乔森综合症”一词。费尔德曼是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精神病学临床教授。虽然他在2000年时才命名了该症状,但他在1998年便已在《西方医学杂志》上与人合写了一篇关于该症状的文章,当时文中便采用了“做作性障碍”的说法。《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 (DSM)将做作性障碍 描述为一种心理障碍,涉及编造不存在的身体或心理疾病以赢得同情。患者编造自身患有这些疾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或作为借口,而是为了博得同情或控制他人。 这种人为的慢性失调症状通常被称为孟乔森综合征,该症状是根据鲁道夫•埃里希•拉斯佩所作的一本书命名的。这本书讲述了俄罗斯军队中的一名德国骑兵军官——孟乔森男爵 的冒险经历。如果看护者捏造孩子或年迈的父母患病,则被称为患有 对他人的做作性障碍,即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

费尔德曼指出,网上的支助团体和可获得的大量医学信息使人能够通过讲述一系列令人痛苦的医学或心理问题来获得同情,而这种行为消费了人与人之前的理解,是对支助团体的误用。 专门讨论医疗或心理康复的交流论坛被建立起来为外行用户提供信息导航,并帮助用户理清冗杂的医疗流程。而社区通常是在这些论坛的基础上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分享信息以帮助其他用户。医学网站也变得很普遍,让非专业用户,即没有受过特殊医学训练的人也能理解相关文献。随着互联网交流的日益普及,大量用户开始放弃向医生和医院咨询医疗建议。费尔德曼指出,患有该障碍的患者之所以不寻求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照而选择访问分享医疗经验的虚拟社区,是因为即使他们没在经历痛苦,也可以轻松获得来自其他不知情者的关注。通过假装病入膏肓,网民们可以从那些向患者提供支持的群体中得到同情。相反,专业的医疗人员由于时间有限、拥有更多的医学知识且诊断严谨,不太可能随意提供支持。

疑似患有做作性障碍的人通常佯称自己患有身体疾病,或者正在从被 跟踪, 伤害, 骚扰和 性骚扰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一些行为本身暗示了真正问题之外的因素。在研究了21起欺骗案例后,费尔德曼列出了以下网络孟乔森综合症患者的常见行为模式。如下:

费尔德曼在几次采访中表示,有人曾给他发邮件解释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以博得关注,但最终却暴露了他们只是在编造症状以愚弄医生的事实。对于迁延性案例,费尔德曼指出,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因为患者们“渴望呵护、同情、关爱和关心,但他们觉得无法以适当的方式获得”,而论坛成员的支持是鼓励他们继续这种行为的强大动力。 由于大部分患者存在操纵行为,患者通过控制他人以产生自己控制他人生活的错觉的需要和他们身上潜伏的人格障碍都十分明显。许多表现出做作性障碍的人渴望同情和支持,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过这些东西。 2001年发表在 《村声》 上的一个故事中讲到,一位正在从做作性障碍中恢复的女性在回忆自己虚构病症的原因时说:“当我要做些什么来吸引医护人员和警察时,我的肾上腺素水平激增。 我觉得我上瘾了。 我当时并不明白这是在伤害自己。”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一位为早产儿支助团体效力的心理学家说:“这样做的人需要一些东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在以另外一种方式一次又一次的获得某种心理需求。”

费尔德曼表示,虽然他与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论坛成员保持联系,但网络孟乔森综合症的案例大多发生在美国。费尔德曼还表示,一个人在20至40岁之间时,最容易患该症状。

在《卫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 的传播学教授史蒂夫·琼斯对凯茜·尼科尔一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琼斯认为,互联网的匿名性使人们很难意识到别人在撒谎。“面对面交流至少提供了让人们鉴别对方身份的可能性,可是当线上身份不确定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社会关系?” 在线互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成为可能,并在近年逐步发展。在分析过几个网上欺骗的案例后,社会理论家 亚当·乔伊森 和贝茨·迪茨-乌勒尔在2002年的 《社会科学的计算机审查》 的文章中写到,互联网上的欺骗行为不该被草率定性。因为匿名性质的在线通信虽然为患者提供了肆无忌惮的机会和一定数目的关注者,但也允许真诚的用户更自由地表达自己、展示真实的自己。通常,网络欺骗包括篡改性别或优化个人形象。乔伊森和乌勒尔引用了《网络和网络对战》中的一章。文章提到,一些论坛的设立目的是允许其成员在网上聚会,为这些人提供“假装“和”演戏”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往往只有参加蒙面舞会或嘉年华的儿童和成人才能享受到。” 更确切的信息,例如年龄、地区、婚姻状况和职业也经常被在线更改,或以模糊的方式展示,以保护用户隐私,确保匿名性。

相关

  • 意大利体在拉丁字母的字体排印学中,意大利体(英语:Italic type)是一种手写体印刷字形,是斜体的一种。因为受到手写书法的影响,意大利体的字形微向右倾斜,其字母写法也接近于手写体,成为其主
  • 根瘤蚜总科根瘤蚜总科(学名:Phylloxeroidea)属半翅目胸喙亚目,是一种寄生于葡萄的害虫的集合,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因商旅关系带回欧洲,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法国、以色列及中国等。曾
  • 宗教分裂教派分裂(英语:Schism),也称宗教分裂是指一个宗教或宗派之中,因为信徒之间理念有不能同意的地方而分裂出不同的教派,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里都有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
  • 伽玛射线乐团伽玛射线(英语:Gamma Ray)是德国力量金属乐团,万圣节的元老吉他手凯伊·汉森(英语:Kai Hansen)在1989年退出后,自行成立了伽玛射线。他是乐团当前的主唱、吉他手以及首席歌曲创作者
  • 亚利桑那州历史首批印第安人在公元前16000年与公元前10000年之间到达现在的亚利桑那州所在地区。有记载的亚利桑那州历史开始于1539年,方济各会修道士Marcos de Niza在该地区探险。1810年墨
  • 贵州贵州河流列表,列举全部或部分在贵州省境内的河流,并依照流域排列;支流则由河口至源头排序。
  • 太阳系探测器列表太阳系探测器包括所有曾试图到达地球以外层空间的探测器(无论任务成功与否),其目标任务囊括了小行星、行星、卫星、太阳甚至是太阳系外的探测。其中有一些任务仅飞掠小行星、行
  • 德式巧克力蛋糕德式巧克力蛋糕(英语:German chocolate cake),是一个美国的千层巧克力蛋糕,填满椰子和核桃糖霜。它的巧克力制造商名为塞缪尔·德语,他们以烤巧克力(英语:Baking chocolate)于蛋糕食
  •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 (奥兰治亲王)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荷兰语:Friderik Hendrik,1584年1月29日-1647年3月14日),尼德兰政治家和军事统帅,联省共和国执政(1625年4月25日~1647年3月14日在位)。他的封号包括奥兰治亲王
  • 1987年地中海运动会1987年地中海运动会(1987年9月11日-1987年9月25日)是第十届地中海运动会。此届运动会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海滨城市拉塔基亚举行。来自地中海沿海地区亚、非、欧三大陆的18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