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音

✍ dations ◷ 2025-08-02 21:04:59 #楚辞音

《楚辞音》,楚辞研究专著,隋释智骞(一作道骞)撰。

《隋书·经籍志》有著录,小序又云:“隋时有释道骞,善读之。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另外,《隋书·经籍志》又著录《楚辞音》五种,除此书之外皆佚。之后,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两唐书》皆有著录。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序》记曰:“及隋唐间为训解者,尚五六家,又有僧道骞者,能为楚声之读,今亦漫不复存,无以考其说之得失”,其书已经不见。至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八、杨慎《转注古音略》卷首《闻书字书目录》等皆有著录,未知是否尚见其书。

二十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发现,为伯希和所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重民、姜亮夫在巴黎见得,翻摄出版。《庚辰丛编》、《敦煌秘籍留真新编》有收入此本,欠清晰。一九九六年,《敦煌音义汇考》收入姜亮夫摄片影印本,较清晰。此本未避隋唐讳,当是唐之前的写本。此本是目前发现《楚辞》版本中第二早的,只次于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所发现的《楚辞》残简本(只有十字)。

残卷存八十四行,列《离骚》正文和王逸注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中正文一百九十四字,注文九十七字。采王逸注十四条、郭璞注四条。上起“乘”之上字注音“某某反”的“反”字(应为《离骚》“驷玉虬以乘翳”句),止于“瑶,或作璠”的“璠”字(应为《离骚》“杂瑶象以为车”句)。

此本是目前发现《楚辞》版本中第二早,校勘学价值很高,以今本《楚辞章句》以此比较,异文大多较今本为优。郭璞《楚辞注》在唐中叶已佚,此本采辑了四条,使后人可以略窥郭璞之意,有辑佚价值。另外,此本征引书籍甚多,有《诗经》、《书经》、《说文解字》、《文选》等等,与当今传世版本有所不同,有助校勘。

此书以注音为主,共注二百七十六条,大多使用反切法,反切皆言“反”,随文而注。反切用字不避重复,用字大多和《广韵》所用不同,还用了直音法、如字法和协音法。保留了隋唐古音的原始资料,甚有音韵学价值。

相关

  • 兜虫兜虫亚科(Dynastinae),为鞘翅目金龟子科的其中一个甲虫亚科,成员里的雄性成虫大多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犄角,也因此吸引了许多收藏家争相收藏,如目前已知最长的甲虫长戟大兜虫、重量感
  • 安大略国际机场安大略国际机场(英语:Ontari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ONT;ICAO代码:KONT;FAA代码:ONT),旧名洛杉矶/安大略国际机场,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大略市市区以南约2英里(3.2千米)、洛
  • 文森特·佩尔西凯蒂文森特·路德维希·佩尔西凯蒂(英语:Vincent Ludwig Persichetti,1915年6月6日-1987年8月14日),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卒于费城。作品数量巨大,有九部交响曲。长期在茱莉亚
  • 多物理场多物理场(英语:Multiphysics)为耦合有多个同时发生的物理场的过程或系统,以及对此类过程和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多物理场涵盖了科学和工程当中的许多学科,是一种
  • 喻长霖喻长霖(1857年-1940年),字志韶,浙江台州黄岩人,清末榜眼、名士,学者。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和功臣馆纂修。后任清宗室觉罗八旗
  • 吉人吉人可以指:
  • 王振祥王振祥(1912年11月-1993年9月23日),山东郓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1年初在济宁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年底,随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
  • 陈嘉君 (演员)陈嘉君(1984年6月29日-),曾用过德秀当艺名,台湾女艺人,在近年来演出多部的的戏剧并且打开知名度。好友
  • 曾元福曾元福(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Tsan Guân-hok,1810年-1878年),又名长久,号辑五,,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十一督胡尾乡。曾元福生于嘉庆15年(1810年),于道光6年(1826年)入行伍,其父亦为军旅
  • 第八高等学校第八高等学校,简称八高,是一所于1908年建立的旧制高等学校,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1945年,校舍在美军空袭中被毁。二战后,旧制高等学校因实行学制改革一并废校,其中第八高等学校于1950年并入名古屋大学,成为该大学的教养部。原第八高等学校的校门现在被移到了博物馆明治村(日语:博物館明治村)、用作博物馆的正门,是登录有形文化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