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花

✍ dations ◷ 2025-04-27 23:16:31 #1944年出生,在世人物,金钟奖特别贡献奖得主,台湾电影女演员,台湾电视女演员,台湾电视制作人,台湾歌仔戏演员,闽南裔台湾人,员山人,林姓

杨丽花(1944年10月26日-),本名林丽花,台湾宜兰县员山乡人,台湾国宝级歌仔戏艺人、电视与电影女演员、歌仔戏戏剧制作人。其夫婿为台湾骨科名医、前立法委员洪文栋。告别舞台多年,2016年正式宣告复出。

从1947年就上台演出的她,不但是1950年代-1960年代的知名的台湾歌仔戏野台戏演员,也是台湾“电台歌仔戏”、“电视歌仔戏”的创始者。她于1970年代所组成的“台视歌仔戏团”不仅让歌仔戏于电视新媒体得以流传,也培养诸如陈亚兰、纪丽如、潘丽丽、简嘉伶、叶丽娜等歌仔戏名伶;和柳青、叶青、小明明并列歌仔戏四大小生。

杨丽花的歌仔戏演出,绝大部分为女扮男装;这不但是她的演出特色,也是台湾歌仔戏的特色。杨丽花虽为宜兰人,但其演戏使用闽南语时并不使用宜兰腔,而用台北腔。

生于1944年的杨丽花,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及一个妹妹。并没有接受任何正规学校教育。1947年起,杨丽花加入母亲杨好所在的台湾宜兰知名歌仔戏剧团“宜春园”。1950年,杨丽花与母亲於戏院和外台演出由该剧团所制演的《安安赶鸡》;该戏不但是杨丽花首次担纲演出,也因为杨丽花精湛演出而获得一般好评。

1940年代末期,歌仔戏仍为全台湾最受欢迎的娱乐或戏剧,因此杨丽花以《安安赶鸡》这出戏剧里面的演出名字“小安安”(台湾话为“翁安落”)闻名。“翁安落”这个名字,仍为60岁以上歌仔戏戏迷所熟悉。

1957年,13岁的杨丽花正式成为“宜春园”歌仔戏剧团的成员,所有演出均为“女扮男装”小生演出。因为她扮相美,不但迅速成为该团的台柱,随后的1961年更以《陆文龙》一剧走红全台湾。这出戏也奠定她为“台湾歌仔戏第一小生”的名号。

1962年,杨丽花被“赛金宝歌剧团”挖角,除了继续以小生扮相于歌仔戏界受到观众欢迎外,也连同该剧团于当时的台语电影风潮推动下,在1960年代期间演出十数部歌仔戏台语电影。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杨丽花还以“女装”扮相,于借用30年代台语歌谣歌名拍摄而成的政令电影“望春风”担纲担任“女主角”。在1968年与素有“急智歌王”之称的男艺人张帝,共同演出徐守仁所执导的黑白台语电影“张帝找阿珠”,片中饰演“惠珠”一角;1972年以“安平追想曲”一曲改编成的电影“回来安平港”饰演女主角“阿金”,这些是杨丽花极为罕见的女装演出。

这阶段的杨丽花的演出重心,已从1950年代末期的野台戏转为戏院演出的内台戏。许多戏院甚至为了杨丽花,把本来放映电影的戏院,改装成适合歌仔戏演出的舞台。

1965年,杨丽花加入台北“正声天马歌剧团”,该剧团时为正声广播公司的子剧团。杨丽花的歌仔戏电台演出,虽不是歌仔戏界的第一,但是以“倍思调”、“慢头”、“慢尾”、“大哭”等等传统老曲调获得各界的瞩目。同年,甫开播不久的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看中杨丽花可能带来的电视广告收益,特地邀请杨丽花参与演出。而演出戏码为《精忠岳飞》的杨丽花,以女生身份扮演岳飞,也立即获得电视观众的喜爱,不但使《精忠岳飞》成为台湾无线电视史上第二出轰动的电视歌仔戏(第一出为1962年演出的《雷峰塔》),也使杨丽花成为继廖琼枝与何凤珠之后的第三位电视歌仔戏艺人。事实上,杨丽花也是这三个人当中最活跃的一位。

1969年,累积数十档电视歌仔戏主角与制作经验的杨丽花成为“台视歌仔戏团”团长,正式将演出重心转移到无线电视。

1971年,台湾无线电视从黑白迈入彩色。第一出彩色电视歌仔戏《相思曲》,正是由杨丽花与小艳秋主演。

1972年台湾电视公司为振兴民间艺术歌仔戏,吸收了台视、中视、金龙、华夏剧团的精英,组成了“台湾电视联合歌剧团”;被网罗的歌仔戏名伶除了“台视团”的杨丽花、青蓉、许秀年、吴翠娥、吴梅芳、叶文琼、许仙姬、李如麟、尤添义、柯美惠等人外,还有原属“中视团”的王金樱、黄香莲、高玉珊以及在中视演出的“金龙团”叶青、任蓉等人。

这个以杨丽花为中心的台视歌仔戏团,连同知名歌仔戏编剧狄珊,以新颖的服装,紧凑的剧情,加上废除武场现场演出与加强音效等因素,纳入了新生代的歌仔戏戏迷。同时也网罗有歌仔戏基础的演员加入助阵;如1979年拍摄《莲花铁三郎》时,网罗了早期曾经参加过王明山歌仔戏团、却靠连续剧在电视走红的司马玉娇。

1980年代是杨丽花与电视歌仔戏的黄金时期,这时期让杨丽花成为台湾歌仔戏的同义词。而此间代表作有《侠影秋霜》、《莲花铁三郎》、《青山绿水情》、《龙凤再生缘》、《薛平贵》、《铁扇留香》、《情海断肠花》、《薛丁山》、《西江月》、《恩怨情天》、《薛仁贵征东》、《白衣童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洛神》、《狸猫换太子》、《风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尧新传》、《花月正春风》、《孙膑下山》、《朱洪武》、《王文英与竹庐马》与等戏码,总名《杨丽花歌仔戏》。

1994年8月27日,杨丽花正式宣布结束与台视的合作关系。她表示,与台视合作30年来,她从无二心;但台视发函说往后要收回著作权,“我是个创作者,一向最重视版权”,与台视就著作权问题沟通无效,所以决定脱离台视。

电视歌仔戏原本就是艺术包装的商品,它和所有的电视节目一样是靠着广告的支持而生存的,商业与本土艺术的结合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令人诟病的问题。但是杨丽花借由科技之利、传播之便,让传统歌仔戏得以在台湾政府不重视的情况下留存,让歌仔戏脱离“外台”与“内台”的局限,这是杨丽花对台湾歌仔戏的重大贡献。

1990年代,解严后的台湾允许世界各国影视娱乐进入,加上有线电视兴起,依赖台湾无线电视产业生存的杨丽花电视歌仔戏渐次没落。杨丽花之后的小生接班人,也无法接续杨丽花的气势。这些因素导致杨丽花所组成的台视歌仔戏团无法继续1970年代、甚至1980年代的台湾歌仔戏荣景。

虽然如此,杨丽花仍继续培养新人;并将表演触角重新伸出大型舞台,这里面以1991年、1995年、2000年与2007年于国家戏剧院推出《吕布与貂蝉》、《双枪陆文龙》、《梁祝》与《丹心救主》为其代表作。2012年,杨丽花与爱徒陈亚兰在台北小巨蛋合作演出《杨丽花终极大戏-薛丁山与樊梨花》,结合电脑投影特效,将歌仔戏提升至另一种新的层次。

结束与台视的合作关系后,杨丽花担任丽花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掌握了一部分的杨丽花歌仔戏的版权。

2016年3月23日,《台湾壹周刊》报导,杨丽花及其夫洪文栋已分居并协议离婚,原因是洪文栋把家产只分给前妻的4个小孩;同日,杨丽花与洪文栋发出声明稿驳斥,此报导全属编造虚构,请《台湾壹周刊》尽速更正;同日,导演邱瓈宽说,杨丽花与洪文栋感情很好、没有财产问题,杨丽花一直把洪文栋的小孩当成自己的小孩;同日,《台湾壹周刊》执行副总编辑宋筱玲回应,尊重杨丽花与洪文栋的主张,“我们有我们的新闻来源”,目前没有打算更正报导。

A

B

相关

  • 马来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学名:Manis javanica),又名爪哇穿山甲或爪哇鲮鲤,是东南亚的一种穿山甲,分布在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森林。它们大部分时间都是
  • 洛邑雒邑,别称成周,中国古地名,在今洛阳市。西周周成王时,周公建成洛邑(今瀍河两岸),又称成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成周,从此又称王城。周敬王前510年修筑新都(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
  • 鄂毕湾鄂毕湾(俄语:О́бская губа́,Gulf of Ob或Ob Bay)位于俄罗斯北部鄂毕河流入北冰洋的海湾,鄂毕河口有数个平坦的岛屿,它们是湿地公约保护的湿地。区内有庞大的天然气和
  • 空间演化博弈空间演化博弈是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生物数学博弈模型。这一模型通过利用按照博弈规则进行演化的细胞自动机,来获知个体的背叛怎样在未来影响群体的合作-背叛状况。该模型可
  • 斯妤斯妤(1954年-),原名詹少娟,福建厦门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小说集三十多部。代表作有散文集《斯妤散文精选》《两种生活》,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长篇小
  • 过鹤过鹤(?-?),字九皋,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后进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四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参加戊戌科会试,得贡士第一百四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
  • 光纤接头光纤接头是光纤的末端设备,用意是让光纤的接续更快速方便,而不需要熔接。接头的接续让两条不同的光纤的光可以通过。接头有很多种,不同接头的差别在接头大小及接续方法的不同。
  • 丐军丐军(荷兰语:Geuzen,荷兰语发音:;法语:Les Gueux,英语:the Beggars)是自1566年起反抗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统治的荷兰贵族加尔文教徒及其他不满者组成的联盟。海上丐军(荷兰语:Watergeuze
  • 评论轰炸评论轰炸(英语:Review bomb,或称负评轰炸、负评炸弹)是一种网络现象,指一大群人在某些具备用户评论(英语:user review)系统的网站上针对某件产品(诸如电子游戏、电影)留下负面评论,以造
  • 雷珍纳·雷瑟尼克雷珍纳·雷瑟尼克(Regina Resnik,1922年8月30日-) 美籍次女高音歌剧演唱家、演员,以扮演在《卡门》、《阿伊达》和《黑桃皇后》中的角色而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