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花

✍ dations ◷ 2025-02-23 21:04:04 #1944年出生,在世人物,金钟奖特别贡献奖得主,台湾电影女演员,台湾电视女演员,台湾电视制作人,台湾歌仔戏演员,闽南裔台湾人,员山人,林姓

杨丽花(1944年10月26日-),本名林丽花,台湾宜兰县员山乡人,台湾国宝级歌仔戏艺人、电视与电影女演员、歌仔戏戏剧制作人。其夫婿为台湾骨科名医、前立法委员洪文栋。告别舞台多年,2016年正式宣告复出。

从1947年就上台演出的她,不但是1950年代-1960年代的知名的台湾歌仔戏野台戏演员,也是台湾“电台歌仔戏”、“电视歌仔戏”的创始者。她于1970年代所组成的“台视歌仔戏团”不仅让歌仔戏于电视新媒体得以流传,也培养诸如陈亚兰、纪丽如、潘丽丽、简嘉伶、叶丽娜等歌仔戏名伶;和柳青、叶青、小明明并列歌仔戏四大小生。

杨丽花的歌仔戏演出,绝大部分为女扮男装;这不但是她的演出特色,也是台湾歌仔戏的特色。杨丽花虽为宜兰人,但其演戏使用闽南语时并不使用宜兰腔,而用台北腔。

生于1944年的杨丽花,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及一个妹妹。并没有接受任何正规学校教育。1947年起,杨丽花加入母亲杨好所在的台湾宜兰知名歌仔戏剧团“宜春园”。1950年,杨丽花与母亲於戏院和外台演出由该剧团所制演的《安安赶鸡》;该戏不但是杨丽花首次担纲演出,也因为杨丽花精湛演出而获得一般好评。

1940年代末期,歌仔戏仍为全台湾最受欢迎的娱乐或戏剧,因此杨丽花以《安安赶鸡》这出戏剧里面的演出名字“小安安”(台湾话为“翁安落”)闻名。“翁安落”这个名字,仍为60岁以上歌仔戏戏迷所熟悉。

1957年,13岁的杨丽花正式成为“宜春园”歌仔戏剧团的成员,所有演出均为“女扮男装”小生演出。因为她扮相美,不但迅速成为该团的台柱,随后的1961年更以《陆文龙》一剧走红全台湾。这出戏也奠定她为“台湾歌仔戏第一小生”的名号。

1962年,杨丽花被“赛金宝歌剧团”挖角,除了继续以小生扮相于歌仔戏界受到观众欢迎外,也连同该剧团于当时的台语电影风潮推动下,在1960年代期间演出十数部歌仔戏台语电影。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杨丽花还以“女装”扮相,于借用30年代台语歌谣歌名拍摄而成的政令电影“望春风”担纲担任“女主角”。在1968年与素有“急智歌王”之称的男艺人张帝,共同演出徐守仁所执导的黑白台语电影“张帝找阿珠”,片中饰演“惠珠”一角;1972年以“安平追想曲”一曲改编成的电影“回来安平港”饰演女主角“阿金”,这些是杨丽花极为罕见的女装演出。

这阶段的杨丽花的演出重心,已从1950年代末期的野台戏转为戏院演出的内台戏。许多戏院甚至为了杨丽花,把本来放映电影的戏院,改装成适合歌仔戏演出的舞台。

1965年,杨丽花加入台北“正声天马歌剧团”,该剧团时为正声广播公司的子剧团。杨丽花的歌仔戏电台演出,虽不是歌仔戏界的第一,但是以“倍思调”、“慢头”、“慢尾”、“大哭”等等传统老曲调获得各界的瞩目。同年,甫开播不久的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看中杨丽花可能带来的电视广告收益,特地邀请杨丽花参与演出。而演出戏码为《精忠岳飞》的杨丽花,以女生身份扮演岳飞,也立即获得电视观众的喜爱,不但使《精忠岳飞》成为台湾无线电视史上第二出轰动的电视歌仔戏(第一出为1962年演出的《雷峰塔》),也使杨丽花成为继廖琼枝与何凤珠之后的第三位电视歌仔戏艺人。事实上,杨丽花也是这三个人当中最活跃的一位。

1969年,累积数十档电视歌仔戏主角与制作经验的杨丽花成为“台视歌仔戏团”团长,正式将演出重心转移到无线电视。

1971年,台湾无线电视从黑白迈入彩色。第一出彩色电视歌仔戏《相思曲》,正是由杨丽花与小艳秋主演。

1972年台湾电视公司为振兴民间艺术歌仔戏,吸收了台视、中视、金龙、华夏剧团的精英,组成了“台湾电视联合歌剧团”;被网罗的歌仔戏名伶除了“台视团”的杨丽花、青蓉、许秀年、吴翠娥、吴梅芳、叶文琼、许仙姬、李如麟、尤添义、柯美惠等人外,还有原属“中视团”的王金樱、黄香莲、高玉珊以及在中视演出的“金龙团”叶青、任蓉等人。

这个以杨丽花为中心的台视歌仔戏团,连同知名歌仔戏编剧狄珊,以新颖的服装,紧凑的剧情,加上废除武场现场演出与加强音效等因素,纳入了新生代的歌仔戏戏迷。同时也网罗有歌仔戏基础的演员加入助阵;如1979年拍摄《莲花铁三郎》时,网罗了早期曾经参加过王明山歌仔戏团、却靠连续剧在电视走红的司马玉娇。

1980年代是杨丽花与电视歌仔戏的黄金时期,这时期让杨丽花成为台湾歌仔戏的同义词。而此间代表作有《侠影秋霜》、《莲花铁三郎》、《青山绿水情》、《龙凤再生缘》、《薛平贵》、《铁扇留香》、《情海断肠花》、《薛丁山》、《西江月》、《恩怨情天》、《薛仁贵征东》、《白衣童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洛神》、《狸猫换太子》、《风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尧新传》、《花月正春风》、《孙膑下山》、《朱洪武》、《王文英与竹庐马》与等戏码,总名《杨丽花歌仔戏》。

1994年8月27日,杨丽花正式宣布结束与台视的合作关系。她表示,与台视合作30年来,她从无二心;但台视发函说往后要收回著作权,“我是个创作者,一向最重视版权”,与台视就著作权问题沟通无效,所以决定脱离台视。

电视歌仔戏原本就是艺术包装的商品,它和所有的电视节目一样是靠着广告的支持而生存的,商业与本土艺术的结合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令人诟病的问题。但是杨丽花借由科技之利、传播之便,让传统歌仔戏得以在台湾政府不重视的情况下留存,让歌仔戏脱离“外台”与“内台”的局限,这是杨丽花对台湾歌仔戏的重大贡献。

1990年代,解严后的台湾允许世界各国影视娱乐进入,加上有线电视兴起,依赖台湾无线电视产业生存的杨丽花电视歌仔戏渐次没落。杨丽花之后的小生接班人,也无法接续杨丽花的气势。这些因素导致杨丽花所组成的台视歌仔戏团无法继续1970年代、甚至1980年代的台湾歌仔戏荣景。

虽然如此,杨丽花仍继续培养新人;并将表演触角重新伸出大型舞台,这里面以1991年、1995年、2000年与2007年于国家戏剧院推出《吕布与貂蝉》、《双枪陆文龙》、《梁祝》与《丹心救主》为其代表作。2012年,杨丽花与爱徒陈亚兰在台北小巨蛋合作演出《杨丽花终极大戏-薛丁山与樊梨花》,结合电脑投影特效,将歌仔戏提升至另一种新的层次。

结束与台视的合作关系后,杨丽花担任丽花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掌握了一部分的杨丽花歌仔戏的版权。

2016年3月23日,《台湾壹周刊》报导,杨丽花及其夫洪文栋已分居并协议离婚,原因是洪文栋把家产只分给前妻的4个小孩;同日,杨丽花与洪文栋发出声明稿驳斥,此报导全属编造虚构,请《台湾壹周刊》尽速更正;同日,导演邱瓈宽说,杨丽花与洪文栋感情很好、没有财产问题,杨丽花一直把洪文栋的小孩当成自己的小孩;同日,《台湾壹周刊》执行副总编辑宋筱玲回应,尊重杨丽花与洪文栋的主张,“我们有我们的新闻来源”,目前没有打算更正报导。

A

B

相关

  • 成功包围鲁尔突围战,以盟军的观点则为鲁尔包围战,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即将结束之际,盟军对纳粹德国的大包围之一,发生在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在此战役中,德军意图突围且欲将已
  • 距可以指:
  • 各国镁产量列表本列表列出各国镁年产量(2018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资料。
  • 吴其哲吴其哲(1956年-),台湾日语检定名师,台中人。日本上智大学经营学系学士。吴氏日文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自1991出版第一本书“银行经营(行员迈向经理之路)”开始,教学之
  • 苗衷苗衷(1381年-1460年),安徽凤阳定远人,明朝政治人物、榜眼。永乐九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升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明太祖实录》。正统初年,杨士奇举荐其为讲官,后升任兵部尚书。致仕而
  • 朝井辽朝井辽(1989年5月31日-),日本小说家,出生于日本岐阜县不破郡,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学文化构想学部。本名佐佐井辽。朝井辽在学期间已经从事写作,2009年推出《听说桐岛退社了》(桐岛、部
  • 王文清 (清朝)王文清(1692年-1779年),字廷鉴,号九溪,湖南宁乡人。清朝官员、学者。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历任九溪卫学正、中书舍人、宗人府主事等职,官至岳州府教授。因为
  • 约翰内斯·温克勒约翰内斯·温克勒(Johannes Winkler)1897年5月29日生,1947年12月27日去世,是一位德国火箭先驱,德国火箭协会创始成员之一,在欧洲率先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在1915年第一
  • 女伶四大皇后选举女伶四大皇后选举,是1930年由天津的《北洋画报》所举办的一次选举,目的是选出当时京剧界公认最佳的四位女性旦角演员,在当时中国戏剧界娱乐界造成很大的轰动和回响。这个事件也
  • 郭英声郭英声(英文名: QUO YING SHENG,1950年10月25日-),是一名生于台湾台北的台湾摄影师。他在1975年成为二战后第一位赴法国巴黎从事影像创作及工作的华人艺术家。2007年,与服装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