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微粒

✍ dations ◷ 2025-07-06 09:51:40 #悬浮微粒
灰尘由固体物质的细小颗粒组成。在地球上,它通常由大气中的悬浮微粒组成,这些颗粒来自各种来源,例如土壤、因风蚀而被风带走的尘埃、火山爆发和其他空气污染。房屋、办公室和其他人类环境中的灰尘含有少量植物的花粉、动物的毛发、纤维、来自户外土壤的矿物质、人体的皮肤细胞、烧焦的陨石颗粒以及许多其他在当地环境可能存在的物质。灰尘的集合体会形成尘兔(英语:Dust bunny),又称灰尘团。尘兔主要由毛发、灰尘、蜘蛛网和一些体积较小的垃圾或碎屑所组成,因为静电而形成类似毛毡的结构。灰尘颗粒的直径通常小于500微米。小于10微米的悬浮粒子(PM10),即被认定有害于人体;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更可穿透肺泡直达血液。土壤中的灰尘和沙粒常伴随季风的吹拂,产生沙尘暴。现今工业化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浮悬物亦成为测定标准之一,例如台湾环保署即定义粒径10微米以下之粒子为悬浮微粒,亦称浮游尘,为空气污染指数PSI指数测定标准之第一项。悬浮微粒具有细小的特点,故容易经由呼吸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呼吸道伤害。在矿坑中工作的矿工,也因环境过多的煤灰而成为肺尘病的高危险族群。另外,灰尘易形成尘螨寄生之处,而除了灰尘本身导致呼吸道问题之外,螨亦是许多呼吸道疾病的过敏原,例如哮喘病。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提到,PM2.5会导致哮喘、肺活量下降。它还会夹带重金属毒素,让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难以消化,导致巨噬细胞破裂而死,影响免疫功能。 根据台湾环保署的资料,许多流行病理学研究,已证实PM2.5对健康的危害,包括早逝、支气管炎、气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宇宙尘在太空中非常普遍,其中所包含的气体和尘埃是构成行星系统前身的主要成分。黄道光,是在黑暗的夜晚看见的微光,就是由围绕着太阳的尘埃微粒所反射的阳一光产生的。彗星尾巴的微光也是从彗星释出的电离气体和尘埃所发射的光。尘埃也可以覆盖在行星固体的表面,像是火星上所发生的尘暴,就几乎可以覆盖整个的行星表面。星际尘埃被发现存在于恒星之间,浓度高的可能形成弥漫星云和反射星云。从外太空带回来的尘埃样品或许能提供早期太阳系的讯息。有些太空船已经发射前往搜集尘埃和其他物质的样本,像是星尘号在2004年穿越过维尔特二号彗星的尾巴,并且在2006年一月将保存在胶囊内的一些样本带回地球。日本的隼鸟号太空船过去亦在执行收集小行星尘土的样本带回地球的任务。

相关

  •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英语:mineralocorticoid;又称为盐皮质素、盐皮质类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脱氧皮质酮和醛固酮,通过刺激钠的滞留和钾的
  • 音乐美国音乐反映了该国多元种族混合的文化。该国音乐受到西非、爱尔兰(英语:music of Ireland)、苏格兰(英语:music of Scotland)和欧洲大陆音乐的影响,最出名的音乐类型包括爵士、蓝
  • 肌红蛋白3RGK· oxygen binding · heme binding· transport · heart development · response to hormone stimulus · slow-twitch skeletal muscle fiber contraction ·
  • 有效性在逻辑中,如果一个论证不能从真前提中得出假结论,则论证的形式是完全有效的。一个论证若被称为是有效的,则如果在其中所有前提都为真的每个模型中,结论也是真的。例如:“所有A是B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
  • 专业人员专业人士,通称专家、学者,即职场上的专门行业,指具备专业化知识及技能的职业人士。通常,专业技能须符合科学原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及训练,并有经专业认证的考试获得的合格证书或执
  • 星系星系(英语:Galaxy),在日文汉字译字为银河,但在中文银河是特指银河系。源自于希腊语的“γαλαξίας”(galaxias)。广义上星系指无数的恒星系(当然包括恒星的自体)、尘埃(如星云)组
  • 举重举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以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男子举重在1896年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便已列为正式项目。虽然早在1987年世界举重锦标赛
  • 编码区基因的编码区(英语:Coding region),亦称为“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或“CDS”(Coding DNA Sequence),是指DNA或RNA中由外显子组成,编码蛋白质的部分。该区域的边界范围从靠近5′
  • 蔡荣根蔡荣根(1964年9月-),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95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