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鹏举

✍ dations ◷ 2025-11-05 00:32:58 #1950年出生,2009年逝世,台湾中医学家,现代中医学家,台北医学院校友,台湾佛教徒,台东人,赖姓

赖鹏举(1950年4月22日-2009年4月13日),号慧因居士,生于台湾台东县,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妹妹及两个弟弟,父亲原为彰化员林人,后来移居台东。高中毕业于台南一中,毕业于台北医学院医学系,为台湾著名医师,获有中西医执业医师执照,致力于推动中西医整合。赖医师与夫人育有一子。他也是著名的佛教居士,对般若学有深入研究,倡导净土宗。

赖鹏举医师在高中时期对于中国文学及佛教很有兴趣。进入医学院之后,追随智谕法师研读般若学,大三时曾任台北医学院剑道社社长,参与台北医学院“中医社”,开启往后中西医“整合医学研究小组”成立的基础。1972年参与“西莲净苑建设筹备会”。积极参与佛学社及中医社,致力于中医及佛学的研究。1977年担任台北荣总住院医师,曾任法光佛学研究所讲师,圆光佛学研究所讲师,1980年在三峡溪东里开设博施内科诊所。1981年因父亲心脏开刀而居美国之德州及加州,偶于加州中国城之中国书店得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所出版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携回台湾研究,而有尔后之出版及相关研究。1982年参加“东方宗教讨论会”,接触佛教历史、义理与艺术的朋友,在相互融合与激荡中,逐渐形成以般若、华严经典义学与禅法来研究石窟造像。1983年,成立整合医学研究室,出版《整合医学导论》,发行《整合医学杂志》。他提倡以西医方法及仪器检验,再以中医思考来诊断治疗。也是《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在台湾最早的研究者及推广者,发展出器官场论,整合中西医学,创立新医学,研究与治疗方法,参考西医的数据报告,用中医来诊断给予中药治疗。

2001年完成‘关河的“般若”禅法’,纪念智谕法师圆寂周年。2002年完成“丝路佛教的图像与禅法”,收录于圆光佛学研究所出版品。在诊所业务之余,他也在圆光佛学院开课,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关河地区的般若学及佛窟造像有深入研究。2005年,成立台湾“佛教图像学”研究中心。2006年完成‘西北印的“龙族”与大乘经典的起源’。2009年8月1日出版“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西莲净苑惠敏法师题挽联:“精进学佛四十年,行医救世三十年;梦里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

著有

相关

  • 咪唑-4-酮-5-丙酸咪唑-4-酮-5-丙酸 是组氨酸代谢的一个中间体。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
  • 欲望欲望一词专指五官之欲,尤指情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
  • 总机总机负责操作多电话线的插线接通(英语:Telephone switchboard)工作,依据发话端的要求将电话线接到其他线路,故又称为接线生。在称谓上,常依不同性别将男性总机称为“总机先生”、
  • 巴利文上座部佛教巴利语(IAST/ISO 15919: Pāḷi、पालि)是古印度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与梵语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语(普
  • 黄大城新竹高中黄大城(1954年12月19日-2008年11月24日),台湾歌手,曾和王梦麟、赵树海组成MIB三重唱,毕业于新竹高中、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社会学系,毕业后在民航局上班。1978年,以云南民谣弥
  • 硫化铷硫化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无机盐类,其化学式为Rb2S。常温下为无色易朝解固体,它的性质都与同族硫化物:硫化锂、硫化钠和硫化钾类似。可将硫化氢溶解在氢氧化铷水溶液,会先生成
  • 菲利普·狄克菲利普·金德里德·狄克(Philip Kindred Dick,1928年12月16日-1982年3月2日),美国的科幻小说作家,除了现在仍在发行的38本书外,他还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和少数作品出版在廉价杂志上,其
  • 白桑白桑()是桑属的一种小型到中型的落叶乔木,高度约10–20 米。白桑原生于中国北部,并广于世界各地种植。由于白桑是养蚕业的重要饲料,很早就在中国培育,果实称为桑椹,初生白色,成熟后
  • 诺伊施塔特诺伊施塔特(德语:Neustadt)是一常见的德语地名,意为“新城”,可能指以下地方:
  • 韩葆珍韩葆珍(1940年9月-),女,汉族,天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