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进台湾

✍ dations ◷ 2025-09-10 10:12:10 #2003年电影,台湾纪录片,日本纪录片,台湾电影史,台湾日治时期背景电影,1930年代台湾,殖民主义

《南进台湾》是在1939至1940年之间,日治时期日本台湾总督府为宣传在台湾的政绩所拍摄的纪录片,由台湾总督府等官方支持,并由实业时代社等单位制作这部片,以绕台湾一周的拍摄手法阐述日本对台湾各地的开发建设、台湾的重要性及日本领有主导台湾权力。曾在2010年参加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南进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描述日本台湾总督府统治台湾约四十年的政绩宣传片。片中呈现日治台湾的面貌:包括台湾各州的风土、产业、建设、地理及人文景观,例如:原住民的杵音、台湾最早的百货公司等,将台湾的自然美景和资源及日本在台湾主政以来现代化的成就,呈现于日人面前,并纪录日本人在台湾的建设。

纪录片中也展示日本及台湾宣导“南进基地”的政策,并将台湾视为南进基地化、现代化的首选地方,展现出日本人眼中的新兴台湾。继而远眺并征服拥有丰富物、矿产、土地与战略位置的南洋群岛。重新观看,使我们得以不同的眼光视野去了解台湾这块土地和人们。

2003年,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吕理政主任及台南艺术大学音像艺术学院井迎瑞院长获知嘉义出现一批日据时代珍贵的影像,由于影片珍贵,国内外机构竞争争取。2005年,最终由台湾历史博物馆购藏,并委托台南艺大进行“日治时期电影资料整理及数字化计划”,再由文建会补助修补。《南进台湾》更是其中的一部片,在台湾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及台南艺大努力修复下,从见天日,并放于YouTube网站上公开供人点阅。井迎瑞院长强调影片出土再现了“台湾的影像历史”,影片以殖民现代化及国族建构为主轴,从中可以清晰看见日本人如何在殖民期间对台湾施行统治与教育。

《南进台湾》借由从台湾北部到南部和东部的铁路环岛之旅,1930-1940年日治时期的黑白影像,以日本帝国的观点俯瞰台湾这块殖民地,逐一的介绍日本对台湾各地的开发、台湾各大城市的物产及重要景点,作为“南进”的号召,并把台湾塑造成“南国的梦想宝岛”。用平实的拍摄技巧及日语旁白,呈现日治台湾的面貌。

纪录片一开始,影像涵盖台北的台湾总督府、台北州厅等官方单位、名胜古迹、文化景点等等,呈现日本主政台湾以来现代化的风貌,更宣扬在日本的都市计划下,台北逐渐有现代化的建筑、交通,也致力改善台北文化样貌与教育,并开始出现现代化的休闲娱乐及物质文明,片中可见女性穿着高雅,并悠闲的漫步于植物园。

接着,到了中南部时,影片以介绍台湾各地产业与天然资源为主,并间接展现出台湾产业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外销增加产业值;更在台湾土地上建设许多辅助工业的设施,如:港口、大圳及电力所,提供水、电力等基础能源。后来,影片一路往南部走,逐一介绍台湾的制糖、制盐产业,积极训练农业人才,种植热带物产,如:木瓜、凤梨、香蕉等。纪录片中可看到洋楼、道路等都市化的建设,更以屹立不摇的鹅銮鼻灯塔象征日本南进政策的决心。另外,也可了解到台湾对外的交通,如:航线、无线电话等。强调日本对台湾产业开发的重视。纪录片片尾往台湾东部绕,影片环绕着港口、滨海公路的建设,也呈现当时高砂族的生活样貌及东部的风景名胜。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其“准演执照”,该文件主要是作为影片送审通过后备查之用,上面记载影片的摄制单位、演职员表、故事大纲、全数字幕脚本等。在现代研究与影片复原工作中,当影片佚失或画面毁损时,能据此考证、重建影片原貌,也因此成为台湾影像历史的重要史料。

影片站在殖民者的角度,介绍台湾各地的景观,此部影片定义了台湾的经济价值。也让观影者了解日治时期日本对台湾的影响及政绩。此部影片是以殖民者的角度来观看,刻意选择美好的画面,强调台湾人民享受现代化过程。虽然《南进台湾》整部纪录片是宣传用意的政治工具,不完全客观,但旁白详细说明画面内容,企图增加“眼见为凭”的说服力,即便是一部政策宣传片,但影片却记载了1930-1940年代台湾的景象而弥足珍贵。

井迎瑞教授对于日本政治宣传纪录片《南进台湾》有感而评论:

《南进台湾》的全岛绕行,便是对于台湾这块土地主权的一种宣示,而“绕行”则是“宣示”的一种视觉再现与仪式化行为。“绕行”有助国民建构“岛”的印象,形成特有“岛国美学”。并强调“没有条件留下影像纪录的前殖民地国家,需要先维护‘帝国记忆’来看见自己并重构主体。”

相关

  • NP核蛋白是指与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或者核糖核酸,RNA)有关的任何蛋白质。譬如,组织蛋白类型的蛋白-染色质。端粒酶,核糖核蛋白和精蛋白都是核蛋白。典型的核蛋白包括核糖体,核小体和
  • 眶额皮质眶额皮质(英语:orbitofrontal cortex,缩写OFC),又译为眼窝前额皮质、眼眶额叶皮质、前额叶基底部,是位于大脑额叶前下方的前额叶皮质,是与决策的认知过程有关的一个脑区。非人类灵
  • 克洛泰尔三世克洛泰尔三世( 法语:Clotaire III,拉丁语:Clotharius III;652年-673年3月10日),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王(657年10月31日-673年3月10日在位)。他是纽斯特里亚和勃艮
  • 阿诺德·施瓦辛格阿诺·阿洛伊斯·施瓦辛格(德语: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1947年7月30日-),是一位美国男子健身运动员、演员和政治家,生于奥地利,曾经担任第38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曾出演过
  • 教宗佳德教宗圣佳德(拉丁语:Sanctus Agatho PP.;约577年-681年1月10日)自678年6月27日至681年1月10日在位为教宗。他是一位出生在西西里的希腊人,其父母十分富有。
  • 埃罗鳄埃罗鳄(学名:)是鳄形超目新鳄类的一属,化石发现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尼日,生存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埃罗鳄具有长口鼻部,类似长吻鳄,可能是完全水生的动物。埃罗鳄包含两个种:分布于
  • 印度共产主义革命者中心印度共产主义革命者中心(Centre of Communist Revolutionaries of India)成立于1988年,由印度共产主义革命者团结中心(马列)的阿南德(Anand)和Harbhajan Sohi派、印度共产党(马列)Cha
  • 多克·沃森阿尔泰·莱恩·“多克”·沃森(英语:Arthel Lane "Doc" Watson;1923年3月3日-2012年5月29日)是来自美国的吉他手、词曲作者和歌手,演奏风格包括蓝草、民谣、乡村、蓝调以及福音音
  • 陈燊 (俄苏文学专家)陈燊(1921年7月-),笔名陈湛若等,浙江温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
  • 郁离子《郁离子》是明朝名臣刘基(刘伯温)的文集。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意谓天下后世若能采用书中的主张,必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