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海雕

✍ dations ◷ 2025-07-20 01:44:36 #虎头海雕
Aquila pelagicaPallas 1811虎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pelagicus、Steller's Sea Eagle)是鹰科中的一种大型的猛禽。虎头海雕是现时所知全世界平均最重的鹰,平均每只重约6.8公斤。虎头海雕在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沿岸、黑龙江、库页岛北部及俄罗斯尚塔尔群岛(Shantar Islands)一带进行繁殖。大部分虎头海雕在冬季来临时都会往南迁至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海道越冬。这说明了虎头海雕比白尾海雕更不具流浪性,分布的范围亦不及白尾海雕广泛。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河北等地,多栖息于海岸、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Kamchatka。虎头海雕是“海雕属”中最大型的成员,也是最大的猛禽之一。一般而言,它们长86.5到105公分,翼展203到241公分(即6.8到8尺)。平均来说,雌性的体重介乎于6.8到9公斤之间,而雄性的体重则仅介乎于4.9到6公斤。但曾经有一些例外的,根据有关的记录,身体最重的一只虎头海雕重达12.7公斤。虎头海雕在IUCN红色名录内属于易危物种(VU)。最主要威胁到它们的是栖息地的改变、工业造成的污染及过度捕捞鱼类。最近录得的虎头海雕数量仅约为5,000只,且数量仍在下跌。虎头海雕分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H. p. pelagicus)及朝鲜亚种(H. p. niger)。后者咸信是朝鲜半岛的留鸟,除了尾部外,全身的白色羽毛极少。其究竟是否为独立亚种在学界存有不少的争议;它们可能是一种限制性态型(morph),但在遗传学上并不一定是另外一个族群。然而该族群在1950年代因为失去栖息地和被过度猎杀的缘故,已全数灭绝。虎头海雕的亲属关系到迄今为止仍未能确定。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序列的资料暂时显示此物种的祖先曾跟全北极(Holarctic)的海雕分裂为两个物种。此说法亦得到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支持,因为从虎头海雕的黄眼睛、喙及爪可看出,它们的这些特征都跟其他像白尾海雕和白头海雕这样的北部的海雕相同。它们庞大的体型(参见伯格曼氏法则)显示它们是来自北部的族群的,只是一个亚北极区(subarctic)的族群的变体。虎头海雕主要的食物是鱼,尤其是鲑鱼和鳟鱼。除了鱼类外,它们亦有时会捕猎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吃腐肉。它们也会捕猎年轻的海豹。虽然很少有人对其觅食的习性进行研究,但它们的食物大致跟它们的近亲白头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虎头海雕会在数棵树上和数个岩石上筑巢(高度一般约为150公分;直径最多可达250公分)。它们会不断轮流使用这些巢。2月到3月间的求偶季节过后,虎头海雕会在4月到5月间开始孵蛋。在这些蛋中,通常每次只有一只能幸存下来。为期约39到45天的孵蛋期过后,幼鸟孵出,其绒羽呈灰色或白色。在成长期间,绒羽会转为棕色的羽毛。约10星期大时,幼鸟会开始学习飞行,在约4到5岁时,它们才正式开始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到了8至10岁时,虎头海雕才正式长出成鸟的羽毛,此时,它们亦正式踏入成鸟的阶段。成鸟成鸟背部幼鸟右侧幼鸟左侧

相关

  •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前460年-前370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之医师,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后世人普遍认为其为医学史上杰出人物之一。在其所身处之上古时代,
  • 肌酸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人工语言人工语言(又称人造语言,英语:Constructed language,简称conlang),是许多因特定目的、用途,为了某特定使用族群,而人为创造出来的语言,包括文法、单字等等。人工语言不像自然语言一样
  • 那不勒斯语那不勒斯语(那不勒斯文:Napulitano,意大利语:Napoletano)是通行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坎帕尼亚一带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罗曼语族。在ISO 639-1,它未有语言代号;ISO 639-2和IS
  • 坂口志文坂口志文(日语:坂口 志文/サカグチ シモン Sakaguchi Shimon,1951年1月19日-),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大阪大学教授。文化功劳者。坂口教授是调节T细胞的先驱,曾获
  • 肌纤维肌细胞也称为肌纤维,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见到,这些细胞型态上属于长型且管状,肌肉细胞是从肌肉母细胞发育而来。经过肌肉生成(英语:Myogenesis)后肌细胞会特化成数种型态,包括骨骼肌、
  • 吉备真备吉备真备(695年-775年),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政治家(公卿),曾任两次遣唐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明治时期被追赠为勲二等。717年(养老元年),作为遣唐学生到中国,学儒学、律令、礼仪等。735年
  • 警戒色'警戒作用(英语:Aposematism)是爱德华·巴格诺尔·波尔顿为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的警戒色(英语:warning coloration)的概念创造的术语。它是反捕食者适应一类,警告潜在捕食者
  • 利未记《利未记》(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大清后宫《大清后宫》(英文:Concubines of the Qing Emperor),又名《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是2006年出品的一部共四十集的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描述清朝道光年间后宫斗争的经过,素有港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