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话

✍ dations ◷ 2025-09-04 18:52:14 #邵武话
邵武话是汉语族闽语支邵将语中的一种方言,也是邵将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福建省南平的邵武市一带。邵武话是带有非常多赣语的特点,兼具闽北语的特色。邵武话之下又分为城关话、洪墩话、和平话、金坑话四种次方言,其中以城关话为标准口音。除洪墩话沟通较为困难之外,其他三种次方言皆能勉强互通。邵武话与光泽话可以互通,但却与泰宁话和建宁话沟通困难。历史上,邵武地区虽属于闽北,但与中心地区的建瓯一带交通不便,反而与江西来往更便捷些。从西晋至隋朝的两百余年中,邵武地区曾两次被划归今日江西境内的江州和抚州管辖。宋元期间,又有大量江西移民前来邵武定居。久而久之,这一带的闽北语便被赣语化了,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量操外地口音的人口来到邵武,使邵武话在五十年之内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字词和字音被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所融合代替。邵武话有20个声母、46个韵母和6个声调。此外,还存在相当多轻声结尾以及“儿”字尾的字词,这在闽语支中显得非常独特。声母20个,分别为:.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p、pʰ、m、f、v、t、tʰ、n、l、ts、tsʰ、s、ʨ、ʨʰ、ɕ、k、kʰ、ŋ、x、ʔ韵母共有46个,分别为:ɿ、i、u、y、a、i、ua、o、io、uo、ie、ye、ə、uə、ɯ、ai、uai、oi、ei、uei、əi、au、iau、ou、iou、əu、an、in、uan、yn、on、uon、en、ien、yen、ən、uən、aŋ、iaŋ、uaŋ、oŋ、ioŋ、uoŋ、ŋ̍、iuŋ、uŋ邵武话的轻声的实际调值有高、中、低三种,由其前字决定。在阴去、阳去之后为高调,阳平、上声之后为中调(其中上声之后的略高些),阳平、入声之后为低调。邵武话也存在连读变调和声母类化的现象。

相关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志贺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学名:Shigella)通称志贺菌或者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不活动、不产生孢子的杆状细菌,可引起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细菌性痢疾。1897年,由
  • 升结肠升结肠是结肠的一部分,位于腹腔右侧,是盲肠向上的延续,自右下腹部向斜后方上升,直到肝脏下缘以直角向左侧水平的横结肠移行。长约25厘米。
  • 三合字母三合字母(trigraph、或称三重音字、三重字),在字母系统上是由3个字母组合成的语音,而组成的语音与个别字母的发音不同。且能由三合字母表记出新的语音(音位)。
  • 物理学家物理学家是指受物理学训练、并以探索物质世界的组成和运行规律(即物理学)为目的科学家。研究范畴可细至构成一般物质的微细粒子,大至宇宙的整体,不同的范围都会有相对的专家。对
  • 萨利克继承法萨利克法(英语:Salic law; 拉丁语:lex Salica),是中世纪以来西欧通行的法典。此法限制女性继承。至今,欧洲一些国家仍存在女性无权继承王位、世袭爵位的政治传统。在家族男性后裔
  • 逍遥学派逍遥学派,又译漫步学派(古希腊语:περίπατος,英语:Peripatetic school),古希腊哲学学派,建立者为亚里士多德及其门下弟子。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去世,其子亚历山大大帝接替其
  • 库兴氏综合征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
  • NaNsub3/sub叠氮化钠,分子式NaN3,无色六角形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常温下稳定,高温分解。在撞击下爆炸性分解:理论上每克叠氮化钠分解可以产生554毫升的氮气。用氨基
  • 紧张理论紧张理论(英语:Strain Theory),又称文化失范理论(Anomie Theory),由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罗伯特·金·莫顿于1938年提出,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其他两者是差别接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