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10-23 01:16:28 #2020-2021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noinclude>

2020-2021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2020年11月12日开始。

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风暴是由留尼汪气象部发出报告。如果一个热带低压在南纬0-40度,东经31-55度之间增强为中度热带风暴的话,马达加斯加就会为它命名。当一个热带低压在南纬0-40度,东经55-90度之间增强为中度热带风暴,毛里求斯将会为它命名。

以下所有气旋的强度及其他相关资讯均以留尼汪气象部公报为准。

2020年11月12日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4.6度,东经87.8度的92S评为热带扰动,给予编号01。

11月13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11月14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1S,不久后,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由毛里求斯气象局命名为艾丽西亚(Alicia)。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11月16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不久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11月17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判定其已转化为后热带气旋。

11月26日凌晨2时,一个低压在科科斯群岛以西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S。晚间9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1U。

11月30日凌晨,系统移入西南印度洋,因此改由留尼汪气象部对其接续发报。

12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升为“高”,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12月6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评为热带扰动,给予编号03。

12月7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1时,毛里求斯气象局率先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班高约(Bongoyo)。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2S。

12月8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12月10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12月11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认为其已转为残留低气压。

12月20日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2.6度,东经65.5度的95S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04。

12月23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12月24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由毛里求斯气象局命名为夏朗(Chalane)。

12月26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12月27日,夏朗(Chalane)登陆马达加斯加,留尼汪气象部判定其为一陆上低压,并对其停止对其发报。

随着夏朗(Chalane)中心移出马达加斯加陆地,12月28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再度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12月29日,夏朗(Chalane)的微波云图中显示出系统正在发展风眼,并于上午11时左右发展出云卷风眼。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12月30日上午,夏朗(Chalane)自莫桑比克登陆,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晚间8时更再度判定其已转变为陆上低压,并对其发出最后报告。

12月31日凌晨,留尼汪气象部改以特报的方式对其发报,并认为进入东南大西洋前会于那米比亚内陆减弱消散。

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2.4度,东经72.9度的96S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06。

2021年1月1日晚上7时,毛里求斯气象局将其命名为达尼洛(Danilo),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1月2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8S。

1月3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5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2.0度,东经66.5度的99S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07。

1月17日下午1时,毛里求斯气象局将其命名为埃洛伊塞(Eloise)。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2S。

1月19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1月22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上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

1月12日上午11时,一个低压在澳大利亚科科斯群岛东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S。

1月16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0S,下午开始,系统的微波云图显示其正在构筑云卷风眼。晚间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约书亚(Joshua)。

1月17日晚上8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留尼汪气象部接续发报。

2月4日晚间10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3.2度,东经80.9度的90S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10。

2月5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9S。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由毛里求斯气象局命名为法拉吉(Faraji)。

2月6日下午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7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气旋。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

2月8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三度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2月9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特强热带气旋,凌晨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三度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热带气旋。

2月10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气旋。凌晨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三度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12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2月13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2月14日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最终警报。

2月16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21.4度,东经35.4度的93S评为热带扰动,给予编号11。

2月17日凌晨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由马达加斯加气象局命名为瓜姆贝(Guambe)。

2月18日凌晨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1S。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2月19日下午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下午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晚间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20日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2月21日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2月22日上午5时,留尼汪气象部表示瓜姆贝已转化为后热带气旋。

2021年3月1日,位于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内的玛丽安(Marian)进入西南印度洋,虽然留尼汪气象部未对其正式发报,但仍将其评为强热带气旋,给予的风速为90节(每小时165公里)。

3月2日晚间8时,玛丽安(Marian)离开留尼汪气象部责任范围。

3月4日上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5.1度,东经66.8度的90S评为热带扰动,给予编号13。上午10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晚间7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由毛里求斯气象局命名为哈瓦那(Habana)。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4S。

3月5日上午11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下午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强热带气旋和四级热带气旋。

3月7日晚间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

3月8日凌晨4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气旋。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3月10日上午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强热带气旋和四级热带气旋。

3月13日上午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再度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和热带气旋。

3月14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再度升格为热带气旋。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再度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3月15日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3月16日凌晨4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填塞中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最终警报。

3月4日晚间7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6.7度,东经41.8度的91S评为热带扰动,给予编号14。

3月5日上午11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3月7日上午9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并由马达加斯加气象局命名为伊曼(Iman)。

3月8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5S。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判定为后热带气旋。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最终警报。

4月19日,一个热带扰动在迪戈加西亚岛西偏南方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S。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晚间9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16。

4月20日下午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晚间11时,马达加斯加气象局将其命名为乔波(Jobo)。

4月21日凌晨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9S。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

4月22日凌晨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9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4月24日上午8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填塞中气旋。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2020年11月16日凌晨2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9.0度,东经68.6度的93S评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2,不久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升为“高”,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11月16日晚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11月17日下午2时,留尼汪气象部对其停止编号。

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13.4度,东经85.1度的93S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05,在此之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便已经对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2021年1月1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评级降为“中”。

2021年1月3日晚上8时,留尼汪气象部对其停止编号。

1月27日晚间8时,系统由留尼汪气象部接续发报,当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判定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9。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1月28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报告。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对其发出最后报告。

1月30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给予发展评级“低”。

2月2日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所有评级。

3月25日下午5时,留尼汪气象部把集结在南纬8.3度,东经64.7度的98S评为不稳定天气区,给予编号15。

3月27日下午3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3月28日晚间8时,留尼汪气象部判定已减弱为低气压。

以下表格显示了2020-2021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西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委员会命名。由毛里求斯、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舌尔、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博茨瓦纳、科摩罗、莱索托和马达加斯加提供名字。当热带气旋在东经55度以西达到“中度热带风暴”的强度,位于马达加斯加的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该系统命名。当热带气旋在东经55度及东经90度之间达到“中度热带风暴”的强度,位于毛里求斯的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该系统命名。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每季风暴名称仅使用一次,季后留尼汪气象部会把已使用的名称除名,未使用的名称将会保留至下一轮中使用。

相关

  • 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种 (消歧义)种可以指:
  • 南向政策南向政策(英语:Southern Policy)是199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启动的外交及经济政策,推动台商海外投资往东南亚转移,并意图使用经济力量扩张一些政治影响力,同时降低台湾对中国大陆投资
  • 朝鲜海苔 (김)朝鲜海苔(韩语:김),指朝鲜半岛的紫菜属(英语:Porphyra)食用海藻(英语:Edible seaweed)。它类似于在日本用于制作寿司的紫菜,但在韩国常用于紫菜包饭。其最大的特色是,不同于日式海苔(即
  • 曼努埃尔·普伊格曼努埃尔·普伊格(1932年12月28日-1990年7月22日),又译马努叶·普易,阿根廷小说家,著有小说《丽塔·海华斯的背叛》、《蜘蛛女之吻》等。其作品多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
  • 乔治·琼斯乔治·琼斯(英语:George Jones,1931年9月12日-2013年4月26日),美国著名乡村音乐歌手,自1950年代起开始享誉美国流行乐坛,艺术生涯长达50余年,一生中有150多首乐曲登上美国乡村音乐榜
  • 解读面孔《解读面孔》是美国心理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博士和其助手萨姆·辛克莱尔·贝克在将近3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书中从解剖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
  • 第一代韦维尔伯爵阿奇博尔德·韦维尔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第一代韦维尔伯爵(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 1st Earl Wavell,1883年5月5日-1950年5月24日)GCB, GCSI, GCIE, CMG,  MC, PC 英国
  • 黑须墓蝠 Hollister, 1913 Temminck, 1841 Waterhouse, 1845黑须墓蝠(),又称黑胡鞘尾蝠,是鞘尾蝠科的其中一员。黑须墓蝠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
  • 普隆河普隆河,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河流,汇入金沙江左岸,属于金沙江水系。河长115千米,流域面积232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8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134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万千瓦。